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以福耀玻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以福耀玻璃为例

覃夏冰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 要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中有50%以上的为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的特殊组织形式,其代际传承的过程对企业的价值影响非常重要。“富不过三代”虽是一种刻板印象,但也侧面反应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成功的困难性,为此,传承人在代际传承过程中必然会为继承人铺路。而在这一视角下,家族企业是否会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行为?从这一问题出发,该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现有文献对家族企业传承以及盈余管理动机和行为的研究,以典型的家族企业福耀玻璃为例,从代际传承的视角去解读案例企业在传承过程中的一些行为,以期丰富盈余管理研究的视角,给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研究认为: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为稳定股价以及保卫继承人声望等;其采取的盈余管理措施多为不损害企业价值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负向盈余管理。报表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可以从家族企业掌门人更替的视角考虑其行为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家族企业 代际传承 盈余管理

一、引言

2014年《福布斯》数据表明,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1485家为民营企业,占A股上市公司的58.74%,其中其中就有747家为家族管理式企业。不少家族企业正在或即将面临传承的问题,麦肯锡(2000)的调查表明,家族企业能顺利进入第二代只有30%左右,顺利进入第三代仅有10%左右,顺利进入第四代的家族企业更是不足4%。

代际传承是许多家族企业正面临或是即将面临的问题,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代际传承的影响因素以及其过程中的一些变革措施,且大多数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缺乏具体的过程研究,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参考意义不足。

墨沈微(2017)[1]提到,不同于非家族企业的高层更替,家族企业交接至少存在两大“危机”:首先,家族企业具有“个人风格”、“个人特色”,创始人本身就是一项企业看不见的资产,其领袖气质、人脉关系、管理团队、价值理念等对企业经营影响至关重要的要素难以实现传承;其次,家族企业掌门人的更替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市场负面影响,致使企业价值受损。

宁亚平(2004)[2]总结了早期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描述,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补充性地定义,“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操纵实际盈余管理使用的方法包括增加公司价值的活动和不增加但也不损害公司价值的活动。

那么,为了企业经营权的平稳过渡,传承人是否存在通过一些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使得公司在继承人在接任过程中的业绩平滑,减少公司的盈余波动的可能性?

钱伟(2007)[3]采用单变量检验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02—2004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实证分析,不管是常规变更还是非常规变更,高管的变更并没有在短期内显著地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只是带来了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在高层更替的盈余管理研究结论的指导下,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家族企业掌门人的更替过程,也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建、徐晋(2006)[4]已有盈余管理动机的文献进行了研究概括,指出已有文献对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以及政治成本的动机三个方面但是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视角下对盈余管理动机和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而本文选择从该角度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和行为的研究,对处于传承阶段的家族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使其在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的执行上有相对具体的理论指导。

二、案例介绍

(一)福耀玻璃基本情况介绍

福耀集团(全称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于中国福州,是专注于汽车安全玻璃的大型跨国集团,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A股代码:600660),于2015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H股代码:3606),形成兼跨境内外两大资本平台的“A+H”模式。1999年,公司创始人曹德旺拿回了法国圣戈班对福耀玻璃的全部股权,同时改组了董事会,这标志着曹德旺正式达成对福耀玻璃的控制,也意味着福耀玻璃作为家族企业的历史进程正式开始。曹德旺掌权之后,福耀玻璃通过并购福州绿榕玻璃,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生产线。“福耀”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之列,公司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且公司之前在人才培养上的付出也为公司带来了回报,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公司还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这让福耀玻璃走出盈利的低谷,逐渐崛起。公司实力与日俱增的同时,创始人曹德旺出任行业协会会长,带动个人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

福耀玻璃在进入21世纪后步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国内先后在长春、重庆、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子公司,初步完成在中国的产业布局。福耀玻璃于2005年在北美设立销售公司,公司正式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两年后在韩国设厂,三年后在日本设厂,福耀玻璃正在逐步推行自己的全球化经营战略。

曹德旺不能一直担任公司的掌舵手,家族企业必然要面临接班人交接换代的局面。曹德旺早已将将目光放在了儿子曹晖身上,曹德旺的儿子曹晖1989年便已进入了公司,1998年担任执行董事,2001年远赴美国替父亲打理北美的业务,2007年开始担任集团的总经理,从曹晖正式成为总经理开始,福耀玻璃的代际传承就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之中,进入了传承人与继承人权力交接的关键阶段。

(二)福耀玻璃传承过程介绍

汪祥耀(2015)[5]根据继承人参与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度将代际传承划分为“参与管理”、“共同管理”和“接管管理”三个阶段。

曹晖在公司成立早期就进入了福耀玻璃,最早是在车间打工,6 年后成为了车间主任,而后被父亲安排去香港做销售,一干又是6年。而后由于北美的分公司发生“财务失控”,曹德旺亲自指派曹晖远赴美国主持大局,这一去又是 6 年,直到 2007年才回到福耀玻璃总部出任总经理。在儿子担任总经理之前,曹德旺通过这三次任命有意培养儿子,让他接触福耀玻璃这个大集团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视作是代际传承的准备时期。2007年曹晖回国开始担任总经理开始,福耀玻璃正式进入代际传承阶段。

陆行(2019)[6]在汪祥耀的理论指导下,将福耀玻璃的传承过程分为了参与管理阶段(2007-2010年)和共同管理阶段(2011年至今),参与管理阶段曹晖回国担任福耀玻璃总部总经理,曹德旺要求其到玻璃厂现场实地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共同管理阶段,曹德旺将经营权转移给曹晖的队伍,但是曹晖于2015年7月宣布辞职离开福耀自行创业,2018年,曹德旺收购曹晖创办的福建三锋,正式对外确立曹晖接班人的身份,父亲曹德旺担任董事长,儿子曹晖担任副董事长,“父子共治”将让福耀玻璃代际传承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三、对福耀玻璃传承过程中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的分析

关于企业传承效果评价Santiago(2000)认为,只要传承过程及任职后,不对家庭关系及企业权力层造成不稳定就说明传承是成功的。为了让家族企业在平稳中过渡,也为了给接班人打一个好的基础,曹德旺是否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通过盈余管理给儿子曹晖一个好的开始呢?

(一)福耀玻璃的盈余管理动机

1、稳定股价

邓涵章(2013)[7]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8家上市家族企业二代接班对股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股价异动是与二代接班事件是显著相关的,且股价异动幅度显著。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作为一项重大事件,必然会对资本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股价的波动,因此,传承人可能存在通过盈余管理来平滑企业盈余,进而降低股价的波动幅度。

2、保位动机

钱伟(2007)[3]指出,对于我国的国有控股的上市的经理来讲,职位远比奖金重要。因为高管的职位会带来众多的好处,如声望、政治前途、在职消费的机会等。因此,经理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很可能进行盈余管理。同理,为了维护接班人的声望,保障掌门人的正面形象,从而提高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传承人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为接班人的接班创造有利条件。

(二)福耀玻璃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福耀玻璃的传承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2015年3月,曹晖从福耀玻璃离职并创建福建三锋,2018年6月福耀集团收购福建三锋,被视为曹德旺在为儿子的接班铺路。因此,本文以2018年福耀玻璃的主要事项对其是否具有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

如前文所述,宁亚平(2004)[2]总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是盈余操纵一种形式之一,“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

2015-2018年,福耀玻璃的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但自2017年度开始,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8年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为8.08%,然而,其利润总额在2018年度竟达到38.86%,这值得引起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其中,2018年福耀玻璃的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以及投资收益都有非常大幅度的变动,增长率分别为-126.42%、337.03%以及2906.72%。该年度福耀的汇兑收益造成了2018年财务费用的反向大幅度变动,属于不可控范畴,故在讨论福耀玻璃的盈余管理时,剔除该变量的影响。

1、通过处置资产保持利润增长

2018年7月1日,在福耀玻璃收购福建三锋后不久,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增加资产的流动性,福耀将其所持有的福耀集团北京福通安全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福通”)75%股权出售给太原金诺,交易总价为人民币 100,445 万元;其中,北京福通 51%的股权作价人民币68,305 万元,公司已于2018 年 7 月 4 日收齐,并配合太原金诺完成上述 51%股权的变更登记手续;这一投资收益占2018年度福耀利润总额的13.73%,占了不小的比例,虽然公告声称该资产出售是出于资产结构调整的目的,但是不能排除该资产的出售是出于对当期盈余的一项管理行为;就算该行为只是为了调整公司的资产结构,进行资产优化,也不能排除是曹德旺为儿子铺路的这一可能性。

2、通过资产减值来剔除资产的不良影响

2018年福耀玻璃的资产减值损失相较于2017年有了337.03%的高额增长,2018年福耀玻璃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中,有39.34%来源于存货跌价准备。

对“大洗澡”这一描述多用于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其动机为释放泡沫,是一项常见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本文借鉴“大洗澡”这一说法,应用于福耀玻璃的存货跌价情形,主要是因为相较于以前年度,福耀玻璃2018年的存货减值增长明显,值得注意,另一方面,此处的“洗澡”并不等同于现有文献对“大洗澡”的定义,因为即使是单项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较大,但其相对于福耀的营业利润和存货余额来说并不明显,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非常小,也谈不上释放泡沫,只是这一异样行为值得报表使用者注意。

为了分析市场对福耀收购福建三锋这一事件的反应,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一事项进行分析。以2018年6月25日福耀玻璃收购福建三锋为确切的事件日,以事件前后10天作为事件的窗口期,计算窗口期内福耀玻璃的正常收益率、超额收益率(AR)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CAR),观察事件窗口期内的市场反应。

AR值在事件日前多为正值,在事件日之后出现震荡,而 CAR在整个窗口期内均为正值,并且在事件日后的窗口期内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可见外界投资者对该收购事项还是持看好的态度。这一事件并没有造成福耀玻璃股价的太大波动。这也得益于福耀玻璃长期的铺垫。

由于福耀的后续经营情况无法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因此其经济后果研究就由资本市场对其反应这一结果为代表。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以及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以福耀玻璃为例,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及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包括稳定股价的动机以及保护接班人声望的保位动机。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会显著性地造成股价波动,而股价波动会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也容易造成股民的不理智行为;此外,市场对接班人的上任也会持审视态度,“富不过三代”这一刻板印象会影响市场对接班人能力的判断,进而影响企业的形象和持续发展。出于这些因素的考量,不排除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会有盈余管理的动机。

2、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为不损害公司价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及负向管理。

由于家族企业的特殊性质,家族企业主导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以损害公司的价值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保护公司的价值。福耀的盈余管理行为,从经济结果来看,优化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同时也让财务报表有了良好的表现,报表数据“肯定”了接班人回归的价值,可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二)启示

出于保护企业价值以及继承人的动机,家族企业存在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可能性。对于经营情况良好且稳定,在行业内有不错表现的企业来说,其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只是对长期盈余进行平滑操作,不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但是,对于经营状况不佳、业务表现不好的家族企业来说,报表使用者要关注其在代际传承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墨沈微,池玉莲,张富豪.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以HX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59-64.DOI:10.16292/j.cnki.issn1009-6345.2017.01.019.

[2]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09):62-66.

[3]钱伟.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

[4]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6(06):123-141.

[5]汪祥耀,金一禾.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及二代推动战略转型的绩效研究[J].财经论丛,2015(11):61-70.DOI:10.13762/j.cnki.cjlc.2015.11.008.

[6]陆行.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的战略变革与公司绩效[D].浙江财经大学,2019.DOI:10.27766/d.cnki.gzjcj.2019.000063.

[7]邓涵章. 家族企业二代接班的股价异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8]程玲.上市公司“财务洗澡”的存在性检验[J].财会通讯,2020(24):80-83.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0.2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