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大余湾古村落影像传播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4

武汉黄陂大余湾古村落影像传播研究

毛蓉[1],王琦[2],张铭酌[3]

1.武汉文理学院

2.湖北广播电视台

3.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摘要]现代媒介社会,影像传播既是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古村落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当代影像创作者而言,要充分关注古村落形象的构建,合理运用视听元素,展现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让更多的受众透过影像的魅力,感受到古村落在时代发展中的脉动与温度。本文以武汉黄陂大余湾为研究起点,探寻新媒体环境下古村落影像传播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黄陂大余湾;古村落;影像传播

一、大余湾古村落影像传播的研究缘起

古村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在当下城市化的发展浪潮中,古村落正在逐渐消失,留住历史的记忆,这是当下每个中国人的时代任务。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并提出采用数字化记录、动漫、网络剧、微电影等形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数字化手段对古村落进行影像记录,既是重拾历史文化记忆的有益尝试,又是寻根再出发。影像传播能凝聚公众情感,给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带来新的活力,为相关文化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推动国家中心战略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辐射,塑造文化自信的强国形象。

2015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的反映古村落文化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其中第二季第九集《大余湾——节俭有余》在2016年1月11日播出后,养在深闺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受到了湖北人的热捧,也得到海内外华人的点赞。

大余湾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距离中心城区68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百家旅游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湖北省农耕文明遗产的一个范本。据黄陂大余湾《余氏宗谱》记载,大余湾先人余姓大户于明洪武二年(1369)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而来,其祖先余秀山以勤俭能刨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为家训,开启了大余湾绵延六百余载的发展历史。该地人文风情聚集,民俗特色鲜明,非遗文化储藏丰厚。2007年,黄陂区完成了大余湾古民居建筑群保护和修建两部规划,并通过专家组评审。按规划,大余湾将建设"三线十二节点"、"五个自然组团"、"前庭后院"的古建筑参观区和后山体验区。2014年大余湾荣获十大荆楚最美乡村的荣誉称号。2017年,又获武汉市唯一十佳书香村组荣誉称号。6月21日,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告,大余湾被正式纳入首批生态特色小镇创建名录。2019年4月,大余湾置换搬迁工作正式启动,8月村民乔迁新居。同年,通过修复原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一处旧民居而成的家风馆开馆。2020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精神指示,在湖北省妇联、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文明办联合开展的第二批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教育基地选树工作中,将大余湾命名为大余湾社区博物馆,至此,大余湾成为了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之一。近年来,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当地政府及企业加快布局,开展大余湾核心保护区配套建设、中央街建设工程、清水河及塘堰整治工程等修缮工作,维护了大余湾的自然环境及建筑风貌,2021年大余湾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北省家庭美德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移民文化:徽州婺源的文化基因

大余湾,是木兰山中复制的婺源乡村,余姓先民虽然迁到了黄陂,但仍然保持着祖先在徽州的文化习俗。大余湾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徽式老宅、旧祠堂、官邸、塔、戏台。当地大部分建筑以青石为基础,黑瓦白墙、马头墙、天井、门廊……在这里可以拾起明代前徽州文化圈的历史记忆。

(二)风水文化:先民的环境和谐思想

大余湾位于木兰山系南麓、木兰川南段,村落选址很有讲究。整体朝南,冬暖夏凉,四季生机勃勃。风水讲究山形吉祥,有文化寓意之美。靠山即龙脉,来势宏大,从大别山绵延而来。到大余湾附近,圆形小山包如同一串串小葫芦,人称金线钓葫芦。前有平行双龟山,头朝北,东有青龙山,西有白虎山。村前弯曲流水,如同太极曲线。大余湾先人择此而居,把风水文化与自己的观察巧妙地结合起来,审慎考察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得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三)耕读文化:农民的理想生活图景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人们聚族而居,从事稻作农业生产。家族中慎终追远,家庭中长幼有序,讲究伦理。所谓耕读,就是一边从事农耕一边读书学习。耕以自给自足,读则入仕荣身,大余湾人以耕读文化传家,村民奉行尊尊、贤贤、仁仁的儒家文化,勤劳质朴,精于耕织、稼穑等农活,勤耕苦读,重礼好学。余氏先祖有过

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明清时期,大余湾走出了百余位秀才进士;近现代,更有以铁路专家余传典、棉花专家余传斌、教育学家余家菊为代表的专家百余人;目前,大余湾更是成立了余氏家族助学基金会,以帮助家族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此外,大余湾村中散存着嘉庆二十二年石碾、石臼、石磨、石碓、织布机、脚踏水车、纺线车、雕花木床、太师椅、雍正朱批谕旨盒、四豆同荣贺寿匾等珍贵文物以及祠堂私塾遗址,也再现了明清以来的耕读文化。

(四)民宅文化:世代传承的建筑手艺

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九佬十八匠的说法,身怀技艺的能工巧匠,将自己的手艺带到各地,服务他乡。木兰山及周边一带的石匠数不胜数,有的村落甚至每户都有石匠。大余湾背靠石山,村民就地取材,修建石头屋,坚固耐用,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并以石雕做装饰。石头房采用长条石,墙体为滴水线石墙,石块上的槽子,被当地人称为阴阳槽,下雨时雨滴顺着石条上的滴水线直接滑落,不会渗进墙体对其造成压力,同时也打造出古朴、美观的风格,这种特殊的结构也是大余湾的石砌屋幢可以保留几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大余湾的围墙俗称木兰干砌,为黄陂非物质文化遗产。干砌就是在用石块砌筑墙体时,不用泥巴水泥等粘连石块,而是使用各种各样小的石块填充在大石块的缝隙之中,达到稳固建筑的目的。干砌墙是用当地获取的天然石材建造的可持续性结构。

(五)节约文化:村民自觉遵守的俭德

大余湾村中心广场的有余亭,寓意余姓年年有余。村民处处讲节余,以用水为例,木兰山上流下来的水,在大余湾形成了至少五个截水池塘。大余湾人讲究一水多用,首先是人饮用,其次是用于洗濯,再是牲畜饮用,最后是灌田。走访调研中,当地的老村民告诉笔者,村壕里的水过去特别清澈,村民们不仅是在此洗菜,还对多余的粮食与蔬菜进行加工,留到冬季食用。

二、大余湾古村落影像传播的调查分析

为了提升大余湾古村落影像传播研究的有效性,20218月9日至20224月15日,笔者采用线上问卷星网络调查和线下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受众对大余湾的知晓程度、大余湾影像传播的渠道、影像传播对大余湾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效用及公众对大余湾旅游开发的建议等方面对该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227份,其中,线上回收有效问卷884份,线下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本次问卷调查经过信度效度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样本人群涉及面较广。其中男性占46%,女性占54%;年龄以18-28岁和29-50岁为主,分别占47%和39%;主要生活区域为武汉,占74%;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7%;职业主要以普通公民和游客、学校和非遗机构的爱好者或研究人员为主,分别占51%和29%。问卷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支撑。

(一)大余湾影像传播的主体分析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古村落影像传播者指的是影视作品的制作团队,特别以导演、编剧为主要把关人,他们在古村落影像传播的技术层面和剧本写作层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影像创作者首先要确立作品主题要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旋律相符,其次构思要符合村落的渊源史实、接地气,如果传播主体对地域文化只是一知半解,其传播内容必定十分表浅甚至变形走样。最后在影像传播的技术层面,对叙事逻辑的把握,典型人物的选择和视听语言的表现力上,也要别出心裁,让观众喜闻乐见,才能进而传承古村落文化。

(二)大余湾影像传播的内容分析

大余湾影像传播的内容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层面。外延层面即大余湾在日常经营和生活过程中所保留下来的建筑,如老宅、旧祠堂、官邸、戏台等。大余湾有传统的徽派民居及建筑风水文化,建筑群整体布局及风格体现出厚德载物安居乐业的构想,是湖北民居的杰作。据问卷调查中对欲知晓的影像内容一项显示,有66.28%的被访者对利用影像展现大余湾的建筑及风水文化感兴趣(见图2-1)。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视听元素对其民居及装饰细节进行全方位再现,借助自然物象、民俗生活、生存理念、哲学观点等题材内容的影像化表达,建构出当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和谐关系和内在逻辑,从而引发观众共鸣。

图2-1受众感兴趣的内容

内涵层面则包括大余湾古村落的历史沿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村落精神等。大余湾风光秀丽,充满了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气息。村中有皮影戏、斗鸡、编钟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散存于村中的大石磨、石碓、纺线车、织布机、拴马铁环等,也是重要的民间文化与艺术瑰宝。当地晒书的习俗也反映出了大余湾人礼乐并行、情理通达的生命追求,以及对耕读传家文化的秉承。

因此,大余湾影像传播既要重视外延的物化呈现,也要侧重向受众传达大余湾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厚德载物、安居乐业的精神内核,去商业化利益化,通过故事情节的开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当地人能吃苦、敢拼搏、勇创新的精神,让受众藉由影像,被大余湾古村落的文化所感召,从而达到成风化人的目的。

(三)大余湾影像传播的媒介分析

大余湾古村落的影像传播媒介主要指电视、电影和网络媒介等。调查问卷中问及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最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大余湾的相关信息时,约有73.26%的人更倾向于接受视频类传播(见图2-2)。因此,针对受众媒介接触偏好,可选择将影像视频投放在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不仅能满足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还可以实现受众间的交互传播。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将会经历多个层面的信息接收,从而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图2-2受众更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

(四)大余湾影像传播的受众分析

90年代前,大余湾古村落传播主要依靠印刷媒介进行宣传,或以文字形式展现文化研究成果,受众被动接受,传播效果不佳。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影像延伸了人们的视野,直观提升了视听体验,也满足了受众对古村落的向往和追求。大余湾的影像传播受众中有习惯于在电视上观看古村落影像的观众,有乐于在网络上刷屏的网民,还有为研究大余湾而带着专业眼光审视影像作品的研究者。纵观目前大余湾古村落的一些影像作品,都从不同的切入点真实、立体、生动地展示了大余湾的建筑、习俗和精神,也让受众得以较全面地窥见大余湾的风貌。

(五)大余湾影像传播的传播效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大余湾古村落的知晓程度,有31.9%的被访者表示对大余湾有一定了解(见图2-3),31.33%的被访者表示十分了解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及群众旅游消费需求的提升,大余湾也迎来了由传统古村落向生态美丽乡村的转型,正在通过各类传播渠道被外界所知。此外,有480名被访者对大余湾的影像推广方式提出了有效建议(见图2-4)。

2-3受众对大余湾的了解程度

图2-4受众对大余湾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影像传播展现了大余湾古村落中的民俗、建筑、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向受众传达了大余湾的精神实质,受众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勤勉、诚信等现代社会中稀缺的理念。此外,大余湾古村落的影像传播对于促进大余湾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带动武汉周边旅游业,树立武汉文旅新形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古村落影像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传播理念,深度挖掘传统文化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及城乡边界的模糊,使得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逐渐消亡,传统氛围变淡,同质化严重,商业气息浓厚。在快速城化的背景下,大余湾古村落也出现了空心化的趋势,留守老幼缺乏造血能力,文化传承乏力,而在随之而来更新改造中,部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不可避免地落入自生自灭,后续无人的境地。在古村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顽强坚韧,绿色环保精神,开放自由的进取精神,都可以结合影像叙事手法,进行具有时代化的包装表达,不仅要展现古村落的青山绿水,更要挖掘村落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影像传播,吸引公众目光,多方共同赋能,对其进行保护与活化,最终实现古村落的文化复兴。

(二)创新传播渠道,打造互联网+全新媒介平台

随着5G、元宇宙等新媒体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古村落”的传播方式将成为大余湾古村落未来影像传播的主流渠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放、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认真考察新媒体创作模式,拓宽创作思路,将信息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推陈出新。运用算法机制,实现视频内容的有效分发、梯次传播,通过社交平台制造话题,提升观众参与度,加深公众的认知和了解,满足古村落文化传播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强化观众记忆,牢牢锁住他们的眼球。

(三)创新传播内容,开启多元文化发展之路

在我国早期的许多古村落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展示的村庄形象陈旧落后,生存状态古老荒蛮,这是他者化视野中宣扬奇观化的影像表达。既没有深入挖掘这种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根脉,更不会从传承精神和创新理念的角度去宣传古村落文化。而单一的影像传播视角,会使不了解当地的人形成古村原始破旧的刻板印象,是古村落传播的大弊。众所周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风俗,这也为古村落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既要保留其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又要适应中西多元文化市场的需求,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民族化与国际化接轨,使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走出一条立足本土、辐射全球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冷先平.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的文化资本属性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03):90-92.

[2] 单波,张腾方.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他者化难题[J].学术研究,2016(06):39-45+73+2.

[3] 阿思路.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民族文化的影像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4] 王学嘉. 河北省井陉县古村落文化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6.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武汉黄陂大余湾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编号B2020357)

作者简介:毛蓉,女(1980.11-),回族,广西桂林,武汉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融媒体新闻采编实务,影视编导。

王琦,女(1981.10-),汉族,湖北宜昌,湖北广播电视台导演。

张铭酌,女(2000.7-),汉族,吉林省舒兰市,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传播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1]毛蓉,女(1980.11-),回族,广西桂林,武汉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融媒体新闻采编实务,影视编导邮编:430101

[2]王琦,女(1981.10-),汉族,湖北宜昌湖北广播电视台导演邮编:430074

[3]张铭酌,女(2000.7-),汉族,吉林省舒兰市,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传播学专业2018本科生。邮编:4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