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法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凹凸法源流考

王新怡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远古时期,丝绸之路已经形成,东西文化在不断交融,其中凹凸法受其影响,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尤其是隋唐时期,作为于阗质子的尉迟乙僧父子为其画法的传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吴道子受其影响,打破以前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方式习惯,以凹凸法为表现形式,在人物画中使用凹凸晕染的方式公元前323以巴克特里亚为中心的塞琉古王朝,为贵霜王朝的统治奠定基础。粟特被贵霜帝国入侵统治,其中蓝色艺术与晕染法发生碰撞。然而粟特的中心片治肯特地区距离吐火罗中心地区比较近,风格通常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在公元3世纪的吐火罗艺术,凹凸法也传播到了葱岭以东的于阗地区,而传入中原。本文以地域为线索,探究其源流。

关键词:凹凸法;尉迟乙僧;吐火罗;于阗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发表的著作《中国》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作为中国与西域和欧洲等地区主要的沟通交流路线,是亚洲与欧洲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相沟通的重要交通要道。中国不仅作为“丝绸之路”在亚洲重要的交流中心地区,继而还向周边地区,所以“丝绸之路”后来在历史的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扩大。本文探讨的在凹凸法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到对东西文化交流和传播有重要意义,研究凹凸法的源头以及流变过程。

一“凹凸法”概念的界定与来源

1.1“凹凸法”定义考辩

“凹凸法”这一词的概念最早是由向达先生在《西域传来之画派与乐舞》一文中提到,将南北朝、隋唐时期运用外来技法创作的具有立体效果的画作统称为凹凸画派。此后称着立体效果的画法为“凹凸法”。[1]在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中,李其琼撰写的“凹凸法”词条,在收入在“壁画技法”类词条中的“凹凸法”一条将其解释为“壁画敷彩技法”,又名天竺遗法,别称明暗法,被“广泛用以表现‘势若脱壁’的人物立体效果”。[2]且认为北朝时期叠染画法被隋唐的凹凸晕染效果取代。方闻先生在《敦煌的凹凸画》一文中虽未明确直接提及“凹凸法”的具体概念,但文中提到凹凸法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西域和本土文化的汇合地点,为敦煌提供了5世纪以来西域“明暗法”的风格——即文献上所谓“凹凸画”。从以上定义来看这种体现立体效果的画法称为凹凸画法。

最早王庸先生对“凹凸”一词进行梳理,在文章中所采用的材料直接来自印度,文章主要辨别西方明暗立体与凹凸法的关系。认为绘画方法采用浅浮雕方式变现的立体有一定差异。但从线条的处理、光线、阴影、透视等方面的技法表现存在根本的差异。此后,“凹凸法”可后可被人们理解成一种立体效果。

1.2“凹凸法”的来源

“凹凸法”最早在印度阿旃陀地区的石窟壁画中体现,自公元前1世纪起萨塔瓦哈那朝在此开凿石窟,其艺术风格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由西于阗、楼兰、龟兹等地区再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因皇室的需要,在对外交流上与天竺交往频繁,同时古印度画僧陆续来到中国,进行传播佛教,在过程中,伴随着有佛画的粉本传入,经书上的佛经图被大量转译和翻摹。最早的记载是在唐代许嵩的《建康实录》,“寺门遍画凹凸花,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说明文章中所记载的是寺中壁画曾为张僧繇手迹,所绘画面表现出凹凸立体的效果。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也有所记载“一乘寺,梁邵陵王纶造,寺门遗画凸凹花,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造,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云。”在《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中间千手眼大悲精妙之状,不可名焉。”从以上文献记载可知,张僧繇和尉迟乙僧都采用过此凹凸法进行绘制,并在文献中有所记载得以流传。

二凹凸法与中原画家的联系

2.1张僧繇的艺术特色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唐以前画家传代之作,画题带印度成分者越十居五六;而张僧繇画一乘寺,凹凸深浅,即为天竺之法,是可见矣。[3]可以看出,张僧繇受其影响之深。张僧繇的年代,佛教盛行,并与中亚佛教交往密切,姚最评价他的佛教画“奇形异貌”在于外国僧侣交往过程中自然受到影响。《建康实录》中说曾在梁邵陵王所造一乘寺,寺门画“凹凸花”,并且称此种产生的凹凸效果的技法为“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咸异之”。这种“凹凸法”明显体现出张僧繇与其他画家的独特之处,在于画面具有装饰意味的立体效果。并且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云“像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张僧繇之所以在肖像画“得其肉”便得益于“凹凸法”所体现出来的立体效果,因人物的面部有因有凹凸感,更像肉感,所以称之“张得其肉”。张僧繇的绘画艺术是凹凸法在中原绘画艺术中的存在例证。

2.2以尉迟乙僧为线索

初唐时期,西域画家尉迟乙僧的绘画风格和其艺术成就是研究凹凸法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历史文献中记述,朱景玄在《唐代名画录》中将其列为“神品”行列, 其赞曰:“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 中间千手千眼大悲像,精妙之状不可名焉;又光宅寺七宝台后面画降魔像,千姿万状实奇纵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云:“时人以跋质纳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画外国及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段成式在《京洛寺塔记》里描绘尉迟画作《降魔变》时也说:“ 四壁画像及脱皮白⻣,匠意极险,又变形三魔女,身若出壁。”汤垕在《画鉴》里分析尉迟乙僧的用色特点时说:“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从以上的文献著录可以看出尉迟乙僧的的画法所体现的“凹凸法”,具有擅长使用“屈铁盘丝”式的均匀曲线,敷色时采用具有明暗立体效果的明显“凹凸”风格的体现。

三凹凸法的图像特征与流变

3.1从中原到于阗地区的流变

于阗位于现在新疆南疆地区的一个县,历史上的于阗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中原、罗马、波斯、希腊、印度等地的艺术样式传入于阗,使它成为了中外各种艺术荟萃之地。[4]

尉迟乙僧,出身于阗,最早出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9“唐朝上”:“尉迟乙僧,于阗国人。父跋质那。乙僧国初授宿卫官,袭封郡公。善画外国及佛像。时人以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画外国及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尉迟乙僧在唐代被认为是于阗画家,在宋代记载为吐火罗人,而在元代被认为外国人。若为于阗国,是塔里木盆地南缘一个塞人城邦,关于阗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称其在西域之东。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期,尉迟氏建立于阗国,与南亚次大陆毗邻接壤。在汉代,因丝路贸易,与南亚交往甚密。尉迟乙僧作为于阗国的质子北送到中原地区,会带去本国的绘画风格特征,影响中原的画家。其佛教绘画影响了初唐画坛,朱景玄也认为,“尉迟画中华之像,抑亦未闻”,可以推断出尉迟乙僧在于阗时就已经系统的接受了绘画的训练,而且是以“外国”的人和物为题材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由此凹凸法在传入中原时,具体经过了于阗地区。由于宋代,尉迟乙僧被记载为吐火罗人,一些学者也做过有关考证,认为尉迟乙僧作为于阗国人更为妥当,因此,对于吐火罗的绘画艺术特点也不能忽视。

3.2于阗与吐火罗地区之间的联系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 ,龟兹文明,吐鲁番文明 ,是吐火罗人创造的 。龟兹壁画的艺术风格继承印度的传统,以早、中期比较突出,且带有犍陀罗和希腊的造像特征的这种风格被称之为印度样式。是集古希腊、罗马造型艺术中绘画的明暗画法的立体效果和印度佛教哲学相结合的新型典范。[5]作为泛希腊化艺术的中亚中心,占据了巴克特里亚地区。巴克特里亚是早期政治文化中心,初唐时期,吐火罗被突厥统治,其艺术在公元3世纪仍然使用色块营造人物立体感。因此,在此时凹凸法传播到了葱岭以东的于阗地区,从而使吐火罗绘画艺术与于阗绘画艺术有所联系。[6]

从吐火罗文化中心铁尔梅兹到粟特文化中心撒马尔罕,因此粟特美术和吐火罗美术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7]今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传尉迟乙僧(传)《天王图》(图1)。描绘一舞者在乐师的伴奏下起舞,一足点地,一足盘旋并在一圆毯上旋转身体。学界认为这是源自粟特地区的胡腾舞。甘肃省山丹显博物馆有一《胡腾舞》(图2)铜俑,史料记载胡腾舞在北朝和唐朝时期都很流行,是西域传入中原主要由男性来跳的舞蹈。舞女旁边是两位胡人乐师,采用了跪姿把平行人物改成了前后错位的关系,与龟兹壁画处理方式一致。龟兹画家描绘两位乐师姿态略微倾斜,在龟兹佛传壁画也是这样,画面大多以变现侧脸为主。

图片 1   图片 2

图1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藏尉迟乙僧(传)《天王图》(局部)   图2《胡腾舞》铜俑

3.3从粟特到印度的绘画风格体现 

从粟特的文化中心片治肯特位于今塔吉克共和国片治肯特东南处。在5世纪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46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对该城址进行多次发掘,发现大量艺术遗存。这座古城根据《隋书》、《新唐书》的记载,应是“西北去康百里”的米国。古城位于现在片城的东南郊,是8世纪大食入侵后废弃的。[8]粟特被贵霜帝国统治,贵霜时代铁尔梅兹的法亚孜—捷佩的另一处铁尔梅兹佛寺遗址(图3)发现蓝色颜料,同样,深蓝色背景也在巴米扬和卡克拉卡石窟壁画中有体现,与更晚时期的壁画晕染结合。同时于阗壁画中也存在蓝色,丹丹乌里克也在佛陀的头光和背光中使用是一种叫青金石的蓝色颜料,地址处于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宝石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尉迟乙僧也曾接触过这种颜料。[9]

这种颜料色彩的运用在印度阿旃陀寺壁画中也有所体现,且绘画技法体现着明显的“凹凸法”。印度阿旃陀寺壁画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到延续到7世纪中叶。段南在《再论印度绘画的“凹凸法》一文中对阿旃陀壁画的面貌进行了梳理,如阿旃陀石窟第1 窟顶部的大象,额头、鼻头、耳朵和背部等身体凸起部位的颜色较浅较亮,眼窝、耳根、颈部和腹部等身体凹陷处的颜色较深较暗。这几幅图都运用同一色相的明暗色渐变塑造“凹凸”的立体效果,不需考虑光源,只需在凸起部位用浅色。在凹陷处用深色叠加晕染。画家需要对所画对象熟悉掌握其整体结构才能变现出来。[10]阿旃陀寺壁画(图4)有明显的蓝色颜料的运用。由此可以说青金石作为颜料,通过丝绸之路的整个过程,以壁画为载体从印度地区传入中国,并有所继承与发展。

图片 6     图片 4

(图3)塔什干乌兹别克历史博物馆藏 法亚孜-捷佩壁画       (图4)阿旃陀寺壁画

结论

中原地区对凹凸法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叙述和尉迟乙僧的绘画风格。凹凸法的“屈铁盘丝”、“造型风格”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加以继承与发展。中原地区由于唐代尉迟乙僧的影响和张僧繇绘画艺术的存在,证实了凹凸法由西域传入中原,同时龟兹的壁画艺术也充分体现着凹凸法的绘画样式。同时作为泛希腊化的中亚中心吐火罗的艺术在三世纪传入到了于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吐火罗与粟特地区间的距离相差不远,因此艺术间彼此相互交融。最后,从发源地印度的阿旃陀寺壁画找到根源所在。凹凸法流行于印度,经过中亚而被引入中国,在画面形式、构图、技法等方面有所继承和发展。其中在中亚所经过的地区如粟特,吐火罗,于阗等地区,对当地的绘画艺术发展也有所影响。

参考文献:

[1]汤垕.古今画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张彦远著;朱和平注释.历代名画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3]许嵩撰;张忱石校.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朱景玄撰;温肇桐注.唐朝名画录[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

[5]许文堪.吐火罗人起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6]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7]邓惠伯.中国绘画横向关系史:丝绸之路与东方绘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8]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9]庆昭蓉.吐火罗世俗文献与古代龟兹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

[10]宿白.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

[11]郑弌.中古敦煌邈真论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1.


[1]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段南.再论印度绘画的“凹凸法”[J].西域研究,2019(01):119-132+156.

[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卓然木·雅森. 新疆于阗艺术资源与绘画图式探析[J]. 美术,2009(07):59-64.

[5]林梅村.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J]. 西域研究,2003(03):9-23.

[6]任平山. “身若出壁”的吐火罗粟特壁画——以尉迟乙僧为线索[J]. 敦煌研究,2015(01):46-58.

[7]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M].陈继周,李琪,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51.

[8]宿白.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

[9]董逌.广川画跋[M.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843.

[10]段南. 再论印度绘画的“凹凸法”[J]. 西域研究,2019(01):119-1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