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读懂诗歌——以《登幽州台歌》《雁门太守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在“比较”中读懂诗歌——以《登幽州台歌》《雁门太守行》为例

舒余琼

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   邮编:650000

摘要:“比较法”从诗歌的差异性和矛盾性入手,通过对比同一首诗语言变形前后的不同,或不同诗歌文本之间的差异来分析和解读诗歌。“比较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外部语言的矛盾和内在的差异,借助矛盾和差异,我们能找到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人的情感逻辑,较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关键词:诗歌教学  比较法 幽州台 黄金台

诗歌的抒情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应以诵读为主,但诵读时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并非一件易事。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们需要的分析,不是逐字逐句的碎碎念式的提问和解析,也并非以意象的固定内涵作为工具来机械地解读诗歌。

孙绍振先生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方法论部分指出:“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可见诗歌外在和内在显示出来的差异和矛盾是分析诗歌很好的切入点。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诗,我们可以通过诗歌变形比较出外在语言的差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前一句为五言,后一句为六言。虽说古体诗常常不拘字数、韵脚,但在短短四句诗中混以五言、六言,实属罕见。且这四句诗,若是要做到句式整齐,也是很容易的,只需把后两句的虚词去掉即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变形后诗歌句式虽然整齐了,但是和之前相比,表达效果相差甚远。学生朗读了原诗和变形之后的诗,发现后两句有“之”和“而”时节奏明显要慢,语气也没有前一句那么强烈。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前”一“后”,对比鲜明,否定词“不见”感情强烈,前两句读起来紧张而急促,诗人登上古时燕昭王为招募贤士而修建的幽州台,联想到当时自己得不到重用的处境,对比燕昭王和武则天在用人上的差异,愤怒、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而”两个虚词不仅延长了音节,同时也拉长了诗人的思绪,延展了时间和空间,诗人身处的这个时空越是无限绵延,自己就越渺小有限。诗人对人生、宇宙、自我的思考,让这首诗有着千年的穿透力。

这样的差异是由表及里的,通过有“之”“而”和没有“之”“而”的诗歌变形对比,我们找到了分析诗歌的切入点,还原了诗人的情感逻辑。

我们还可以通过诗歌之间的横向比较,来分析和读懂这首诗。

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到“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根据课下注释,这里的“黄金台”就是《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招纳贤士而筑,故址位于进北京西南,故名“幽州台”,又因燕昭王在此地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又名“黄金台”。两位诗人在诗中都运用了“燕昭王纳贤士”这一典故,而选入诗的地名却不同。若是从这两个地名入手,细细琢磨,也能对这两首诗歌的大意有所把握。

“幽州台”之“幽”,与“天地之悠悠”之“幽”读音相同,陈子昂诗中“幽州台”这一核心意象,虽只在诗中标题上出现,但题中“幽”和“悠”遥遥相应,更增加了诗歌绵长悠远的意境。“幽”有“昏暗”“幽静”之义,“昏暗”不正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吗?“悠”本意是“思念”,有“长久”“久远”之义,由内心的不明、愤恨到对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天地之大而自我渺小的感慨,“幽静”之“幽”,不更与“独怆然而涕下”之“独”一意相承吗?

“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中为何用“黄金台”而非“幽州台”?诗人这样的选择是有深意的。在诗中,“黄金台”与 “黑云”“金鳞”“秋色”“燕脂”“夜紫”“红旗”“霜重”“玉龙”这些浓重艳丽的色彩词,使边塞风光和惨烈的战斗场面交相辉映,战士们的勇气、所向披靡跃然纸上。

战场上的拼杀是残酷的,李贺这般用浓艳的色彩描摹战场,似有歌颂战争的意味。“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中的“黄金”,看得见,摸得着,它是君王和将士之间有形的联结,像是为我们补述着那一个个发生在君王和将士之间久远的故事,它让诗中这位燕昭王式的明君形象变得具体可感,不再是《登幽州台歌》中那样可望而不可及。明君和死士,让一场场残酷的战争充满了侠义和豪情。“士为知己者死”,可以说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的主题之一。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登幽州台歌》五言和六言这样的杂言体为诗人抒发深沉的情感带来了便利;“燕昭王招揽天下贤士”这一典故,《登幽州台歌》和《雁门太守行》虽皆有引用,但同一意象,不同的词语抒发了不同的情感——陈子昂借“幽州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自我与天地的思考,李贺用“黄金台”抒发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和诗人愿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