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职业学院 河南南阳 474550
摘要: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价值内涵以及文化价值魅力,是中国历史文化乃至世界医学文化的珍贵遗宝。在新时代,张仲景中医文化的创造性、继承性、地域性以及价值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为此,我们应重新审视张仲景中医文化的价值内涵,找出进步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措施,通过加强政策引领,推动文旅品融合,构建产教体系等途径,为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穿透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张仲景文化;文化价值;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南阳文化
Research on Zhang zhongjing Cultural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wen lǚ lin
Nanyang vocational college, Henan Nanyang ,474550
Abstract: zhang zhongjing culture in our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valu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m and cultural value, is the precious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even the world medical culture treasure. In the new era, zhang zhongjing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ional and value has been further embodiment. To this end, we should rethink the value of zhang zhongjing medical culture connotation, find out the progress,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by strengthening the policy guide, promote tour product integration, build the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o zhang zhongj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basis, further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the penetration and influence.
Keywords:Zhang zhongjing culture; Cultural value;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Nanyang culture
前言
在中医药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文化一直是学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在新时代,研究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厘清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脉络,能够进一步找出医圣对社会、对人类、对医学、对历史所带来的多重重要价值,能够为学界和业界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同时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积累更多的认知元素和文化价值判断。
作为南阳地区的人文根脉,张仲景文化在当地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也被后人称之为“医圣”。张仲景所创造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传承一千多年,被称为中医药的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圣书。而位于南阳地区的“圣祠”也是中国仅有世界唯一的医药类历史名人祠堂。可以说,张仲景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载体,也是南阳地区地标文物的典型代表。这些年,以弘仲景敬文化,传承大医精神的活动在中原地区火热开展,为大众提供了展示、弘扬张仲景中医文化的平台,有力的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在以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力量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原中医药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管部门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显著成效,以河南南阳医圣祠、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医圣苑、张仲景展览馆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提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大力支持,这也为新时代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一、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解读
(一)历史人文价值
张仲景,东汉南阳人,东汉后期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名震中外,流传千古,为后人尊称为“方书鼻祖”,为万世医宗,为医中之圣。张仲景医圣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是中华文化强大的实力所在。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具有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民族,才能够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和支持。迄今为止,张仲景医圣文化历经一千八百多年,传承至今。在经历漫长的历史中,对我国整个中医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不仅具有科学的辩证论治思想以及崇高的医德文化,同时还富含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已经成为中医学和灵魂和文化学的精髓。
(二)生命科学价值
张仲景被世人誉为“医中之圣”,这得益于张仲景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和为民解救疾苦的精神风范,时至今日,张仲景依然被后人敬仰和推崇,而他所编著的伤寒杂病论。无论是在理论性还是实践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奠定了中医临床,诊疗医学的基础。同时,在中药方剂治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可以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实践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动力。
(三)哲学指导价值
《伤伤寒杂病论》在中医临床治疗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指导作用,它借助中国阴阳、五行、六经、八纲哲学辨证思想体系,缔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成为了后人万世景仰的医学巨著。在哲学领域,《伤寒杂病论》不仅具有非凡的思辨指导价值,同时还富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
(四)国粹珍稀价值
中医和武术、京剧、书法被视为为中华文明文化的四大国粹。中医之所以被誉为国粹,是因为中医富含了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文化。在古代,张仲景救死扶伤,心系天下,济世活人,因此被人们所敬仰,也被世人称之为“医圣”。他高尚的品德,象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彰显了民族文化,因此被后人所敬仰和推崇,至今依然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五)民间艺术价值
作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在民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他因此也被万民所景仰和推崇。在民间,对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表达形式种类繁多,例如在南阳地区,每年都会举办纪念医圣张仲景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通过曲艺演唱、求医问药、文化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表演形式,表达了对“医圣”的纪念和崇敬,这些活动不仅深受民众的喜欢,也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价值,集中的体现了张仲景文化的精髓。如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张仲景中医药文化活动,已成为南阳乃至中原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这种文化活动具有民俗性、自发性、特色文化性以及广泛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后人传承、保护和继承。鉴于张仲景在我国中医药学及中医药文化学中的特殊地位,他本人以及著作成为了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鲜明旗帜,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促进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振兴。
(六)经典认知价值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学巨著,具有重要的经典意义。一方面伤,《伤寒杂病论》所阐述的问题和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对于现代中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该著作所富含的思维方式深刻的体现了我国文化的传统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伤寒杂病论》凭借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后人所代代相传。如今,当我们再次品读“医圣”的这部经典著作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它对于历史、医学、文化的深刻解读和还原。这种经典的认知价值,代表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延续文化的精神支撑和生命依托。
二、新时代弘扬、发展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中医药文化传承有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
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它不仅富含了深刻的哲学智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中依据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所提炼出的文化财富。新时代,中医药文化是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领和重要依据,不仅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过程中体现着重要的作用,也在世界医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力的推动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
(一)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能够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宝贵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文化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国家而言,如果没有文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那么它的繁荣富强与和谐稳定就无从说起。中医药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他进行大力弘扬和创新发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发展历史,让学生在接触中医药文化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能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
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是中药事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目前,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就需要中医药产业牢牢把握住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不断赋能,满足广大群众对健康的美好期待。
(三)有助于中医药实现创新转化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中医药领域,他同时还体现在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中医药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共同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造性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代发展现状所结合,根据时代特征进行有效传承和推广,这样才能够展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和其他类别的传统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所具有的基因更加强大,他的创新力和融合力也更强,这就为双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了提升新时代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三、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路径
在新时代,对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推动世界医学文化的多元发展。为此,我们应多措并举,协同施策深入挖掘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基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推进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增强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在我国中医药文化体系内的生命力、穿透力、适应力和影响力。
(一)以政策为导向,明确中医药发展的战略定位
其一,要进一步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需要设计诸多领域,如行业经济的发展,文化强国的建设,以及世界医学话语话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够彰显中药发展的战略价值。目前,我国着力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此,应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到国家战略发展中,由政府进行引领、统一规划,通过有力措施促进中医药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中医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力量。目前,与中医药相关的产业绿色低碳的特征十分显著,因此可加大与中医药相关的新兴产业体系建设,为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动力。
其二,要加强顶层设计。文化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等纲要和法规的相继颁布,明确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方向、制度体系、基础措施和保障条件。此外,河南省也相继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扎实推进中原各地区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其三,要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高度。要明确“世界之中国”的时代内涵,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在分享中国智慧、助力健康世界的同时,拓展中医药文化传承空间。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潮流,具有最广泛的人类普世性,为中医药提供了传播和发展的平台。
其四,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投入充足的研究经费对当下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内容开展研究,集中社会多方力量进一步发掘他们的价值。此外,要加强与中医药文化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对以张仲景等具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遗产要加大保护力度,多措并举的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以高校为依托,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南阳地区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张仲景中医文化,同时也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此,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传承应该依托高校,为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源泉。
其一,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一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共育中药人才。为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始终坚持推动专业建设紧跟社会、行业的发展步伐。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要和合作企业共同打造“ 思政教育课程”“ 专业课程”“人文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类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完善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素养。另一方面,院校可与相关企业联合编写企业中医药文化知识手册,开发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省域中医药文化资源教材。
其二,要全方位深层次打造中医药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当前。对此高校经济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化建设三个层面。着力打造中医药校园文化。例如通过。校园文化展示栏和新媒体平台,全方位的展示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史生辰记载,文化的氛围中。同时还应将中医药文化的培养,引入课堂,引入宿舍,对学生开展深入的宣讲,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其三,要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景观校园。景观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能够展示特定时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打造中医药景观的途径中。要融合学科特点以及当地的民俗景观和地域,中医文化。例如,可将张仲景的雕塑矗立在学院的显著位置,供学生瞻仰,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历史了解文化、尊敬文化、崇尚文化。
其四,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如通过中医药故事,能够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更好的展示中医药魅力,为此我们可依托中医药文化馆、中草药博览馆、校图书馆等平台作为文化教育宣传基地,开发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作品和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此外,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科普机构,将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进行详细的编撰,通过动画、情景演绎、出版物、书画等方式进行深入的展示和宣传,以此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校园景观科普基地,为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以产业融合为契机,推动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试点建设,结合南阳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养生旅游、中医药科教旅游、中医药传统文化体验旅游等,让大众尽享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
第二,着力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这些园区要兼具健康娱乐、养生保健、知识普及等诸多功能。还要与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等领域进行融合,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观赏基地。同时,不断开辟特色化的中医药旅游路线,实现中医药文化旅游和文创产业等领域的深入融合,不断拓展和提升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辐射效应。
第三,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往往也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此,要依托南阳和中原其他地区中医药资源的融合与互动,积极对接中药材自然景观、中医药人文景观、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等方面的资源,积极策划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节、中医药养生旅游节等节事活动,并通过全媒体对中医药旅游进行大力宣传。例如,近些年南阳举行的多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就为大众带来了全方位感受、学习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的盛宴,使大众进一步感受到了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我国健康事业的美好前景。
(四)以人才作为发展动力,打造高质量的人才梯队
在中医药文化发展传承中,人才至关重要。人才作为中医药振兴的主体,应积极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任。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要加大对中医药教育的帮扶力度,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方等方式增加中医药队伍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变部分教师存在的重西医、轻中医的思想误区。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注重中医药专业课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大中医药历史文化特色课程的讲授,打造高质量且学生喜欢的中医经典课程。其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培育“工匠精神”为依托,深入拓宽学生实践的层次和渠道,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中医药文化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提升技能。最后,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先导,全面深化中医药高校、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地区医疗、科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加强中医药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张仲景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它包含丰富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为“仁爱”的核心价值,“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以及“相对须臾,便处汤药”等理念,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深入研究和探索。知识的新内涵,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 才能够满足中医药文化的创新需要。
在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能够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有助于中医药实现创新转化,尤其是在中医药“天道合一”的理念与现代社会呼唤迅速治疗的理念不服的情况下,加上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我国中医药文化面临发展的危机和困境。而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中医药界的先进代表和典型旗帜,应该展现出更加强大创生的力量,对此我们应大力挖掘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潜力,通过有效策略做好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提供中医智慧和文化智慧。
参考文献:
[1]孔伟强,赵迪.疫情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20):24-25.
[2]谢瑞,林蔚.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J].海峡药学,2022,34(07):84-87.
[3]张悦,张永乐.清代南阳张仲景行业神信仰研究[J].南都学坛,2022,42(02):118-124.
[4]邢华平.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现代价值与发展定位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1):11-16.
[5]王婷,赵晓凯.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J].文化学刊,2021(10):206-208.
[6]刘洪,李文林.习近平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3):172-176.
[7]张胜忠,卞华,李晓辉.南阳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对仲景学术的传承创新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6):6-8.
[8]王玮娇,张洪雷.中医药文化产业特点、现状与发展路径辨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06):140-143+148.
[9]刘世恩,李珊珊.张仲景文化的南阳基因[J].国医论坛,2016,31(06):1-3.
[10]任旭 .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 2017 世界中医药科学家中关村高峰( 春季) 论坛[C]. 中国北京,2017.
[11]靳琦. 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中践行大学使命[J]. 北京教育( 高教) ,2012,( 10) : 61-63.
[12]俞铮铮,江玲丽,邬晓婧,等 . 基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医药膳课程思政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 21) : 34-35.
[13]马改霞. 探索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助推《生药学》教学模式创新[J]. 当代教研论丛,2020,( 06) : 22.
[14]陆艳琦,冯松浩,张晓霞,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40( 06) : 61-64.
[15]国家十六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04).
[16]刘力,屈榆生.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高校办学实力[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
[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
[18]李和伟,于钦明,郑南,张荣兴.试论中医药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S2):117-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关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研究”研究成果(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