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2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引起CD4 T淋巴细胞不断下降造成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长期腹泻是该类患者主要的指征性疾病和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临床中,较多艾滋病患者出现长期腹泻,通过大便涂片、培养、肠镜活检的各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致病菌,无法用病原菌感染导致腹泻解释,临床治疗较棘手,无法根治,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①自责恐惧:艾滋病患者自从患病以来,始终处于自责以及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精神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的因医疗负担而产生的负担感以及愧疚感,同时,还会十分害怕死亡。②悲观抑郁:艾滋病患者自从得知自己患病,始终会出现沉默寡言、长期呆滞、敏感抑郁,并会讨厌和其他人进行社交活动。既害怕患者自身因为害怕患艾滋病,而受到其他人以及家人的异样眼光,同时,还需要担心艾滋病无法治愈,对自己的生命造成威胁。此时患者的心理是格外脆弱的,容易受到其他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言语、表情的影响,加重心理负担,若患者这种感觉十分强烈,则会产生轻生想法。③冲动偏激:艾滋病患者从潜意识下就会认为自身患病是其他人所造成的,在艾滋病的沉重治疗负担下以及严重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做好自我控制,容易产生怒骂、暴露等冲动性行为,若情况严重,则会产生某些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比如:殴打医务人员,甚至是贩毒、吸毒。④消极应对:艾滋病患者会出现消极怠日,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愿意接受治疗,也不愿意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绝望,表示自己无需治疗,也没有治疗的必要。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以此为根据,对患者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每次复诊时,需要和患者做好沟通,尽可能的将患者遇到的生活难题以及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对患者的情绪变化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且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持热情的态度以及和蔼的语气和患者沟通,不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歧视,并且鼓励患者接受现实,做好积极治疗,同时需要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撑。②疾病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做好道德教育,并且告知患者规范行为的重要性,同时,要求患者严禁摄入毒品、进口血液制品等,并且如果感染艾滋病的为女性患者,要求其避免妊娠,如果已经受孕,则需要终止妊娠,将母婴传播途径切断,如果患者不愿终止妊娠,则告知其感染风险,并且提供母婴阻断疗法的相关知识以及条件,要求患者坚持作抗病毒治疗,强调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以及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③和患者建立护患信任关系:患者在院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并对患者的合理性诉求耐心听取,获取患者的好感以及信任感,医护人员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时,需要和对待其他患者一致,保持一视同仁,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以及理解。另外,在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时,需要合理通过恰当的肢体语言对患者展开动力支持,使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大大提升。④积极主动沟通:首先,需要对患者展开解释性沟通,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通过合适的话术以及沟通技巧给患者讲解艾滋病的引发、治疗等知识,若患者存在疑问,则需要耐心解答,尽可能做到有问必答;其次,做好鼓励性沟通,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过程中,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将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心理负担进行安抚,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治疗的依从性,形成乐观的身心状态。另外,若条件允许,医护人员可以组织患者适当开展团体活动,促使患者和其他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打开患者心扉,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④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予以尊重:因为艾滋病十分特殊,所以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时,会有所隐瞒,不愿意被他人指导,故医护人员需要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并保持尊重,保证不向其他人透露患者的病情,禁止在私下议论患者的病因。除此之外,和患者的日常沟通过程中,注意用词,防止伤害到患者的自尊心,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⑤呼吁社会人士关心患者:除了医护人员的关怀以及支持意外,患者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其患者家庭方面的理解以及关怀。故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要求患者家属不用另类眼光看待患者,并通过拉家常、陪同散步、回忆美好往事等方法,给予患者心理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进而使患者的治疗信心不断增加,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优化,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⑥其他护理:为患者做好用药指导,通过同伴教员的方式做好病友监督工作,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需要由其家属监督用药,对患者反复做服药依从性教育,如果患者的病情好转,则需要做饮食教育,要求患者多以蛋白、热量、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比如:鸡蛋、瘦肉、瓜果蔬菜等。另外,还需要对患者作定期电话随访以及上门随访,指导患者养生,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需要做适当有氧运动,提升体魄。

有效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期间,给患者带来全程关爱护理管理。在治疗、查房以及护理时,可以和患者主动沟通,尊重患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做好动态护理,同时,做好病友沟通,亲属支持,可以避免患者产生自卑、孤独感,提升其治疗信心。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作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最后,通过强化饮食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摄入足够营养,提升机体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