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643000
免疫组化检查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方式,在临床应用范围相对广泛,但是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可能相对陌生。那么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有什么作用呢?
1 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检查,英文为immunohistochemistry examination,是通过免疫学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原理,明确并定位组织与细胞中抗原的工作。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可通过不同类型的显色剂(同位素、金属离子、酶和荧光素)标记抗体,方便检验人员记录蛋白质、多肽等抗原信息。免疫组化检查的原理可以基于抗原与抗体高度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充分提取细胞或组织中的化学物质,将其作为半抗原或抗原,移植到免疫动物身上,经过培育,获得特异性抗体,后续以这类抗体为基准,完成细胞与组织中同类抗原的探测工作。鉴于抗原和抗体复合物本身无色,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录有关信息,会基于化学反应,在其中加入显色剂,帮助区分抗原抗体结合位置的颜色,完成定性和定量的工作。
当前临床免疫组化检查,总共可分成以下几类,具体而言,依照标记物质种类,包括胶体金、铁蛋白、酶、放射性同位素(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荧光染料等,可用免疫金银法、免疫酶标法、放射免疫法和免疫荧光法进行区分。依照结合方式的差异,大致包含聚合物链接、亲和连接、抗原-抗体结合等方法。即用型二步发即为常用的聚合物链接法,对内源性生物素含量较高的组织抗原检测工作适用性较强。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是常见的亲和连接方法,以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相对常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即为常见的抗原-抗体结合法。
2 几种常见的免疫组化检查法
2.1 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发展焦躁,可将荧光素在已知抗体上标记,将已知抗体当作探针,完成对细胞、组织中有关抗原的检查。检查人员可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在光源照射下,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荧光素会发出荧光,进而作为特定抗原的定位依据。后续统计荧光数量和强度,也可帮助完成定量分析。
2.2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顾名思义,其标记物为胶体金,而胶体金本质上属于特殊的金属颗粒。胶体金吸附蛋白速度较快,稳定性较好,而且不会影响蛋白生物学活性。再用胶体金标记抗体或其他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将其当做探针对细胞或组织抗原进行定位,辅助完成定性或定量检查工作。免疫胶体金技术对应用光镜检查的情况适用性较强,同时也能够适应免疫电镜单标记与多标记定位。
2.3 免疫酶标法
免疫酶标法在上世纪60年代初现端倪,是在免疫荧光法之后发展的重要免疫组化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酶完成细胞与组织抗体的标记,向细胞核组织中加入酶底物,底物后续会生成具备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或不溶性产物,颜色也会变化,以增加识别度,借助电镜或光镜,可以有效定位细胞表面与内部抗原成分。免疫酶标法在当前免疫组化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究其原因,是因为可有效提高对比度,定位准确性较强,染色过后的标本经过长时间保存也不会变质。
3 免疫组化检查有什么作用?
第一,可明确细胞类型。免疫组化检查可借助特异性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完成抗原成分的标记,明确细胞类型。举例来说,角蛋白属于上皮性标记,降钙素抗体可用于标记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可用于标记甲状腺滤泡型癌。诸如树突状网织细胞、黑色素细胞等不易被发现和辨认,通过S-100蛋白等便能够方便辨认。
第二,帮助辨认细胞产物。若抗体制备原料为细胞产物,则可用于特殊标记有关产物。举例来说,人体一些内分泌细胞会生成各类激素,可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完成标记,进而方便区分不同内分泌肿瘤的类别和功能,并完成分泌异位激素肿瘤的检测工作。
第三,明渠细胞和组织分化程度。一些标记物分布部位都是确定的,举例来说,上皮细胞膜抗原通常会在细胞膜上着色,但差分化乳癌胞浆中也有一定概率产生阳性颗粒。角蛋白的分化程度同样也会影响含量,如果处于未分化,或低分化状态下,则染色效果通常不明显。
第四,辨认微小转移病灶。一些恶性肿瘤的早期转移现象不甚明显,不容易和淋巴结内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情况进行区分,尽管常规病理诊断可辨别肿瘤的良恶性,但是也无助于区分细胞情况。免疫组化检查刚好可以弥补这一劣势,可作为辨别原发肿瘤的重要依据。
第五,明确肿瘤分期。常规病理诊断可能无法判断肿瘤分期,但是免疫组化检查则可以达到目的。举例来说,可通过粘连蛋白单克隆抗体,明确基底膜主要成分,若发现上皮性癌有突破基底膜现象,则可说明癌症为浸润癌。此外,通过凝集素等,同样可发现淋巴管和血管都是否存在浸润肿瘤的现象。
第六,帮助完成疾病分类与诊断。肾小球肾炎、皮肤病等可能和人体免疫功能高度相关,因此免疫组化检查能够有效检测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