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分析

隋宝勇 ,韩雪冰

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以此帮助医院改进后续工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近两年400份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研究。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未实施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设置为对照组(n=200),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实施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设置为实验组(n=200)。记录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实施前后处方不合理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200份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39份,占比为19.50%,实验组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共计有7份不合理处方,占比为3.50%,组间处方不合理率相关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规范、药名不对或是不完整、适应证不对应等。结论: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处方不合理率。

关键词: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分析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临床上接受第二类精神药品治疗的患者人数在逐渐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精神药品长期服用有可能出现耐受性和依赖性,应实施特殊管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较为松懈,处方并不能得到细致严格的审核,处方不合理率较高,会影响患者病情治疗和控制的效果,甚至会造成一些不良事件的出现。当前形势下,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以期能够为医院优化调整后续工作提供一些帮助。选择近两年400份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来完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实验,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400份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对本次实验的内容、流程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前后所选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基本信息相关数据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未实施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设置为对照组(n=200),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实施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设置为实验组(n=200)。在本次实验开展过程中,研究人员应明确《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依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依据《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开展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信息,如实填写患者住院号、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信息。在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中,应核对处方中药物规格与名称是否标准,及时指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处方中涉及的药物剂量应在一周常用量以内,对于慢性病患者可以将药物剂量控制在两周常用量以内,如存在特殊情况,并在处方中加以说明。在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中,应对处方中药物的用法用量进行检查,确保用法用量的合理性。另外,处方医师签名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同时为同一个患者开具不同处方的情况、单位剂量是否规范等问题也属于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的内容。医院应依据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的结果对医师实施处罚,督促医师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不断提高处方的合理性。

1.3判断标准

记录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实施前后处方不合理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对本次实验中涉及的处方不合理率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次实验涉及的计数资料处方不合理率使用百分比进行指代,本次实验涉及的计量资料通过标准差(±)加以指代,对应数据的检验使用X2及t。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差异是不容忽视的,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1]

2、结果

2.1两组不合理处方出现情况

对照组所选200份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39份,占比为19.50%,实验组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共计有7份不合理处方,占比为3.50%,组间处方不合理率相关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 1 两组不合理处方出现情况

组别

份数(份)

不合理处方份数(n)

处方不合理率(%)

对照组

200

39

19.50

实验组

200

7

3.50

X2

-

-

6.821

P值

-

-

p<0.05

2.2不合理处方具体表现

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规范、药名不对或是不完整、适应证不对应等。详细情况见表2。

表 2 不合理处方具体表现

组别

不合理处方份数(份)

用法用量不规范[n(%)]

药名不对或是不完整[n(%)]

适应证不对应[n(%)]

签名不规范[n(%)]

对照组

39

11(28.21)

9(23.08)

6(15.38)

13(33.33)

实验组

7

2(28.57)

1(14.29)

1(14.29)

3(42.86)

3、讨论

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包括咖啡因、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其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耐受性及依赖性,需要接受特殊管理[2]。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部分医院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较为松懈,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水平较低,这种情况下,处方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会影响疾病治疗和控制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当前形势下,民众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如何强化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为当前医院面临的突出难题。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要求医院以《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加强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规范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以此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共计400份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参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以此帮助医院提高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理率[3]。对本次实验进行分析,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实施前后处方不合理率相关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成效显著。

本次实验表明,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在降低处方不合理率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医院应充分认识到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管理的作用,并积极在工作中进行实践。针对高年资医师接受程度低、第二类精神药品最小包装量过大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继续强化药品管理,以此不断提高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理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所选研究对象人数有限,且实验流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实验仍需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朱瑛.我院门诊药房2019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用药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

[2]王勇,路明亮,罗廷华,等.某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0,17(6):4.

[3]覃伟杰,韦平原,黎奕炼.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