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考——以Z市X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考

——以Z市X镇为例

傅红专

(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四川 自贡 643000)

作者简介:傅红专,男,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

近年来,部分地区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受市场的影响日趋明显,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困难、增收幅度逐年下降的矛盾和困难。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基础地位就不能巩固,农村稳定的局面将受到新的冲击。为此,必须加大力度,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进程。而如何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已经成为以Z市X镇党委、政府当前工作的主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要求与X镇经济的实际,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X镇着力开展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传统农业经济运作方式及客观因素的影响,X镇产业结构调控工作问题繁多、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意识落后,接受新东西的能力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X镇在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户还很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守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老实庄稼”的落后意识,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农业技术接受不了、运用不了,致使农业发展停滞不前,结果陷入农业减收,其他增收门路缺乏,增收困难的局面。

2.农业结构不合理,调整缓慢,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是种植业结构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而林牧渔业等的比例小。三是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而:二产业所占比例小,结构体现出极其的不合理。

3.市场发白不健全,经济信息不灵,盲目跟从,缺乏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决策能力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农民无法及时有效地取得各种资源,特别是信息不灵,使得农民不知道该种什么、调什么,目标不明确,结果导致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盲目的进行,基本形成了雷同化,缺乏调整的预见性,而趋于盲目,结果是“你调我也调”、“你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形成“重复建设”,致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品卖不出去,丧失调整积极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了一句空话。

4.市场观念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部分农民,科学素质差,市场观念淡薄,商品意识不强,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有限,怕担风险。对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品种缺乏尝试的信心,只按老传统种庄稼,创造不出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最多也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跑。结果是同类产品产量增加却销售困难,费尽心力而不得效益。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产品适应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市场对产品的要求提高,而农民的意识无法适应。

5.只注重基础产品的生产,产业化经营基本没有起步

由于长期受小农思想的束缚,农民基本仁是单枪匹马,各自支撑,在规模上受到局限,品牌创建上裹足不前。因而产品的竞争力差,市场占有份额少,生产的产品也仅仅是用于满足本地消费,没有实施外向发展,同时由于缺乏龙头企业,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有限,而农业经济基本上是小农经济,无法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化经营,从而严重地脱离了市场,导致了生产发展的盲目性增大,效益低下。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考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讲效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增产增收的原则,加强引导和服务,带领农产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把农、中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切实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X镇的实际,该镇推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切实推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X镇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主要在于思想观念落后,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接受、理解,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彻底摈弃小农经济意识,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优质高效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2.面向市场调结构,实施产业化经营

结构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是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因此,必须把工作的重点调整过来,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结合X镇的实际,应当积极发展与城市需求密切相关的优质食用菌、蔬菜、水果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并结合资源情况开展养殖等项目的开发,切实适应市场,发展生产,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开拓农产品市场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在结构调整中,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规律,对科技体制进行战略性调整。要依靠科研单位,如大专院校、农科所、农业局等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和适应性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优质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工作。

二是要加强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特色品种,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念。要从思想上实现由过去的“我能生产什么,自身需要生产什么就产什么”的传统习惯向“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东西赚钱就生产什么”的转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是要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参与流通,开拓和抢先占领市场,努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获得最大的回报。为此,应根据市场进行生产决策。先找市场再组织生产,探索推广“订单农业”,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农户”的市场服务体系。

4.发挥优势,争创名牌产品,发展健康、绿色食品,优化农业结构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使X镇的农业走向现代化,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扬长避短,发展精品农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名牌的市场影响力,把X镇优势农产品这个面包做大、做强,比如X镇A村的食用菌、养猪,B村的养兔、养猪、C村的奶牛等。农产品要创“名牌”,也要精“包装”,创造名牌效益,才能创造效益,应该合理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品牌产品,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调整品种结构

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路子。重点进行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改良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X镇调整农业结构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粮食应以改良品质为重点,减少销售不畅、效益不高的劣质品种,大力发展优质、反季节蔬菜、瓜果、南江黄羊等。

6.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X镇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信息闭塞,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落后。应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采取农民党校、送培专业技术骨于等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农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较多的农业技能。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现场讲授农、业技术,或利用农民中的专业户、技术能手帮扶带动,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勇闯市场的跨世纪的新型农民,以带动和促进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村要根据本地实际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视科技投入,着眼未来,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真抓实干,集思广益,发挥地域优势,突出本地特色,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