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第四中学 广东 湛江 524199
摘要:当前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教育部门为了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针对初中物理学科进行了探究性的作业分析研究,以物理学科的知识涵养以及当前教育目标作为指导,推动链条式物理知识串联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一些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把物理课堂变得更鲜活和立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宽自己的学习思维,推动他们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探究性 初中物理
一、指导思想
我国在2021年七月份推行了双减教育政策,笔者根据相关的教育文件进行研究,发现在给学生减负的过程当中,对学生作业的统筹管理规划需要着重关注,要推动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做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的课堂标准中就强调要从生活走向物理,又要从物理去走进社会,在实行案例分析与做实验的时候,要去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只有通过这样个性化的作业形式,才能真正将物理知识贯彻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推动他们对物理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物理学科探究作业设计的知识模块选取思路
初中物理学科在安排知识结构的时候,通常对于探究性的作业模块有很多,而且许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在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去开展探究性作业设计,为学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可以选择更具有操作性和社会性的知识模块,那将会对物理学科的教授奠定更大的基础,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选取重要的因素去突出物理知识的主要结构,推动学生根据这些知识模块展现自己的实践学习能力。
( 一) 可实践属性
初中物理学科的背后,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物理实验来进行支撑,在诸多物理实验当中,学生只有通过实验现象与实验过程来体会到操作的实效性。如果没有操作的体验,那么学生无法从实验作业模式中区分出常规的作业模式,就无法跟进物理学科的学习,后续的物理探究链条属性也不再有意义。因此,教师要选对知识模块,寻找和选择相匹配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从实验操作中去体会和探究物理学科知识,推动链条设计迈开第一步。
( 二) 知识链条属性
在“双减” 背景下,物理学科中的探究性作业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思路,也是未来作业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作业不仅仅要在探究设计上下功夫,更要凸显物理知识的内涵,甚至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在推动作业设计与物理知识连贯的同时,还要注重物理知识的拓展,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而是串成链条式的脉络,这样的知识脉络,以因果为逻辑串联在一起,不再像过去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潮流,单元化的设计和专题化的设计,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会将有联系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更符合物理探索的思路。
( 三) 社会意义属性
物理进行探究性作业设计,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而是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换句话来说,也是一种科学伦理的责任。过去的作业模式其实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他只着重学生分数的提高与素养的提升,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笔者认为,学生的科学责任感对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教师应该克服过去常规作业的复数形式,将探究作业设计运用到课堂中,推动传统的作业模式有更大的延伸,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体会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责任感。
推动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从课堂学习走向社会参与。
三、物理学科探究作业设计的案例分享思路
在学习初三物理课堂中《电功和电功率》这个知识章节时,学生并不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他们只片面的了解电功率,其实就是表示电流快慢的一个物理量,可以通过观察小灯泡亮暗程度来感受电功率的大小。但是要让学生切身实际的感受到电功率的快慢以及能量间的转换,这样的学习形式是不完全足够的,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就将这一系列符合物理学科的知识链条被切割开,变得更为死板和生硬。更别提让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
现在,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物理探究性的作业思路正在不断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玩中学习。教师基于教材上所讲述的电功率相关内容,准备了一些实验的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的形式自己去动手操作。教师准备了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调节风速,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去观察小风扇它的旋转速度,最后得出结论转数的调节与实际功率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利用一定的过渡,将这个实验的结果引申到电能的消耗层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引出能量转化和能量消耗的问题,比如说,小风扇旋转的速度不同,不仅仅是电功率在变化,还有就是电功率转化成了一种机械能和功率,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量在发生变化。但是学生可能会根据已有的认知,产生不管消耗多少的电都是能量等量转化的错误认知,就可以随意的采用能源、无节制的消耗能源。教师就可以借用这个切入口给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尊重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四、物理学科探究作业优化设计
以探究性的物理作业展开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将过去枯燥生硬的物理知识灵活运用起来,不仅联系了生活实际,还将物理知识更深入到脑海中。比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变速小风扇这个实验,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错误认知,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给予改正,让他们理解到,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后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的学习形式去探究物理知识的最终结果,培养学生追问真理的好奇心。其实,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例就可以知道:一辆小车从桌面上滑行,但是最终还是会停下来,因为小车与桌子产生了摩擦力,最后转化为一定的能量消耗在空气当中,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小车静止在桌面上?空气中的内能又会聚集到小车上,小车又会不会再运动起来呢?其实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不仅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还违背了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所以教师最终总结能源虽然守恒,但是可以将能源转化成一种不太可用的形式,能被较好的利用与收集。 针对这个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完整的物理知识链条,推动学生素养的提升与融合,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知识模块去挖掘和探究物理学科的链条设计,保障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双减的背景下,物理学科探究有了一定的提升,相信未来将会有更优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朱其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探究性作业[ J].考试周刊,2019(8) .
[2] 张萱.高中物理探究性作业实施的探讨[ J].物理教学探讨,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