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中医针灸联合理疗康复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唐海峰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易州镇中心卫生院 , 河北 保定 074200

摘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各项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针灸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然而,现有的针灸医疗模式存在不足,如针灸服务模式单一,患者对针灸的认识有限,多种疗法的益处减少,针灸设备和设施相对落后,临床研究缺乏高质量的针灸证据、指南和标准。预计未来的针灸服务模式,将从扩大针灸流行病、扩大特色针灸技术应用、加强针灸普及、促进针灸治疗研发等方面入手。设备设施,加强针灸人才培养,提高针灸科研能力。

关键词:针灸;医疗服务模式;针灸特色技术;人才培养


1 引言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治疗、保健、预防为一体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话语权、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术领域之一。位置。针灸的适应症范围很广。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针灸适宜病种研究,现代针灸病谱已达519种;对14125名住院患者进行检查分析,针灸门诊有368种适宜病种,最常见病种57种,常见病种60种。针灸中心适宜病种252种,常见病种25种,常见病种28种。然而,在临床实践中,80%的患者使用针灸进行诊断和治疗只关注20多种疾病(<10%的针灸疾病谱中最常见的疾病)。这是因为它与现代针灸医疗模式的弊端有着重要的关系。下面就限制现代针灸医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因素进行评述,并探讨其可能的改进思路。


2 制约现代针灸临床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的因素

2.1针灸服务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中医院基本将临床疾病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肛肠科”等科室。这种学科划分的形式决定了以“病”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的绩效模式。患者来院就诊时,首先就诊或转诊到相关疾病科室。“针灸科”是分为“治疗方法”的科室。如今以“病”为核心的单一服务模式严重缩小了针灸的临床应用,许多针灸治疗效果好的疾病被转移到其他科室,阻碍了针灸的应用。此外,临床科室大多偏爱药物治疗,这不仅增加了药物性危害的风险,而且从长远来看,也跟不上医改新政“控药比”。

2.2患者对针灸认知有限

近年来,针对大众针灸意识现状的一系列调查表明,普通民众的针灸意识主要来自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尽管对针灸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大多数人仍然拒绝针灸治疗。主要原因如下:(1)公众对针灸的适宜疾病认识不足,一般人群对针灸的认识主要限于疼痛症状、中风康复、面瘫等,针灸可治疗内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各学科缺乏一般疾病意识。(2)心理上的担忧,如害怕疼痛,不安全感,害怕感染,怀疑疗效,环境恶劣。

2.3多种疗法配合应用优势淡化

结合不同的针灸功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广泛采用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多因素复杂疾病的长期连续治疗,达到缩短疗程、提高治愈效果、节约医疗资源的目的。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针灸师工作量大、收治患者数量多、劳动力短缺、有些治疗时间长、诊疗环境有限,如艾灸排烟设备缺乏,小针刀、长圆针等无菌手术设施缺乏。技术被鄙视。但单一针灸治疗限制了针灸适应症的扩大和治愈效果的提高。

2.4针灸装备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临床上相对落后的针灸设备设施主要表现在:针灸床、针灸椅的原始简陋,不能满足临床各种针灸位置的需要;艾灸烟雾处理不当,刺络出血,造成环境污染;灸温不能控制,温热的针灸柱跌落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反复用针可能引起感染。这种相对落后的针灸器具和设施,不仅影响针灸功能的实现和疗效的提高,也影响针灸服务质量的提高。


3现代针灸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的思考

3.1扩大针灸服务范围,走出针灸科

改革以“针灸”为单位的医疗服务模式,走出针灸科,需要针药结合、针灸结合、多种特色疗法相结合,采取“针灸”的服务模式”,打破针灸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相互搏斗的治疗格局,充分发挥针灸“治疗范围广、治疗方法多、临床疗效显着”的优势,努力树立“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针灸特色与技术水平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3.2加强针灸的科普

想法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在针灸科普工作方面,多层次考虑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针对企事业单位、团体客户、社区学校等不同受众,采用义诊、科普方式讲座、科普光盘、科普书籍等,提高公众对针灸的认识。在科普内容上,她注重学术与科普、趣味与专业的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再利用简单、易懂、易描述的图像、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弥补了过于专业和难词的缺点。重点探索针灸科普内容,如疾病治疗与保健、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等。

3.3针灸装备设施的研发与应用

目前,中药针灸器具具有变种多、种类多、应用领域广的特点,但同时此类产品也面临着整体应用技术含量低、更新换代缓慢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进一步加强针灸设备设施的创新和研发,是针灸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4提高针灸科研能力

在针灸研究方面,近年来,国内针灸研究人员采用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开展了针灸治疗顽固性便秘、压力性尿失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研究,临床观察4000余例。已完成并取得了可靠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在国际首个内科研究杂志《美国内科》上的“电针治疗难治性功能性便秘和随机对照试验”和“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漏,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医学年鉴》和标志着我国针灸临床研究新局面的四大国际医学期刊《JAMA》。


结论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刻改革和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和规划文件的相继出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大好机遇。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现有的针灸临床服务模式并不能满足针灸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针灸医疗服务模式,针灸临床、科研和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针灸的科学价值和遗传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针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充分体现中医针灸易懂的优势,积极推动针灸在中医领域的发展,让中医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章薇,娄必丹,李金香,石文英,刘小娟,唐健,陈成,刘民权,曹洋.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J]. 康复学报,2021,31(06):437-447.

[2]高杨阳,吴琛,耿久军,赵玉茜,王晓旭,王京芳. 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02):22-27.

[3]刘存志.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病针灸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以血管性痴呆为例[J]. 康复学报,2022,32(02):95-99.

[4]吴碧雯,杨小勇.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系统评价[J]. 新中医,2022,54(09):15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