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小学生习作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创新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小学生习作思维

巫淑颜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九龙峰鹤田小学

摘要: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谈到写作教学问题的时候,一再强调写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是为了思维训练。关注小学生习作思维发展是一线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只有抓好思维训练,才能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主构建和自主运用知识。

关键词:小学生  习作  思维发展

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谈到写作教学问题的时候,一再强调写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是为了思维训练。关注小学生习作思维发展是一线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只有抓好思维训练,才能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主构建和自主运用知识。正如邓桐教授所说:“写作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活动,它的主要特点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运用’知识。”那么,如何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小学生习作思维呢?

一、挖掘素材,培养小学生习作思维的趣味性

(一)观察生活素材,培养小学生习作思维的趣味性

生活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素材库,这个巨型的素材库里从来不缺少“有趣”,而在于缺少发现“有趣”的小眼睛。语文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学生写出内容有意思,读起来好玩有趣,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

笔者在每天的语文课前,设置了五分钟的小小新闻播报员环节,在这短短的五分钟时间,轮到当天播音的小主持,站在讲台上,分享他们周围悄然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有让同学们忍俊不禁的“我那同桌的秘密”,有让同学们捧腹大笑的“睡虫争霸”,也有让同学们惊心动魄的“体育课上百米冲刺大赛”。在这短短的五分钟语言实践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极力观察周围有趣故事的兴趣,为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拓宽活动素材,培养小学生习作思维的趣味性

结合习作单元的要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主题活动,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语言实践中培养习作思维的趣味性。以写一篇有关中秋节中发生的趣事为例,笔者尝试缩小主题活动范围,让学生们亲手用中秋时节特有的水果——柚子,制作一个独特的柚子皮灯笼。组织了一次富有童趣的“柚子皮灯笼拍卖会”,为了能让自己亲手制作的柚子皮灯笼拍卖出去,拍卖者勇敢地提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走向讲台,苦口婆心地介绍自己是如何准备材料、制作过程遇到了困难如何解决、灯笼有哪些独特之处等,在学生们绘声绘色的言语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们多样而有趣的习作思维已崭露头角。 

二、夯实方法,培养小学生习作思维的条理性

在习作中如何正确使用标点,如何遣词造句,如何选择恰当的修辞,如何写得有条理、有顺序,这些都是语文教师所需要严谨思考周全的问题。笔者认为借助支架能使学生更好地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小学生习作思维的条理性。以新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为例,老舍先生看到眼前这片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时,内心非常震撼,写下了以下描写:“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正是这看似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作者在这种特定境界里丰富的内心感受。笔者紧抓这一点,出示简明的语言表达的支架,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抒发内心丰富的真情实感。

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出示断臂少年弹钢琴的短视频,学生观看完毕后,适当渲染气氛引导:当你看到断臂少年坚强不屈,用双脚在冰冷的钢琴前弹奏出一篇篇动听的乐章时,你想到了什么呢?PPT出示支架如下:这种(  ),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              )。

在真实的语境中,学生们纷纷踊跃举手发言,有因感动而哽噎于喉的学生轻声说:这种画面,既使人震撼,又叫人感动,既愿为他默默加油,又想轻拭滚落脸颊的一颗颗泪珠。也有因受震撼而大受鼓舞的学生响亮地回答:这种气氛,既使人惊讶,又叫人感动,既愿轻轻附和,又想站起来大声高歌一支动人的歌曲。

借助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达支架,结合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学生可以从巨型生活素材库中,比较容易找到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的出口,能直观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持续性语言实践中夯实习作的律法,逐步构建自主习作思维的条理性。

三、多元评价,培养小学生习作思维的创新性

习作评价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单一的教师全批全改,改后统一教师课堂讲评的方式,对小学生习作思维的创新性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多元化评价,往往更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元评价主要体现在习作评价方式的转变,笔者曾尝试以班级“轮流日记”的形式予与探索。

以五人一小组为单位,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学生习作能力层次,安排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对应负责完成轮流日记的学生,同一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目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作品将公之于众,接受小组所有成员的评价。最好把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安排在前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以每个小组势均力敌为最佳的组合方式。

“轮流日记”不限主题,不限字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意在学生能毫无顾虑地表达自我真实感受。轮到当天写日记的学生可以把日记本带回家,可以和家人讨论商量写什么内容,写完了若能收集到家长书面评价的可得一星。将日记本带回班上后,要拿出来供全组阅读,若能收集组员书面评价的可得一星,写得精彩的还可以推荐给其他小组阅读,收集更多奖励。最后由教师给出最后的评价,定期奖励得星最多的小组,大大提高小学生习作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挑选出比较典型的习作进行全班赏析点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小作者本人也可以说出对自己的评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在多元的评价声音中,在每个学生参与评价的语言实践中,不断激发写作热情,创作出精彩的作品,学生们习作思维的创新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价中擦出火花。

参考文献

[1]谢江峰.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习作评改转型[J].小学语文教师,2020,(07-08):6-10.

[2]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举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J].小学语文教师,2019,(07-08):23-32.

[3]沈晓敏.突出语文要素 关注言语表达——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内容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19,(11):76-79.

[4]欧国明.谈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J].小学语文教师,2017,(07-08):145-148.

[5]翟利岳.基于儿童生活的交际语境作文探索与实践[J].小学语文教师,2017,(1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