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目的:目的在于研究原发性肝癌的CT、MRI表现,以便更好地诊断原发性肝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致死率,并对这两种影像学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作用作了初步的讨论。方法:以2021年1月份-2022年1月份在解放军第970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这些患者住院后均进行过 CT和MRI检查,分别作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0例,对他们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40名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人也被纳入了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对两组病人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病变程度及诊断的正确性。结果:CT和 MRI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90.00%和95.00%。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与40名病人做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巨块型病灶检测出24例,结节型病灶检测出10例,弥漫型病灶检测出2例,共检测出36例;对40例患者进行 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巨块型病灶检测出24例,结节型病灶检测出11例,弥漫型病灶检测出3例,共检测出38例。根据原发性肝癌形态分类检出率对比中可以得到CT对弥漫型肝癌的检出率不如MRI。比较病灶大小的检出率,检测指标表明,CT组与MRI组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意义。结论:CT扫描和MRI扫描不分轩轾。对于实质性脏器肝脏来说,MRI的序列多,成像的方式多样,能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并且没有电离辐射,而CT检查扫描的层厚能达到1mm,而且检查时间短,受体位翻动的影响小,价格相对便宜,技术也比较普及成熟,受机器影响也小,而且重建血管或微小病灶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在选择扫描方式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结合临床实际,以保证扫描工作的顺畅。动态增强 CT与 MRI相结合,能有效地降低误诊率,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新技术。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CT;MRI;增强扫描;检出率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原发性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更早的确诊,治疗的越及时是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方法。但由于肝脏隐藏在上腹部深处,外部有肋骨,这是一个比较严密的屏障,因此早期的扩张很难发现;此外,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性,在早期往往会遗漏症状,这也使得很难收集到肝癌的早期诊断群体。然而,肝癌症状常出现在晚期,治疗往往无效,所以对于早期诊断肝癌,发现没有症状的人,对控制肝癌死亡率有实际的后果[1]。对于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可能是影像学检查中的CT增强和MRI增强检查。如果发现肝脏占位病变,有强化,这种提示可能是原发性肝癌。当然还要结合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如果甲胎蛋白的检查指标很高,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CT和 MRI的图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有其优劣之处,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诊断的成功率,减少误诊的概率,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原发性肝癌的图像特征对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确诊率有着重大意义[2]。
二、方法
(一)CT组
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检查前6-8小时需要禁食。前1周禁止服用含重金属的药物、禁止进行钡剂造影检查。受检者在检查前还需摘下全身金属类物品。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2%的泛影葡胺500-800ml,15分钟后,检查前口服500ml水。受检者以仰卧位躺在检查床上,双臂上举。定位扫描范围通常是指从患者的肝脏顶部一直到脐水平线之间。扫描层厚为5-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0mA。平扫后使用高压注射器将对比剂经过静脉注入患者体内,于注射开始后23秒左右嘱咐患者开始屏气,在30秒左右扫动脉期,45秒时扫静脉期,必要时扫延迟期,延迟期根据病变性质决定扫描时间。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二)MRI组
MRI检查:采用磁共振3.0T。检查四小时前禁食禁水。受检者在检查前还需摘下全身金属类物品。取头先进仰卧位,中心线对准肋弓中点。同时,在病人的腹部设置了一个相控阵线圈和一个呼吸门控,在扫描的时候,病人屏住呼吸。扫描序列包括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常规层厚6-8mm。进行SE横断面T1、T2扫描,T2W1应用FRFSE序列进行检查。平扫后用团注法注射造影剂后,在同一时间内再次进行多次重复扫描,视具体情况而定。多采用T1WI快速梯度回波序列。
三、结果
(一)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不同体积病灶检出率的对比
病理结果检测出直径≤3cm的病灶共有28例,对于病灶直径≤3cm的检出率,CT检测结果为85.71%(有24例),MRI检测结果为89.30%(有25例);病理结果检测出直径>3cm的病灶共有12例,对于病灶直径>3cm的检出率,CT检测结果为83.33%(有10例),MRI检测结果为91.67%(有11例)。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两组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图表3-1:
表3-1 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不同体积病灶检出率对比例(%)
方法 | 病灶直径≤3cm(n=28) | 病灶直径>3cm(n=12) |
CT组 | 24(85.71%) | 10(83.33%) |
MRI组 | 25(89.30%) | 11(91.67%) |
X2 | 3.74 | 2.65 |
P | 0.065 | 0.154 |
(二)CT和MRI对不同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的对比
病理结果检测出巨块型病灶有24例,CT检测出24例(100%),MRI检测出24例(100%);结节型病灶有12例,CT检测出10例(83.33%),MRI检测出11例(91.67%);弥漫型病灶有4例,CT检测出2例(50.00%),MRI检测出3例(75.00%)。通过结果对比可以得到CT对弥漫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检出率比MRI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图表3-2:
表3-2 CT和MRI对不同原发性肝癌病灶检出率的对比[n(%)]
组别 | 巨块型(检出率%) | 结节型(检出率%) | 弥漫型(检出率%) |
确诊病例 | 24 | 12 | 4 |
CT组 | 24(100%) | 10(83.33%) | 2(50.00%) |
MRI组 | 24(100%) | 11(91.67%) | 3(75.00%) |
x2 | - | - | 6.38 |
p | >0.05 | >0.05 | <0.05 |
(三)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确诊率的对比
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与40名病人做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能检测出36名患者,诊断准确性占90.00%,误诊率为10.00%;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与40名病人做MRI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能检测出38名患者,诊断准确性占95.00%,误诊率为5.00%。CT检查的误诊率比MRI要高一些。详情见下图表3-3:
表3-3 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确诊率的对比[n(%)]
方法 | 例数 | 确诊率 | 误诊率 |
CT组 | 40 | 36(90.00%) | 4(10.00%) |
MRI组 | 40 | 38(95.00%) | 2(5.00%) |
四、结论
CT扫描和MRI扫描不分轩轾,但明显CT要比MRI的密度分辨率高,可以显示人体各组织的密度,尤其是钙化的显示明显优于MRI,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较高,显示软组织的病变明显优于CT。常规CT只有横断位的图像,而MRI可以有多方位,除了横断位,还有冠状位、矢状位。CT的检查时间比较短,适合于急诊检查,没有特殊的禁忌症,磁共振的检查时间比较长,对装有心脏起搏器、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不能检查。CT的成本要比 MRI低,但在某些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效果要稍差一些,但 MRI对肿瘤的影响要小得多。在经济能力比较有限的情况下,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同时也是 MRI的辅助检查,可以很好地解决 CT的不足,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升诊断的效果,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病人进行治疗。总之,MRI和CT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经过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MRI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检测更为有效和快捷。在原发性肝癌病变早期,选择MRI检查方式可以检出更多的病灶,CT和MRI互相结合的综合成像检查方法可以被用作推进肝癌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素静.CT和MRI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2]马俊,颜丙峰.CT与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对比分析[J].名医,2020,09:146-147.
作者简介:
1.张蜜,女,汉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2.孙琦,女,汉族,为本文的指导教师。
论文来源:2022届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