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5G“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模式的探究

胡李鹏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音乐艺术是人类的灵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教育领域而言,音乐教育也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科学与艺术看似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但追溯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艺术发展就不断从科学的进步中获益,优秀音乐文化因为科学技术得以保留延续。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也正极大地发挥着它的强大的、积极的作用,给教育带来更大能量: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情景性、示范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它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复杂的乐理知识生动化,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它拓宽了学生理解音乐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深刻地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内涵,亲切、自然地表现音乐;它满足了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音乐审美力得到培养。在当前5G“智慧教育”背景下,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大大局限了课堂的容量以及可能性,如何在此背景下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更新固有的教学思维,探究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模式,值得思考。

调动感官,多维度感知音乐

    一直以来,学生对单一地听老师演奏、范唱或者课件中的音频资料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往往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显得很被动,久而久之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 热情,教师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在5G“智慧教育”背景下,师生的互动、音乐本体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充满美感的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不仅能自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使学生饱眼福、耳福与口福,满足学生眼耳口的需求。能够使得学生多维度感知音乐。在《雨中》一课的教学时,我创设出下雨时花园里的花儿跳舞,池塘里的鱼儿嬉戏,土壤里的种子说悄悄话等动画,渲染一副小学生上学的清新场景,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兴奋,然后通过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在教唱环节,把歌曲中的休止符模拟为小雨点,运用游戏“太鼓达人”的模式比赛看谁的反映机敏能够踩住小雨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眼耳口都得到体验,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不知不觉领会了休止符的运用。

虚拟现实助力学生深度感知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在校学习而言,学得好与不好,兴趣是关键。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即便是像音乐课这样富有艺术魅力的课堂,如果缺乏生动,缺乏形象,音乐的魅力同样无法展现,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了。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小学生因为尚未完全形成鉴赏美的能力,对于纯粹的听觉极易产生倦怠,在音乐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将音乐延伸为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艺术,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将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那么学生自然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自始至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在视听双重体验下感知音乐。例如在教学《编花篮》这首歌曲时,首先我展示花灯会场到处张灯结彩,让学生走进虚拟花会现场,感受花会场景,以此引起他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渗透对灯会的讲解,然后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中,我再将歌曲中的难点旋律、节奏制作成一个个花灯,学生能较好的唱准确就奖励其一朵小红花,在解决了重难点之后,又利用多媒体展示花会中草木葱茏,鲜花开放,鸟儿高歌飞翔,小朋友们尽情欢畅••••••这样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的情绪很快被吸引而高涨起来,原本学唱歌词的单调现在变得有趣且有活力;接下来在给歌曲伴奏、创编这一环节,我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自编伴奏和动作,然后用多媒体分段播放歌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这样学生不仅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还乐在其中,乐不思蜀呢!

    “智慧教育”让音乐艺术回归本真

    音乐在一般人的认识里也许只是一种声音的体验,但实际上音乐艺术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很广,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曲目内涵、乐器编配、乐理知识、作者概况等都应当是音乐教学涵盖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需了解的音乐知识包括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结构、音乐体裁、乐器的认识等等,而这些连大人都觉得无趣的音乐知识,如何让孩子乐于接受呢?现代教育技术就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充分运用多媒体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在音乐欣赏时,常常会介绍作曲家和歌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只以教师介绍为主,学生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知识量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的弊端,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相关图、文、声资料分别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还能从中了解更多音乐知识。让学生多维度体验音乐艺术,让课堂中的音乐艺术回归本真。

    拓展学生认知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对音乐教学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对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感受这首民族乐曲的特色,我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了有关云南傣族的资料和音乐舞蹈音像,以此加强学生对《金孔雀轻轻跳》这首乐曲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篝火舞蹈的感染下自编热情洋溢的动作,在音乐中律动。

总之,当传统音乐课堂与5G“智慧教育”相遇,能够让原本充满魅力的音乐课堂锦上添花,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空间,学生在多重体验中感知音乐,使得智慧教育的先进性与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让音乐课堂魅力四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唐文和 刘向永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中国远程教育。

3、马宁 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