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区园林绿化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加强城区园林绿化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周锐

佛山市禅城区园林绿化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背景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周围田野、河湖逐步吞并。因城市周边生态系统被破坏,使得洪涝灾害发生概率持续增加。为避免洪涝灾害威胁到城市发展建设以及民众生命安全,亟需通过强化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来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支撑。本文从海绵城市的概述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如何通过园林绿化强化来助力海绵城市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洪涝灾害;城区

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城市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而在城市持续扩增、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固体垃圾堆积、废水排放、雨水洪涝等灾害问题的发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要想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除加大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完善力度之外,还需重视城区园林绿化的持续建设,以此在促进海绵城市理念渗透的同时,为城市生态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海绵城市概述

随着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与匮乏等问题的愈发加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融合海绵城市理念愈发受到人们重视。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海绵城市是指为城市赋予“海绵”特性,增强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环境变化时的适应性。基于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可实现在雨季对水资源进行吸收、渗滤、储蓄,并在干旱季节释放存储的水资源。通过对海绵城市的积极建设,能够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并为城市赋予生态功能[1]。基于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渗透,可通过对人工干预、自然生态功能的统筹来实现自然积存、自然净化以及雨水控制,在促进城市水生态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雨水资源利用率,并增强城市防洪防涝的能力。由此表明,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助力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亦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渠道。

二、以园林绿化助推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重视绿化养护与强化监察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效果,并为海绵城市发展提供助力,相关部门需结合园林绿化发展现状的分析,积极出台《城市绿化条例》、《城市防止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管理暂行办法》、《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等政策制度。并要求相关人员以相关制度规范为参照,对城市园林绿化侵占现象进行严查管控,以此为城市绿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同时,在具体园林绿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需以科学化、精细化、精品化为标准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通过对园林绿化做细、做精来营造良好景观、生态效果,在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为人们营造更为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另外,园林绿化发展可以城市中心区域为核心,将主干道作为框架,以广场、公园等场地作为重点,以居住区、办公大厦、街头绿地作为网格进行城市绿化格局的完善构建[2]

(二)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多样化方式应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化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要想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的带来的效果,需在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以下方法形式来优化利用园林绿化:(1)结合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将城市闲置空地转化为绿地面积,并将其作为载体促进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层次化发展。对于绿地的增设,可囊括校园墙外区、主干道路等区域[3]。(2)对于公园、广场中绿化设计,可通过对硬质铺装的最大化缩减来提升绿化比率和增加植物数量。例如以下沉式绿地来取代硬质铺装,在拓展绿地面积的同时,又能发挥提升渗透效果、雨水径流控制的作用。同时,需保证园林中植物栽植符合复式要求,并通过对地被、乔木、灌木品种的多层次、多样化来促进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助力。(3)加大对透水铺装的应用力度,即以透水铺装来取代常规硬质铺装,确保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园林景观、绿化广场改造中,可通过对透水铺装的设置来促进雨水的下渗、蓄积以及回用,达到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助力城市生态化发展。

(三)重视绿地层次合理规划

作为园林绿化发展中的基础前提,绿地层次规划是否合理与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同时,海绵城市雨水留蓄能力受到绿色植被数量控制的直接影响,所以要想最大化发挥出海绵体的功能与作用,应重视绿地层次的合理规划。在实际园林绿化建设中,可将绿地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冠层滞留。绿化建设中树木冠层具有雨水滞留的能力,所以可通过增大乔木覆盖率来达到冠层滞留的目的,确保雨水留蓄效果得以提升。以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为基准,需将园林中乔木覆盖率控制在70%以上,并重视对乔木细密叶片的培养,通过提升滞留量来促进海绵城市功能的发挥[4]。(2)表土渗流。通常情况下,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受到园林绿化工程表土状态的直接影响,且与雨水疏渗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鉴于此,应该在绿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对表土疏渗状态的维持,以避免雨水在表土大量堆积而造成浪费。(3)根际滞留。即在绿化建设中需重视对植物根部的活力控制,构建契合实际需求的根际环境,以此为城市内雨水环境的协调提供助力。

(四)重视屋顶绿化设计应用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特殊组成,屋顶绿化设计可提升海绵城市效果与作用。在当前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构筑物、建筑工程为载体进行屋顶绿化设计,植物配置应结合当地实际气候环境的分析,以进一步提升屋顶绿化的景观效果同时兼顾实用性。在屋顶绿化的海绵城市结构设计过程中,可结合以下几点来加强屋顶绿化对海绵城市的贡献:第一,重视对植被层截水的控制。作为屋顶绿化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需视情况将植被层的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以保证其雨水截流效果符合海绵体建设要求。第二,土壤层截水设置。需结合对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分析,将屋顶土壤基质控制在10cm以上,已实现雨水截流深度控制在5~10mm范围内。同时,可视情况将蓄水层应用于屋顶绿化结构中,以蓄水层作为载体进行雨水资源的存储,可实现将雨水截水量控制在25~35mm范围内,可在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为海绵城市发展提供助力。

(五)重视对生物滞留池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池的建设,又可称为生物过滤器以及雨水花园,可发挥出截流水水质过滤的作用,并可作为雨水的暂存载体。在园林绿化中建设生物滞留池,主要是利用土壤、植被来构建生态化雨水净化系统,通过滞留、过滤来净化雨水。同时,生物滞留池的应用还可作为雨水传输至各治理区域的主要载体。分析其具体运行机理,主要是以水生植物、微生物为载体进行雨水的过滤与净化,通过减少污染物来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营造、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亦影响到民生的高质量生活息息相关。鉴于此,为进一步促进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需加大对园林绿化的发展与建设力度,在明确认知园林绿化发展必要性的前提下,通过设置生物滞留池、屋顶绿化设计、绿地层次合理规划、多元化绿化建设方法应用以及完善绿化建设制度体系来助力海绵城市发展,为城市发挥海绵体功能提供助力,并为城市生态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刚, 于洪波. 铁岭新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应用分析[J]. 南方农业, 2019, 13(12):2.

[2] 杨国玲. \"海绵城市\"理念在盘龙区园林绿化工作中的应用[J]. 低碳世界, 2019, 9(9):2.

[3] 杨跃贵, 王森玉. 海绵城市在市政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1, 18(28):4.

[4] 刘丽丽.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与思考[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 000(018):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