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勤瑞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是通过审查评价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水平和途径为内容,以推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为目的的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本文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前言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利用综合多元化的审计方法,依据国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通过正常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对企业管理和业务活动进行审查、监督、评价,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化、效益化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监督活动。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还是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形式。
1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
首先,在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符合我国当年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的管理能效和经济决策的评审,可以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完善,并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意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深挖企业发展的潜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的提高。其次,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也在随着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监督和控制逐渐向防护和建设性综合转变,进而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使企业内部审计由单纯的财务管理审计扩展至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由最初的事后审计扩展至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我国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出现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脚步,推进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已经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活动,但是仍有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完善和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自我约束和监督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导致管理层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和开展的重要性不了解,由于内控管理失调,导致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其关键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想要保持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体制,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审计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据查相关资料,我国目前企业审计人员中,40%的审计人员存在审计专业业务水平不达标,大部分审计人员均由财务转岗至审计工作,没有经过专业的审计理论和技能实践操作培训,对于自身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极个别审计人员个人利益思想膨胀,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进而破坏了经济审计的根本目的,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推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企业内控审计脱节
在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企业内审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因为内审更了解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但是,其一,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不足,认为审计部门只是虚设机构,一般都是将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导致内审与外审部门不能进行协同合作,导致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结果存在差异,很难发挥其自身职能作用。其二,由于企业对于经济效益审计的不重视,导致企业没有健全的内审审计体制,人员波动性大,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不高,直接导致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不够专业,在审计工作中没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案,开展审计时应付收场,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监督失败,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其三,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差距,在考评企业经济效益时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依,弹性较大,不同企业运用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评价难以开展。
3优化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zh
3.1全面提高企业对于经济效益审计的认知
为了发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中的主导方向,使企业从上到下,从管理层到基层对于经济效益审计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层次认知,强化审计的重要性。其次,企业内部应从管理层开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相关培训,强化管理层对于经济效益审计重要性的认知和专业审计知识的学习,并掌握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内容另外,企业管理层还应多多观摩国内外成功的经济效益审计案例,学习其审计成功推动经济效益提高的精华,进而深层次了解经济效益审计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性3.2完善审计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对于企业生产、销售、投资、资金成本的偏重度更高,相应的对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完善健全的审计机制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审计领域的拓展,为了企业经营的良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完善企业审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和经营方向及目标,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并落实企业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企业运营中的生产、销售、投资等环节进行审计评价,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3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水平,被称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卫士”,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相关部门首先应对审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制度,力争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使其不仅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还能在培训中不断完善进步。其次,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应秉承“秉公执法”的工作理念,一边转变审计理念,由传统的查到底,追责任的观念转变为针对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和合理建议,进而促进企业正常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总结审计经验和探索发现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使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互相得到提升。除此之外,经济效益审计是综合性审计,不同于单一财务审计,它是管理层促使企业发展的有力推手,故经济效益审计的队伍应以综合性人才为主,不单单局限于会计师,还应有高级经济师、工程师、律师等,借助其不同领域的学科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丰富企业自身的人才储备。
3.4加强企业内审与经济效益审计的关联
企业内部应从领导层明确经济效益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而经济效益审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监督,有其自身的独立权,不可混为一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内部审计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目的是改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帮助企业改革生产经营措施提出合理建议,得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内控监督,及时发现管理缺陷,提出管理改革建议,帮助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借助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做好基础服务。
3.5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步骤
(1)制定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全面规划,是整个审计工作开展和实施的纲要。任何一个审计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审计方案。企业审计人员应结合被审计单位和经营管理目标,利用其专业的审计知识,确定审计目标定的重、难点,以审计目标为中心,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审查内容对应的检查项目,而后再根据风险大小以及重要性程度来明确必须检查的事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审计方案的制定必须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多方面搜集被查企业的一手资料,对企业进行充分了解,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开展行之有效的审计工作夯实基础。
(2)采取可行的审计方法。经济效益审计活动主要流程为检查、取证和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可以使用的审计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审计要求并适合被审企业的经营发展特点最为关键。诸如在书面材料的审查中,可借鉴财务审计方法中的审阅法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和真实性;对于审查材料表述含糊不清或疑点较多的,应采用多方询问法来获取审计线索;对于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审查可以采用观察法,比如对于企业水电的耗损较大,审计人员应深入企业水电机房、水表、电表等地进行实地观察,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有效控制经济效益的损失。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众多,在实际审计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交叉运用,并在审计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创新审计办法,以保证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3)明确审计评价标准。首先,在审计项目确立后,审计部门应针对被审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业务特征,在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评价的结构体系,目标明确,内容简洁好计算,便于审计的操作和考核。其次,在审计过程中,要学会变通,结合被审企业的审计项目,灵活的运用经济效益审计体系,可使用唯一的标准,也可综合标准评定,具体操作中审计部门应与被审计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建议,综合考虑审计评价标准与被审计企业的适配度,是否具有可行性。最后,根据审计取得的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后,依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制定各个审计重难点以及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考核的标准建立是一个较为漫长而又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不断的在审计过程中积累经验,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扎实经济效益审计基础资料。在审计评价结论中的重大问题中,应将相关的评价标准、审计流程、建议明确标注,方便后期被审单位互换意见以及领导审查监督,秉承“秉公执法,执法必严”的审计态度,维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耐心听取被审计单位的合理建议,坚持原则,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3.6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进程
为适应现代化电子技术的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数据提取、转化率,审计单位应加强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通过使用审计专用软件,如使用ERP进行审计操作,审计人员应对EPR系统进行企业适配调试,统一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设置等信息转化,通过集体培训统一开展线上审计业务,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因此此,企业应转变观念,与审计部门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应加大审计力度,确保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作用,同时审计人员还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将经济效益审计职能发挥至最大化,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案
[1]刘一朋,杜丹.探讨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J].商业故事,2015(34):84+86.
[2]冯欣荣.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32):114+116.
[3]徐俊.内部审计对报业集团经济效益的影响及优化措施[J].中国报业,2012(20):75-76.DOI:10.13854/j.cnki.cni.2012.20.053.
[4]赵华明.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科技信息,2010(25):799.
[5]吴迪.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和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04):304-305.
[6]兰万源,皮凡.内部审计与经济效益[J].航天工业管理,1998(0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