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猜想助力科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1

有效猜想助力科学探究

戴梦醒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318020

科学实验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动力,提供一个思维参与过程的猜想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之前往往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猜想,激发他们探究欲,然后再进行实验操作验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猜想环节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猜想趋于形式。学生在猜想时,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一片繁荣的景象,让我们感觉学生的猜想很好;但是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学生在猜想时候,他们思维并没有参与进来,他们的猜想往往只停留的表面,是凭空乱说,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猜想方法的培养、猜想内容的选择、猜想方式的运用、猜想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

一、掌握猜想方法,提高学生猜想技能。

猜想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结果,直觉思维虽然是在瞬间作出快速判断,却并非凭空而来的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对猜想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知怎么去猜想?不知怎么样的有效地猜想?培养学生猜想的方法跟习惯是学生进行有效猜想的前提,所以我们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方法。

1.运用具体经验进行猜想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它们是学生进行猜想的直接来源和素材。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想、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它们往往会形成智慧的火花,迸发出创造的灵感。在探究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事实,进行有效地猜想,然后围绕可能出现的结果展开讨论,通过有效分析,做到对客观事物更深刻的理解。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在学生做了沙和白糖在水中的状态之后,猜想面粉在水中怎么变化。师:面粉在水中会怎样?生1:溶解,我认为面粉会溶解,因为把面粉倒入水中,水变成白色。生2:我认为不会溶解,如果面粉会溶解的话,我们把面条下下去的话,就会溶解了,可事实上,我们住的面条还是好好的。学生通过这样以具体经验进行猜想,并说明理由。由猜引发学生不同的观点,使学生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促进学生深层次探究奠定了基础。

2.运用科学原理进行猜想

科学原理来源于实践,而经实践检验过的科学原理,又可以正确地指导实践.当研究的问题一旦被确定以后,就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去寻思相关的科学原理,然后再运用这些科学原理,对所需探究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猜想与假设。例如我们在教《铁生锈了》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知道铁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容易生锈。然后我就抛出一个问题让他们猜想:如果把铁放到月球上,你们认为铁会生锈吗?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运用科学的知识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猜想,当然最后的结论是由于月球没有空气和水,铁不会生锈。

二、根据最近发展区,选择合适猜想内容。

猜想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漫无边际地猜想与想象,猜想的结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的。我们在设计让学生猜想环节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选择,猜想内容要求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猜想结果的有效性。例如我在听《运动与摩擦力》的时候,老师在讲了摩擦力的测量之后。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一个纸盒里放了一些重物,然后猜想这些重物在光滑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是多少?在粗糙的接触面的摩擦力是多少?从表面上看,这位老师运用猜想也非常好,这一个也的确需要猜想。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这样的猜想是有问题的。首先,他们自己放的东西多少重也不知道,那对光滑的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的猜想就有点难度。而在粗糙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是多少?难度就更大了。像这样的猜想难度就太高了,就非常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猜想,所以我们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去选择一些能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难度合适的猜想内容让学生去猜想。如我们我们在这里稍微改动一下,先让学生在光滑的接触面上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然后再预测在粗糙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的多少,然后再根据自己判断在粗糙的接触面的上的摩擦力可能会加大,这样一来,学生的预测也有了准数,也有预测的价值所在。

三、设置发展区阶梯,合理运用分散猜想方式

教学应从学生思维的已有发展水平开始,通过教学把潜在发展水平转化成现有水平,在新的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思维潜在水平,并形成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这种发展模式就是阶梯状的发展区模式。我们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猜想方式的时候,可以将一次性猜想改成多次分散性猜想,而只有这样猜想效果才能以最佳的方式体现。

科学猜想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猜想的提出在科学家的探究和学生的探究中的核心地位,明确要实施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就不能省掉猜想这一环节以及为催生猜想而精心设计的活动。只要我们教学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让真正的猜想出现在课堂上,猜想必定会成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快乐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