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城乡规划发展中心
摘要: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指出“文态空间是因人类活动而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国土空间,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核心组成要素。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文态空间突出的区域,可增加文态空间评价”。可如何认识“文态空间”的组成要素、数量结构、分布特征及地域特色,又如何识别“文态空间”价值大小和风险高低,成为文态评价的基础性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资源环境”视角研究新时代阜阳市国土空间的结构性问题,对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文态空间;资源基础;可视化分析;
引言:文态空间作为文化资源及其群落的载体空间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近年来,关于文态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文态空间保护与更新、文态空间价值评价、文态评价GIS技术、文态空间活化研究等。从现有文献看,国内文态空间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区内部抑或历史名镇或街区且多为现状文化空间核心要素的静态描述性分析,地理学视角下动态刻画市域文态空间核心要素的结构性特征亟待深化。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首先将阜阳市文态空间研究划分为法定文态空间和潜在文态空间两类,所采用的数据样本源于《阜阳市历史文物普查名录》,经过筛选共获得643个文物点,将阜阳市法定文物资源类别和潜在文物资源类别分别按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和未定级,按类别分为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随后,通过百度地图提取各文物资源点地理坐标,利用GIS软件绘制阜阳市文态空间分布图。接着运用标准差椭圆法对阜阳市文物资源时空演进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夏—春秋)、战国—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主时期(中华民国—至今)的各阶段周期中总结、提炼出阜阳市文态空间的演化特征,同时探索交通、河流等地理要素对其分布的影响,最后对法定文态空间以及潜在文态空间的保护及利用提出见解。
2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风貌规划的现状
2.1城市风貌缺少总体规划
以往传统的城市风貌规划基本上都是以城市功能发挥和城市规模为核心要点,诸多城市都在大力开发和建设基础设施与道路以及各种现代化的场馆。这些现代化的基础建设可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公路交通与基础设施已经覆盖了整个城市,但需要注意的是,重建设、轻保护的现象比较明显。始终都是以城市设计中的道路建设与现代场馆建设为要点,缺少总体规划,在这一背景下,导致城市轮廓线与高层建筑的分布非常混乱,传统建筑物与特色建筑物的保护效率极低,直接降低了城市整体景观的体现。
2.2城市风貌的体现严重不足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会直接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如为了扩大建筑工程的面积就会使用填湖造房的方式,这样就会对城市风貌的山水格局与城市绿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从城市风貌规划与发展角度分析,普遍存在对传统建筑考虑不足这一现象,并且一些古建筑与古城的规划开发也到了瓶颈期。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城市风貌规划和格局出现混乱,而且缺少制度标准,直接影响到了城市文化的整体竞争力。
3结果与分析规划分区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发展意图与传导用途管制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3.1总体分布特征
利用GIS软件的核密度分析工具生成阜阳市总体文态空间密度分布图,可以进一步揭示阜阳市文态空间集聚特征。阜阳市总体文态空间的分布呈现多点集聚分布状态:以阜阳市城区为最典型集聚区,临泉县、阜南县、界首市为集聚节点,其他地区呈现零星分布状态。
3.2法定等级文态空间特征
阜阳市法定等级文态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下特征:(1)单核式分布:如国家级文态空间(图3a);(2)点-轴式分布型:以阜阳市城区为高密度集聚核心和沿颍河经济带向外呈现出文保单位分布密度逐渐减少的特征,如省级文态空间;(3)多核分散式:文保单位数量较多,空间分布相对而言,比较均匀,形成多核分散式发展的特征,如县市级文态空间。
3.3类别文态空间特征
3.3.1类别文态空间特征
阜阳市法定类别文态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下特征:(1)双核式分布型:文保单位数量少,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如以太和县与阜阳城区为双核高密度集聚区的古建筑类文态空间;(2)点-轴式分布型:以阜阳城区为高密度集聚中心和从阜阳市西北部城市带为轴向辐射带向外围区文保单位分布密度逐渐减少,如古墓葬、古遗址文态空间;整体上呈现阜阳中部及西北部密集、南部稀疏的点-轴式空间分布特征;(3)多核分散式:文保单位数量较多,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形成多核分散式发展的特征,如近现代文态空间。
3.3.2潜在类别文态空间特征
1)点-轴式分布:以阜阳城区为高密度集聚中心和从阜阳市西北部城市带为轴向辐射带外围区文物资源点分布密度逐渐减少,如古建筑、古遗址和近现代;整体上呈现阜阳中部及西北部密集、南部稀疏的点-轴式空间分布特征;(2)双核式分布:文物资源点数量少,空间集聚度较高,如形成以阜阳城区和界首市临泉县交界处为双核高密度集聚区的古墓葬类和以阜南县及阜阳城区为双核高密度集聚区的石窟寺及石刻类。
3.4文态空间时空演化特征
为了便于分析阜阳市文态空间历史演化过程,从时间维度将阜阳市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夏—春秋)、战国—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主时期(中华民国—至今)五个时段分别进行法定文态空间和潜在文态空间的时空演化规律探索。
3.4.1法定文态空间时空演化特征
阜阳市新石器时期的法定文态空间主要集中分布于临泉和界首,整体上呈现点轴式分布格局,并呈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步减少的梯度分布特征,其中阜阳城区文态空间分布稀疏;夏—春秋时期,阜阳市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聚于临泉、阜南县,整体上呈现西北、南部地区较为聚集的分布特征;战国至南北朝时期,阜阳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聚于阜阳北部地区,中部城区呈现微弱集聚状态,阜阳市的其他地区分布较稀疏;唐至清,阜阳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阜阳城区和太和县;中华民国以来,阜阳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阜阳城区、阜南县、临泉县和界首市,阜阳市的其他地区分布较稀疏,呈现多核分散式空间分布现象。
3.4.2潜在文态空间时空演化特征
阜阳市新石器时期的潜在文态空间主要集中分布于临泉和界首,整体上呈现单中心集聚的“一枝独秀”现象;夏—春秋时期,潜在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聚于颖东区、颍上县、临泉县等,整体上呈现多核分散式空间分布现象;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潜在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聚于阜阳城区和临泉、界首交界处,呈现双核式空间分布现象;唐至清,潜在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阜阳城区和阜南县;中华民国以来,潜在文态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阜阳城区,阜阳市的其他地区分布较稀疏,呈现单核集中式空间分布现象。
结束语:基于对阜阳市文态空间特征的挖掘,就文态空间保护与城市的协同发展产生如下思考与建议:文态空间是区域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结果,是凝练城市文化精神的活力源泉,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对于解决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具有启发价值。
参考文献:
[1]陶瑞峰,于巧媛.赫哲族民族村落旅游景观展示研究[J].文化产业,2020(36):4-5.
[2]彭浩波,刘民.成都市锦江特色街区的更新与打造简述[J].四川建筑,2020,40(05):34-35+38.
[3]张璐.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DOI:10.27393/d.cnki.gxazu.2020.000616.
[4]杨静,成玉宁.“文态”与“生态”环境下的遗址公园建设[J].建筑与文化,2019(10):181-183.
[5]张兵.新城新区城市文态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研究——以成都天府新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9(0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