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CRP与高敏肌钙蛋白I联合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m-AST、CRP与高敏肌钙蛋白I联合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马思捷,白婧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探究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I(hsTnI)联合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别检测这两组的血清m-AST、hs-CRP、hsTnI的水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m-AST、hs-CRP、hsTnI水平逐渐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且三项指标升高与AMI呈正相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达100%。m-AST、hs-CRP、hsTnI联合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高敏肌钙蛋白I;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对人们生命和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重要疾病。据统计,在未来的五年内,全世界将有78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该疾病也是人们耳熟能闻的一种疾病。它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基础的,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冠状动脉越来越狭窄就会形成斑块,当冠状动脉中的斑块破裂时,人体内的血小板会在其破裂的部位迅速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血管的堵塞,进一步造成心肌缺血和坏死。本研究是为了进一步了解m-AST、hs-CRP、hsTnI这三种指标联合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1]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在7月15日-12月22日在西安某医院的5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为26人,男性为24人。所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等确诊。另外选取同时期的5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本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方法

对所有病例及对照组均于入院静脉采血,同时针对患者要在发病后的2、3、8、12小时再次进行采血。各采三管,乙二胺四乙酸管2ml作为检测hs-CRP的标本,两支促凝管各抽取4ml分别作为检测m-AST和hsTnI的标本。乙二胺四乙酸管不用离心血清,促凝管需要等标本凝固之后立即离心。检验时间最好控制在两小时之内,并对各项检验试验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经过从2021年7月-2021年12月在西安市某医院实习时收集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M-AST、Hs-CRP、HsTnI三项指标,进行归类,得出以下结论。

3.1 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三种检测水平对照

观察组的M-AST为(13.54±7.63)U/L,hs-CRP为(17.22±3.92)mg/mL,hsTnI为(38.09±10.02)pg/ml。对照组的M-AST为(5.03±4.58)U/L,hs-CRP为(2.91±1.36)mg/mL,hsTnI为(0.18±0.01)pg/ml。观察组的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两者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的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M-AST在2h、3h、8h、12h分别为(9.81±8.34)U/L、(16.54±13.62)U/L、(21.07±17.37)U/L、(30.53±19.02)U/L。hs-CRP在2h、3h、8h、12h分别为(11.21±5.19)mg/mL、(17.42±9.26)mg/mL、(55.22±23.92)mg/mL、(68.13±47.27)mg/mL。HsTnI在2h、3h、8h、12h分别为(23.28±12.34)pg/ml、(45.25±27.31)pg/ml、(208.09±173.51)pg/ml、(375.12±199.18)pg/ml。三项指标随时间逐渐上升,并且都没有达到峰值。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前的M-AST为(21.07±17.37)U/L,hs-CRP为(55.22±23.92)mg/mL,hsTnI为(103.28±78.34)pg/m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M-AST为(11.03±3.27)U/L,hs-CRP为(5.46±3.35)mg/mL,hsTnI为(10.18±0.04)pg/ml。患者的三项指标在治疗后均下降至正常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两者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 讨论

经过实验,分析数据,结果讨论,可知m-AST、hs-CRP、hsTnI三项的检测结果分别是(13.54±7.63U/L)、(17.22±3.92mg/mL)、(38.09±10.02pg/ml),均高于正常人(5.03±4.58U/L)、(2.91±1.36mg/mL)、(0.18±0.01pg/ml),P<0.05。m-AST是一种能够指示细胞坏死的酶,能够实时的监测AMI患者血液中m-AST的变化,对病情变化、指导治疗以及预后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新型的检测方法。Hs-CRP是一种典型的炎症反应标志物,稳定性独特且操作简单,检测的周期较于其它标志物也短。HsTnI是一种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本研究显示,m-AST、hs-CRP、hsTnI这三项指标的联合监测具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这三项指标的水平与AM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加上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等等其它技术,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所以说明这三项指标联合成像技术监测可提高AMI的诊断率,能有效的避免误诊与漏诊。

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一种,病人经常会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在病情的进展中,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2]。在冠状动脉硬化中,炎症起关键作用。由炎性细胞产生的各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促进的作用,如果炎性反应过度激活,可诱发不同程度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而C反应蛋白就已经被当作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性标志物。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的指标,也可反应梗死区的炎症水平。CRP是低度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标志,它在心血管风险的完整评估是有用的在正常人的身体中含量较少,平均<3mg>。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低度炎症反应,CRP测试可能对其不太敏感。针对亚健康人群,其微量CRP水平变化有着比较低的阳性率。所以目前用超敏感的方法对CRP的水平进行检测,即hs-CRPHs-CRP已经被确定为非传统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标志物之一,而血清CRP在日常实践中被用作急性和非特异性炎症蛋白。它在心肌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它可刺激心肌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刺激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增强其对心肌细胞膜的浸润,从而抑制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加速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加剧心肌细胞坏死进程,加速促进梗死病情进展。研究发现,AMI患者的hs-CRP都高于正常人,在大部分患者的检测指标中,都能较早的被检测到,在预测AMI疾病的危险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临床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曾桂芬,徐宝灵,刘行超.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37(5):1106-1108.

[2]张峰,周治贵.心脏彩超与h-FABPcTn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J].贵州医药,2022,46(03):476-478.

作者简介:马思捷(2000),女,山东协和学院本科生,专业:医学检验技术,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检验。

通讯作者白婧(1985),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技术。

发表论文来源:山东协和学院2022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