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

黄清萍,王奉才

广西壮美纪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新刻变化。基于此,微纪录片迅速发展,逐渐呈现新的特点,如时长更短、制作更加简便、传播更迅速、覆盖范围更广等。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各种问题,制约了微纪录片的发展。现阶段,如何才能创作出更优质且更符合受众需求的微纪录片已成为创作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关键词: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

引言

故事,通俗来讲是指在诸多文艺作品之中围绕某一主体,为表达事件前后因果、展现人物性格的一种带有一定情感偏向与表达的叙述手法。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构建整篇故事的基本内容就需要故事化创作手法,而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采用何种叙事手法也一向是创作者重点讨论的对象。纪录片故事化创作对于纪录片叙事手法来说已经变得不再陌生,是很多导演熟练运用的创作手法。纪录片故事化不是凭空虚构,而是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化表达展现出人物的真实形象与情感体现,让整个纪录片呈现出一种更富有趣味性、娱乐性、思想体现更为明显的效果。

1.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初步定义

纪录片的类别划分纷繁复杂,业界难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如果按题材属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自然地理科教纪录片、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等。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就是以当代社会为背景,关注时下社会进程中正在发生和发展的事情、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矛盾,或关注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个体命运,并以之为拍摄对象,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社会现实问题、剖析矛盾,在促进矛盾解决中推动社会前行和发展,进而呈现出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发展轨迹。因此,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照相式”、“镜子式”的记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活相册”。其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作用尤其明显。

2.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策略

2.1围绕主体构建

故事纪录片是具备跟踪拍摄、同期声、长镜头、客观记录等特征的纪实类作品,有些人认为纪录片就是代表着绝对的客观性,但是实际上,纪录片不是纯客观的拍摄,绝对真实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纪录片所反映出来的真实与客观是创作者及群体对各类事物的看法与认知,换一种说法,就是纪录片反映到镜头上的永远都是镜头前的真实,并不是真的实际生活。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创作者要紧密贴合创作主体去梳理故事,而故事化创作应当首先确定拍摄主体,将所要讲述的故事聚焦在人或者事物上,才能保证拍摄大致方向与镜头表达一直是一致的。

2.2选择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

主题的有效选择也同样是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关键。只有有意义、有温度、有价值的主题,才能够让创作者在此基础上拍摄镜头并选择故事,有效扩大情节,向观众传达一定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吸引人的主题选择可以让纪录片建立叙事联系。那么如何选择正确、恰当的主题呢?我们应该重新回归到纪录片的制作价值及传播意义上来。纪录片故事化的主题选择应当正确反映当今时代的主流与社会意义,同时满足观众在当下想要关注的重点。如北京广播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生命缘》,从第一季开始就关注北京大大小小的医院真实发生的故事,故事主角既有患者和家属,也有医生和护士,内容都是关乎人们生活、工作、生老病死的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所关心的事情。因为纪录片故事贴近现实,映射着很多人的人生故事,因而备受好评。片中往往以当时大家所关注的高难度病例为主线,扩展到患者群体,进而引发全民热议,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故事蕴含温情与力量,展示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传递时代价值观,凸显社会意义。

2.3设置扣人心弦的故事

悬念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创作手段。在美国的电影、电视行业,人们一直在强调“挂钩理论”,通俗来讲,“挂钩理论”意味着一个节目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挂钩”应该无处不在,时刻像一把钩子钩住观众心理,带动观众继续想要看下去的欲望。北京卫视的纪实类栏目《档案》,就是由一位极具个性化的讲述者,依据故事内容不断抛出疑问和悬念,利用白手套、幻灯片、沙盘、布景等道具烘托氛围,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从而“挂钩”观众,引起观众的追看与共鸣,也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化节目亮点。节目组用这种层层揭秘的故事结构制作推出的纪录片《伟大的抗美援朝》《中国1927》等,播出后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另外还有一部让人升起观看欲望的纪录片之作是英国BBC《亨利八世六位王后的秘密》,整个故事都由一条主线贯穿,即历史学家露西以一种雄心勃勃的、开创性的方式将戏剧和历史结合起来,穿越时空回到都铎王朝的宫廷,见证亨利八世的六个妻子生活中一些最戏剧性的时刻,顺着主线发展,观众会在纪录片中出其不意地得到很多故事细节点,影片完成之后,悬念设置处依旧让人津津乐道。国外纪录片的很多成功之作都是这种创作理念。对纪录片故事化的悬念设置进一步细化,就是要让观众对影片故事中某物和某人的现状和趋势产生期望,一旦产生了这种期望,这个“钩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吸引观众对作品的关注。

2.4细化表现方式,突出人物形象

在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当中,塑造人物形象都是关键。微纪录片虽然形式精简、主题单一,但同样需要塑造人物形象。微纪录片与其他类型的视频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也比较独特。由于篇幅比较短小,微纪录片通常只能将人物的某一个侧面作为切入点,来反映和塑造人物形象。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塑造的人物形象通常比较单薄,缺乏说服力。因此,创作者需要细化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比如可以通过捕捉人物语言、表情等不同方面的细节来增强人物的感染力。以微纪录片《大美边疆·人物故事》为例,每一集时长虽然仅有2分钟左右,但是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包括正面、背面、特写等,通过人物眼神、表情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反映所拍摄人物为了守护祖国边疆,甘于牺牲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作品内容虽然十分精简,但每一部作品的主人公形象都极为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播出之后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此外,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为微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结语

纪录片故事化只是一种丰富纪录片内容的创作手法,但是它的有效运用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增添了很多意向表达与丰富内涵。纪录片叙事手法可以故事化,也应当故事化,因为无论从纪录片创作还是影视传播的角度来说,故事化都是当前纪录片继续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方法。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广泛应用,纪录片拥有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和温度,吸引了观众兴趣与关注。但是,纪录片故事化运用过程中应该把握分寸,不要为增添其故事性而产生弄虚作假的行为,导致纪录片真实性不足。只有合理使用、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故事化叙事的作用,为纪录片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社会不断变革,人类对故事的渴望从未改变,只有富有思想力又有完美的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才能够赢得长久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娅.微纪录片的第一人称视角探析[J].声屏世界,2021(23):70-71.

[2]刘小慧.短视频时代微纪录片的创作研究[J].视听,2021(8):121-122.

[3]石莉.微纪录片的融合式格局建构:产业、内容与前景[J].传媒,2021(13):56-58.

[4]张骁将.融媒体时代国产微纪录片的情感建构[J].当代电视,2020(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