眼底出血的中医辨证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1

眼底出血的中医辨证治疗

周静

河南省民权县民权人民医院  476800

眼底出血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眼底是视网膜神经细胞聚集的地方,眼底出血指患者在视网膜上出现了新鲜的血液,可能会造成视力的降低。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造成眼底出血的原因有动脉出血、静脉出血、炎症性出血等。眼底出血最佳的治疗方法不好一概而论。眼底出血后基本上都会严重引起视力障碍,所以这个病也比较严重。而眼底出血的原因也非常多,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眼底静脉堵塞等。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出现了眼底出血必须立即到眼科进行检查治疗,千万不能耽误。

1.什么是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的发生与血液疾病、免疫疾病等有密切的关系,视力下降、出血、头晕、头痛是该病的典型表现。随着中医技术的发展,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效果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认为,眼底出血是因气寒血凝,气虚不摄,痰瘀互阻,瘀血阻滞目络,导致眼前模糊、浮云漂移,视物不能,酸胀疼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将其归入“暴盲”“血灌瞳神”的范畴,治疗应以舒经活络,祛瘀止痛,通窍明目为主。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方法相信是很多患者都非常想知道的事情,毕竟中医以调理为主,主张全身辨证施治,对于眼底出血治疗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没有副作用,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都会首先考虑中医疗法。

2.不同时期特点分析

根据眼底出血的时间,血的颜色以及改变规律,分为出血期、瘀血期,吸收与机化期,每一期各有病理上的特点,所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要分期论治,病程大致分为三个。

(1)出血期:

出血开始或有反复出血倾向,发病时间多在15天内,视网膜上点片状出血或以视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出血,颜色鲜红。

(2)瘀血期:

眼底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武汉中阳中医院中医眼科专家介绍,发病于出血后的15-45天之间,无新鲜出血,眼底可见暗红色出血及渗出灶。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

(3)吸收与机化期:

发病于45天以后,病积日久,眼底出血黯黑,有黄白色渗出病灶,黄斑束样水肿,视网膜色泽呈暗黄秽浊,或见脉络膜闭塞呈白线状,有增殖机化物。

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将眼底出血分为脾虚湿困型、阴虚阳亢型、心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

脾虚湿困者头身困重,瘀血内停,痰瘀互阻,留住瞳神,舌淡红,苔腻,脉濡;阴虚阳亢者精液亏虚,燥热郁重,目内血络受灼,心烦失眠,舌红无苔,脉悬殊。脾虚湿困者用三仁汤,以杏仁、半夏各 15g,飞滑石、生薏苡仁各 18g, 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 6g 以水煎煮,每日一剂嘱患者早晚温服。

心火上炎者情志郁积,阳热内盛,熏蒸目窍,尿黄、少,苔 黄,脉数;肝阳上亢者肝阳偏旺,肝肾阴亏,肝阳亢逆无所抑,扰于目窍,舌红,脉弦细。心火上炎者用清心降火汤,以黄连、天花粉、麦冬、滑石各 10g,五味子、木通、茯苓各 5g,甘草 3g 以水煎煮,每日一剂嘱患者早晚温服。

阴虚阳亢者用天麻钩藤饮,以天麻 9g,川牛膝、钩藤各 12g,石决明 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 9g 以水煎煮,每日一剂嘱患者早晚温服。 

肝阳上亢者用潜阳熄风汤,以熟地、磁石、生龙牡、代赭石各 15g,当归、何首乌、白芍各 9g,紫贝齿、珍珠母各 30g,以水煎煮,每日一剂嘱患者早晚温服。

  1. 小结

目前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许多疾病,对眼底出血的治疗也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但用之不当,会发生副作用,眼睛乃弹丸之地,结构精致而脆弱,祛瘀之药,可消除离经之血,但易引起再次出血。我院眼科根据眼底反复出血的中西医理论,确定了眼底出血的治疗大法,组方选药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药理,根据病情的不同,病程的长短,采用调和五脏六腑,塞流止血,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等方法,由于活血化瘀药有两重性,少用能活血,多用能破血,对血管脆弱与动脉硬化严重的病例,以及反复出血的视网膜血管病,在应用活血药的同时佐以止血药以监制。中医辨证治疗眼底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改善中医临床症候,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脾虚湿困症者予以三仁汤治疗,方中杏仁能祛瘀解锡,半夏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滑石渗湿、生津疗效显著,薏苡仁能清热利湿、去水肿,白通草可清泻、行气、利湿,白蔻仁可理气宽中、燥寒湿,竹叶也能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厚朴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改善气滞湿阻的情况[4]。阴虚阳亢症用天麻钩藤饮汤清热活血,补肾益肝,方中天麻消痈肿,助阳气,川牛膝的功用为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钩藤息风定惊,能除心热,平肝风;石决明可治风阳上扰,骨蒸劳极;山栀具有清热凉血、利尿泻火;杜仲能强筋骨,补肝肾;黄芩除湿热,泻肝火;益母草活血化瘀,通经消肿;桑寄生可阴阳双补;夜交藤:养心安神,镇静止痛;朱茯神有益于心神安定,可利水消肿,补虚治劳。心火上炎症以清心降火汤为主,用以最常见的黄连降火,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麦冬能养阴生津,清心消热,五味子生津滋肾,补中益气,木通泻火行水,通利血脉,茯苓解毒利水以甘草调和,从而降火败瘀,通络止痛。肝阳上亢症以潜阳熄风汤,方中熟地对于阴虚少血,耳聋目眩的疗效好,磁石也能潜阳纳气,镇惊安神,生龙牡和紫贝齿可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代赭石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再加以当归、何首乌等补中益气,调和补血的药物,而白芍养血通络,定惊止血,起到潜阳熄风,养血和营的作用。多年临床研究表明,我们所采用的中药,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调节神经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等对病因的治疗。同时具有抗缺氧,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稳定和提高视力,对阻止病情的复发,瘢痕的修复,阻止另眼病情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中药专长于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调整人体的机能,并且毒副作用极小,即可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又可防止眼底反复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视力快速恢复,体现了标本兼治的特点,临床收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