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神经重症医学科,163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在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肠外营养治疗以及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D3+、CD4+、CD8+以及sIgA指标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提升,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促进,该治疗措施应用意义良好,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效果
神经重症患者往往存在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患者胃肠功能也进一步下降,同时患者也会由于意识障碍等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使其无法自主进食,机体代谢逐渐发生紊乱。如若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则能够稳定患者机体的能量消耗,保障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情况减缓,避免营养不良等症状加重[1]。营养支持方式主要包括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本次研究之中主要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探究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参照组患者之中包含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3.65±3.94)岁;研究组患者之中包含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3.72±3.7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神经重症抢救治疗。参照组患者在入院的24小时之内后为患者应用外周静脉或是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主要给予患者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水溶性及脂溶性的维生素,以及电解质、胰岛素等各种营养素,依照合适的比例来进行配置,之后再将其加入到营养袋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肠内营养支持,依据患者胃肠道恢复情况,逐渐降低肠外营养物质摄入量,并加强肠内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总热量在第4d达到目标量,即 25 kcal/(kg·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通过细胞仪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以及sIgA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无序分类资料以(±s)、%表示,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二、结果
2.1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 |||||||||
组别 | 例数 | 物质生活 | 躯体功能 | 心理功能 | 社会功能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 | 51 | 73.54±5.11 | 94.52±5.44 | 75.24±6.45 | 95.76±7.75 | 71.58±4.42 | 92.88±3.45 | 76.98±5.94 | 92.17±3.84 |
参照组 | 51 | 73.15±6.45 | 84.25±3.75 | 75.76±9.21 | 84.67±5.51 | 71.47±6.72 | 81.47±7.72 | 77.11±3.41 | 86.85±4.37 |
- | 0.338 | 11.100 | 0.330 | 8.329 | 0.098 | 9.636 | 0.136 | 6.531 | |
P | - | 0.736 | 0.000 | 0.742 | 0.000 | 0.922 | 0.000 | 0.892 | 0.000 |
2.2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s) | |||||||||
组别 | 例数 | CD3+(%) | CD4+(%) | CD8+(%) | sIgA(n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 | 51 | 54.44±4.32 | 68.74±5.20 | 30.07±3.81 | 43.75±4.23 | 1.33±0.31 | 1.85±0.37 | 16.03±3.32 | 26.45±3.62 |
参照组 | 51 | 54.36±4.25 | 60.38±5.02 | 30.16±3.76 | 38.62±3.82 | 1.35±0.27 | 1.59±0.30 | 15.87±3.24 | 20.07±3.38 |
- | 0.094 | 8.260 | 0.120 | 6.428 | 0.347 | 3.898 | 0.246 | 9.200 | |
P | - | 0.925 | 0.000 | 0.905 | 0.000 | 0.729 | 0.000 | 0.806 | 0.000 |
三、讨论
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等自主神经调节中枢多存在功能紊乱现象,患者机体会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等物质,在提升机体代谢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增加能量的消耗。且患者短时间内无法经口进食,营养不良情况较为明显,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患者呼吸肌力逐渐下降,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2]。因而为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积极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是较为重要的治疗措施。
本次研究之中主要给予参照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并与研究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更好地加强机体肠道的免疫功能。肠内营养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地谷氨酰胺及膳食纤维,更好地纠正营养不良现象,且肠内营养支持更利于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好地增强患者的肠内菌群分布比例,有效预防细菌或是毒素的移位,更好地保障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肠粘膜营养吸收率相对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微生物繁殖,避免肠源性感染[3]。sIgA作为活化B淋巴细胞分泌的体液免疫反应的效应物质,能够充分抑制细菌在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有效保障患者肠粘膜,使得局部免疫作用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为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保障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患者预后效果良好,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该治疗方式应用意义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锡泉,农勇军,覃善都.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2,8(03):21-25.
[2]王国平,方圆,姚侃.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1):1738-1739.
[3]王庆玺,郭闻师.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4):2943-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