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型街道活力提升与场地文脉耦合及设计探索——以龙岗区甘李路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旅游休闲型街道活力提升与场地文脉耦合及设计探索——以龙岗区甘李路为例

肖萌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依托国家推行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对其经济、社会以及城市活力的影响愈发重要。然而,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城市逐渐丧失个性。例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丧失、城市传统街道没落、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成为很多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型景观道路需合理分配路权,弘扬当地文化,其如何依托资源禀赋展开规划设计,成为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以上,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甘李路为例,探究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如何结合场地文脉进行综合提升。

关键词:旅游休闲型景观、耦合、历史文化街区、设计方法

  1. 耦合作用机理发展的互动关系模型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作用趋势。旅游型休闲景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文脉与设计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场地文脉指导了旅游休闲景观道路的综合提升;另一方面,景点是城市吸引点,街道空间作为历史文化弘扬与传承的载体,其风貌复兴将使得城市历史空间活力再现。

  1. 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设计思路与方法

传统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绿化景观设计,局限于解决功能性的交通工程技术问题,对于旅游休闲型景观大道,包含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人文景观丰富度在内的在地文化性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应从整个城市、区域的大局出发,将街道景观融入景点、融入片区乃至整个城市设计中,挖掘具有场地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构建丰富、统一、协调的城市意象。

本文将综合功能性、生态性、美学性、文化性四个评价指标,以甘李路设计实践为例,探索旅游休闲型文化景观大道与历史文化及空间活力的耦合机制。

未命名文件 (2)

1街道景观评价体系

(1)完善道路慢行,提升服务功能

道路作为交通的通道,这是其首要职能。城市慢行系统设计应考虑连通性、便捷性、安全性,优先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功能,在保留用于公共交通的现有土地和建筑物的基础上,确保慢行交通线路设计拥有足够的新空间。因此优化道路慢行交通、改善城市交通压力,解决从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站点进入景区的“最后一公里”是旅游休闲型景观大道设计需首先关注的问题。针对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根据其人流量大、人群停滞时间长、休憩需求强烈等特点,重点关注座椅、导览标识系统、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要素的设计,引导人们进入景点,同时体现道路设计的人文关怀。

(2)关注环境效益及物种多样性

城市街道景观要素的生态设计包括雨水管理、透水铺装、街道植物等。旅游休闲型街道景观的生态性不仅体现为单一元素的使用,还需要综合运用各类设计方法实现街道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行道树、洼地、生物滞留池及透水路面等要素在内的绿色街道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慢行道及栖息地、提高社区的宜居性,且能够有效处理场地雨水,使得街道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作为有机体,与路面等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提升街道美感度,丰富街道空间构成

芦田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街道美学包括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等,这些要素构成并创造了街道人性化环境的视觉秩序。因此,街道不仅是城市景观的组织骨架,也是景观观赏、体验场所,是城市对话的发生地,也是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动脉。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作为连通城市与景点的唯一纽带,不仅要满足以上功能,也需丰富街道空间构成,实现街道景观艺术化与功能化相结合,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使人可走、可留、可游。

(4)挖掘当地历史,镌刻场地文化

城市街道景观文化性包括自然要素及历史要素两方面,自然要素包括当地特有石材应用种类、乡土植物丰富度等,历史要素包括文化雕塑数量、文化景墙数量、历史遗迹数量等。将基本元素的形态、色彩、材料、建筑形式等形态学的直观效果与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共鸣效果相结合,从而使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与历史文化的耦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甘李路历史文化型休闲景观大道品质提升方案

(1)深圳甘坑

深圳从一个30万人口的小渔村,发展成为14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会。短短40年超高速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的城市演进中深圳留存1893个城中村,建筑面积超过2.2亿平米。深圳龙岗甘坑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客家围村,距今360年,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首批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世代迁徙,甘坑客家形成了“凉帽”“排屋”“清明果茶”等独特文化,小镇具有独特的空间格局、别致的客家建筑及遗存的文化资源,以其高品质的文化遗产吸引829万次游客前往观摩。

(2)机遇挑战

1)项目规模

甘李路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甘坑客家小镇景区,秀峰路口到坑新村东南门约1.13km道路及沿线公共空间。甘李路之于甘坑新镇,是甘坑地铁站进入拥有六张国家级名片特色小镇空间序列的唯一通道。甘李路是展示甘坑新镇“广东省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先导示范区”的重要形象大道,其品质升级将实现甘坑小镇的旅游体验升级。

2)发展机遇

交通流量分析数据显示,地铁10号线开通后,其路段整体车流量显著减小,骑行需求增加,步行需求激增,亟需加强地铁站与客家小镇连接的慢行服务。但小镇周边街区面临共性问题,如建筑破旧老化、街道基础设施落后、环境空间消极,因此结合地铁10号线的建设开通的契机,甘李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设计思路及策略

城市快速化的进程中,本土文化被拆建毁掉。为数不多的保留下来的聚落,城市建设中越发突兀。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关系也是深圳亟待解决。通过一种微更新,渐进式的改造方式,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环境特色,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古城之于深圳,见证着这座新城市发展的起点,代表了一群人的生活方式。设计团队对甘坑文化街区发展模式,提出了行动计划

1)艺术文化计划:镇内斑驳的巷弄、温暖的土楼与特色的美食筑造城市中的桃源,古镇外通行需求、杂乱的界面与文化割裂感使场所矛盾重重。设计团队通过300+份调查问卷,挖掘客家故事、客家文化,收集白鹭、凉帽、锅儿墙等客家典型元素。设计结合甘坑优渥的生态本底,以“白鹭归来”故事线,以图像元素糅合小镇文化,展开自然生态、农耕文化、客家历史于一体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旅程。通过重新整合资源,旨在改变功能单一的既有设施并建立新的公共空间,打造深圳第一条旅游休闲结合客家文化的城市景观道。

2客家文化元素

2)生活本位计划:在慢行系统上结合客家耕农故事,打造安全无障碍街道合理分散人流,完善“最后一公里”快速通道。在城市社会活动空间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协调权属单位腾罗旧改建筑,借助场地空间,结合白鹭、屋脊、古树等元素打造客韵集散广场,不仅填补了古镇游客中心集散功能同时也形成了兼具凝聚客家精神活力的核心场所。这里有白鹭归来,互动水景,成为市民生活的大舞台;飞鸟廊架提供了开放多元的休憩场地;孩童穿梭在交错的屋脊,是亲子活动的乐园。丰富的空间体验感吸引摄影、汉服、抖音快手爱好者前来打卡。在本土文化复兴的弹性空间里体验了多元的生活方式也激发了人们的参与感,建立现代与过去深深的情感纽带。

3设计演绎

4街道广场空间

3)夜探亮化计划:光影如无声的语言唯美的表达场地视觉体验。场所设计考虑灯景与水景融为一体打造‘白鹭戏水’动人场景吸引游客聚集于此。古镇在灯光的映衬下、大红灯笼、雕梁画柱的建筑呈现于游客面前。传统风味小吃、古风少女、明间艺术、文创小摊的场景让我们穿越了到古时夜市里的繁荣景象。

4)自然生态计划:尊重场地的生态环境以“微更新、微改造”保护性改造与再利用理念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利用废弃的砖瓦、砾石作为为铺装材料。保留古树,补充大量地客家人喜闻乐见的乡土树种,留住儿时树下嬉闹的记忆。

  1. 结语

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连通城市与景区的交通服务功能,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空间。本文通过龙岗区甘李路景观设计实例,探讨如何通过旅游休闲型道路景观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使得客家文化在古镇围墙之外有了呼应的场地。场所开放后举办展览、节日庆典、研习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设计旨在通过旅游休闲型景观道路的塑造,实现在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辨识度。

参考文献

[1]王瑞, 余侃华, 蔡辉. 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与空间活力耦合及规划调适研究——以西安市小雁塔历史文化街区为例[C]//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8.

[2]刘端, 张军, 时朋飞,等. 基于耦合模型的美丽街区旅游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探讨——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4):7.

[3]徐园, 张红英, 阎岩.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分析评价[J]. 山西建筑, 2006.

[4]李昆仑.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38(1):6.

[5]王珂. 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的首都核心区街道景观设计导则编制方法研究. 北京建筑大学.

[6]黄明政. 健康视角下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探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4):4.

[7]张杰. 城市道路品质提升过程中设施带整合与优化设计[J]. 交通与运输, 2020, 36(1):5.

[8]倪文峰, 张艳, 车生泉.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性——以重庆市渝北区兰馨大道景观设计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04):3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