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女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3

在读女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刘丽玲,王燕,黄晓婷,唐亮亮,赵峰英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福建 福州 350005

【摘要】目的 探讨在读女研究生在面临即将就业前对于就业形势压力下的态度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资料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福州市三所高校(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100名在读女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调查显示在读女研究生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情况,占调查人群的79%。(2)医学院校在读女研究生更赞同就业难的看法,且面临压力时更多采取消极应对(P<0.05)。 结论 就业的压力可能对在读女研究生的心理及行为应对产生消极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关键词】 在读女研究生  就业压力 应对方式

基金项目:福建医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6FN01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8L3007);福建省2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随访管理平台(TW-2018P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级护理专项创新研究项目(2022FY-HZ-03)

目前研究生群体是很多高校的就业主体和重点。而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趋势。统计数字显示,研究生的平均供需比逐年下降,其就业压力正逐渐突显[1]。女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主要包括工作性质、生育对就业的影响、生育后女性就业歧视、就业自信心等。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是指在就业过程中因为众多诸如专业不对口、竞争力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等外在因素与个人内在心理因素交织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应对方式则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2]。就业形势越严峻,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越大,再加之医学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专一性和狭窄性,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就业压力越来越大[3]。而在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很多研究已经表明[4-5]培养积极健康的压力应对方式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福州市三所高校(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100名在读女性研究生。入组标准:全日制在读女研究生,未婚未育。排除标准:在职、已婚或已育的女研究生。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被调查者以无记名的方式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02份,其中有2份填写中途退出,未填写问卷部分>20%,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1.3研究方式: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部分多选题采用排序题的方式来探讨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多因素分析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研究工具:自制基本资料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1.4.1基本资料问卷:调查就业压力情况。主要包括工作性质、就业竞争、二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女性就业歧视、就业自信心等。

1.4.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6]:为自评式问卷,共20个条目,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能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措施,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积极应对评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消极应对评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越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问卷信度、效度较理想。

2.结果

表1  女研究生就业压力调查

全部院校

非医学院校

医学院校

P

选择工作优先考虑的因素

工作所在地域

71(71.00%)

20(74.07%)

51(69.86%)

0.684

工作薪酬与福利

80(80.00%)

21(77.78%)

59(80.82%)

0.739

工作单位的性质

27(27.00%)

14(51.85%)

13(17.8%)

*0.001

个人发展前景

57(57.00%)

20(74.07%)

37(50.68%)

*0.036

工作压力和风险

38(38.00%)

10(37.04%)

28(38.36%)

0.905

工作内容是否喜欢

47(47.00%)

15(55.56%)

32(43.84%)

0.302

是否满足家庭期望

13(13.00%)

2(7.41%)

11(15.07%)

0.317

理想的工作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34(34.00%)

4(14.81%)

30(41.10%)

*0.014

外资企业

11(11.00%)

5(18.52%)

6(8.22%)

0.147

事业单位

34(34.00%)

12(44.44%)

22(30.14%)

0.184

政府部门

2(2.00%)

1(3.70%)

1(1.37%)

0.464

民营企业

19(19.00%)

5(18.52%)

14(19.18%)

0.941

如何看待专业对口

专业对口需求

2.090±0.452

2.410±0.572

1.970±0.332

*0.000

求职中遇到最大的问题

专业冷门

7(7.00%)

3(11.11%)

4(5.48%)

0.408

就业竞争大

79(79.00%)

17(62.96%)

62(84.93%)

*0.041

缺少社会关系

6(6.00%)

3(11.11%)

3(4.11%)

0.296

性别歧视

5(5.00%)

3(11.11%)

2(2.74%)

0.204

其他

3(3.00%)

1(3.70%)

2(2.74%)

0.818

对就业难的看法

同意

43(43.00%)

5(18.52%)

38(52.08%)

*0.001

不同意

21(21.00%)

13(48.15%)

8(10.96%)

*0.001

中立

36(36.00%)

9(33.33%)

27(36.99%)

0.738

二胎政策加重女性就业歧视的可能性

2.090±0.975

2.444±1.281

1.959±0.807

*0.026

实施二胎政策是否会加大女性求职难度

1.490±0.823

1.630±0.926

1.438±0.781

0.304

毕业后找工作的信心

2.620±0.930

2.150±0.770

2.790±0.927

*0.002

压力应对方式得分

积极应对

24.390±4.526

26.741±6.443

23.521±3.215

*0.001

消极应对

8.890±2.486

8.074±3.198

9.192±2.113

*0.045

2.1女研究生择业时优先考虑工作所在地及工作薪酬福利

女研究生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工作所在地域以及工作薪酬与福利。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相比,在择业时优先考虑工作性质和考虑个人发展前景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选择工作优先考虑工作单位性质上,医学院校女研究生占17.8%,非医学院校占51.9%。在考虑个人发展前景上,医学院校占50.7%,非医学院校占74.1%。

2.2女研究生择业时偏好选择稳定的工作单位

女研究生在择业时,理想的工作单位性质大多选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各占34%,而且国有企业对医学院校的女研究生更具有吸引力(P<0.05)。这表明女研究生更倾向于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单位。

2.3女研究生找工作的信心均较足

调查显示,89%女研究生对自己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就业还是有信心的,信心不足和没有信心的占少数,总体上较有信心。而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相比,非医学院校对毕业后找工作的信心更足(P<0.05)。

2.4面对压力医学院校的女研究生更趋向于消极应对方式

针对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女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信心程度的不同,所采取的的应对方式也是不同的,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由表2得知,校正年级因素,与非医科院校相比,医科院校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多的采用消极应对(β =1.120, 95% CI = 0.018-              2.222, P=0.046)而非积极应对(β = -3.137, 95% CI = -5.062--1.212, P=0.002)。

Figure 3

表2  在读女研究生应对就业压力多因素分析

β

标准误差

标准化β系数

 P

95%置信区间

积极应对

(常量)

25.510

1.246

0.000

23.036

27.984

医学院校

-3.137

0.970

-0.309

0.002

-5.062

-1.212

年级

0.692

0.525

0.126

0.190

-0.349

1.733

消极应对

(常量)

8.041

0.714

0.000

6.625

9.458

医学院校

1.120

0.555

0.201

0.046

0.018

2.222

年级

0.018

0.300

0.006

0.951

-0.578

0.615

  1. 讨论

3.1女研究生就业压力原因分析

3.1.1女研究生与工作单位就业需求间存在差异

在社会传统的影响下,女研究生选择就业往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7],理想的工作单位多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工作部门,缺乏与研究生能力相匹配的具有更多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好单位的门槛也不断提高,学历之外也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工作也更富有挑战性,与女研究生追求稳定的心理相矛盾,供需间的不平衡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3.1.2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间存在差异

无论是医学类院校,还是非医学类院校,女研究生均认为二胎政策可能会加大女性就业歧视,增加求职难度,加重就业难的问题,但仅有少数人愿意接受事实,大多数表示长远看不会降低就业门槛或标准,会通过跳槽或者法律武器解决相关问题。而与之相反的是,面对压力时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措施,表现出自我评价与自身真实能力的不匹配,大多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10]

3.2女研究生就业压力应对对策建议

3.2.1宏观调控,实现公平竞争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尤为重要,性别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是政府维持社会稳定与公平的重要组成。所以必须对相关的法律加以补充调整,建立平等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观念,给予女性生育贡献应有的尊重,不能只顾自身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的整体利益[11]

3.2.2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女研究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盲目自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意识有选择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慢慢树立自主择业的意识和信心。

3.2.3面对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努力拓宽知识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丢掉“精英”意识,改变“就高不就低”的传统观念,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职场的挑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

参考文献

[1]王丹平,张建兵.新形式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2):85-87

[2]张明明. 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王云霞,徐爱萍.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06):454-455.

[4]滕树元,闻明晶,刘蕾.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与就业压力关系分析[J].现代交际,2018(02):56+55.

[5]于丹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7):58-64.

[6]解亚宁.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2):53-54.

[7]刘化.女研究生就业困境与出路问题分析[J].学理论,2014,(21):52-53.

[8]胡玮.女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5):189-190.

[9]鲍琳辉 张健 张文娟.医学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2).

[10]穆光锐.当今医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4,(13):61-61.

[11]邱润森.中国劳动力市场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6(21):67-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