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疗效

陈建雄

景泰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 甘肃白银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其中行开腹手术15例患者(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5例(试验组)。比较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结果:两组疗效相当,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安全性

急性胆囊炎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患者普遍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表现[1]。急性胆囊炎的基本病因包括胆结石,胆结石的刺激引起胆囊黏膜损伤,发生细菌感染,或者出现胆囊管堵塞,均会引发急性胆囊炎[2]。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主要手段,可以采取开腹手术、微创手术。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不佳,应用限制大[3]。微创手术近年来临床应用增多,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同时减少了手术对人体的创伤应激,应用价值高[4]。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比较,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3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5-69岁,平均(52.64±2.11)岁;结石最大直径1.5-3.1cm,平均(2.35±0.34)cm;体重指数21-25kg/㎡,平均(23.11±0.21)kg/㎡。试验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35-68岁,平均(52.63±2.10)岁;结石最大直径1.5-3.0cm,平均(2.33±0.33)cm;体重指数21-25kg/㎡,平均(23.09±0.20)kg/㎡。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经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结石;(2)生命体征平稳;(3)无腹部手术史;(4)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手术或麻醉禁忌;(4)既往腹部手术史;(5)凝血功能障碍;(6)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行开腹手术。对患者全身麻醉,做5cm左右手术切口于右上腹腹直肌,钝性分离腹直肌,结扎胆囊。使用电刀在胆囊底部进行游离,游离至胆囊管,将其切除。取出胆囊,双重结扎残端。电凝胆囊周围浆膜缘,放置纱条在胆囊床上并观察2min,无血迹、胆液情况下逐层关闭腹部。

1.2.2试验组

   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实施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头高脚低仰卧位,躯干左倾。在患者脐部做小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在剑突下、右侧肋缘各做1个切口作为探查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胆囊及周边,指导手术器械剥离炎症胆囊,进行电凝止血。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并取出,观察渗液情况。置入引流管,打开胆囊颈部,解剖Calot三角,游离胆囊管、夹闭。无渗液、出血,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比较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1)疗效:与术前比较,术后3d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炎症消退,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视为治愈。炎症基本消退,指标基本正常,视为显效。炎症及指标改善70%以上,视为有效。炎症未减轻,或者加重,视为无效。(2)手术指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3)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应用(±s),计数资料表示应用(n、%),使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两组疗效相当,P>0.05。见表1。

表 1 疗效[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试验组(n=15)

10(66.67)

3(20.00)

2(13.33)

0(0.00)

15(100.00)

对照组(n=15)

9(60.00)

4(26.67)

1(6.67)

1(6.67)

14(93.33)

χ2

-

-

-

-

1.034

P

-

-

-

-

0.309

2.2 手术指标

   试验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好,P<0.05。见表2。

2 手术指标(±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h)

引流时间(h)

住院时间(d)

试验组

(n=15)

56.21±3.11

70.22±11.05

26.45±5.12

24.01±1.01

6.24±1.01

对照组

(n=15)

80.34±4.33

96.34±10.64

34.78±6.28

30.35±2.48

8.78±1.24

t

17.530

6.595

3.982

9.170

6.1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并发症

3 并发症[n(%)]

组别

切口感染

胆漏

出血

发生率

试验组(n=15)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n=15)

1(6.67)

1(6.67)

2(13.33)

4(26.67)

χ2

-

-

-

4.615

P

-

-

-

0.032

3讨论

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发病率很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需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手术方案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首选方案,通过传统开腹手术、微创手术对患者胆囊进行切除,消除炎症,改善症状与体征[5]。不同术式的适用情况不同,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上有一定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本次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无显著差异,提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中效果相当。分析原因: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都具备较高的手术技术水平,经验丰富,在手术操作方面精细化高,能够完整切除胆囊,手术整体效果理想[6]。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提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分析原因: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术野虽然没有开腹手术好,但是能够满足手术操作的基础需求,手术切口小,给患者造成的机体刺激轻微,手术操作引起的创伤应激小[7]。另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引起的疼痛轻微,对患者影响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8]。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有很高安全性,患者不容易发生并发症。分析原因: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微,给患者造成的应激刺激小,有助于炎症消退。切口小容易愈合,不容易感染。引流管留置时间短,能够避免感染。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效果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朱永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9):37-38+89.

[2]彭成城,欧阳文,龚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3):172-173.

[3]张岩,郑玉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11):902-904.

[4]杨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0):1315-1316.

[5]乔永启.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49-51+55.

[6]钱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2):140-141.

[7]周鸣剑.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效果[J].系统医学,2019,4(20):101-103.

[8]曾玉斌,方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