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情境创设下的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浅析问题情境创设下的课堂教学

邓凤英

摘要:近几年来,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视,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够较好地配合教育人员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这样很难提高学习成绩。如今,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有效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创设教学情境来巧设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发问来引领学生开拓思维,并逐渐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进而增强其综合数学能力的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一环。

一、开展小学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误区分析

(一)缺乏对该项措施的重视

当前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使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导致整体的教学模式趋于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在课后知识的巩固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刷题模式,不仅挤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没有及时关注当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条件下,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二)情境创设内容不符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虽然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了问题情境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引入的情境普遍都是之前课本中出现的人或物,最终导致问题情境的创设未能彰显出其应有的新颖性特点,影响了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这种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虽然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但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情境教学法应用效果的提升,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措施实施的初衷。

(三)缺乏合适的教学工具

当前部分农村或者城镇学校,由于众多因素导致相关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需要的教学器具,比如多媒体设备等,这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互动白板能让问题情景变得更加真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参与的程度也会得到很大提高,教师提问阶段就能够明白这个知识点的应用。但实际情况是,众多学校因经费等原因的影响,并没有及时采购所需要的教学工具,因此学生也难以理解相关知识点,这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极为不利。

二、问题情境创设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依托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新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相对于口头表达或黑板书写这些传统方法,信息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视听元素展示情境,网络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和学生分享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表现力和趣味性都很强,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授“时、分、秒”这一节内容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对时针、分针、秒针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整点时刻。虽然教师可以手表等作为教学用具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但是和多媒体技术比起来,生动性明显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和时间有关的场景,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日出和日落的时间进行压缩。在这个场景中,教师将钟面放大,和场景同步展示,可以形象地表现出时针转动一圈的变化。“同学们观察一下,钟面上的哪根指针转动了一圈呢?这个指针和其他指针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时针最短、时针转一圈等于12小时等基本知识点。

(二)注重问题的可接受性

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案例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当前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年龄特点。如果问题情境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那么整体的效果必然无法达到预期,甚至还会让不少学生无法理解。因此要想让学生接受,就要以当前学生能够看到和接受的各种事实为基础,充分考虑问题的可接受性,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如果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则无法沉浸在轻松的教学氛围当中。因此,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比如,生活化的情景就要与当前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为避免出现审美疲劳,没必要照抄照搬,需要对部分问题做一些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更符合教学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考虑到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严密和完整,因此教师更要讲究整体的逻辑性,保证知识点之间是相互紧扣和联系的。因此,学习数学就好比是盖摩天大楼,只有打好地基,才能修建出稳固的大楼。这对于学习而言同样如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更要教会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渔而非鱼”就是如此。因此,教师就要充分结合当前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特点,对问题进行精心编排。

(三)应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小学生年纪相对较小,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无法长时间聚精会神地听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出现走神、不认真、做小动作等问题,这都影响了课堂的听课效率。对此,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迫在眉睫。而故事有生动有趣的情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之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应用故事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联系数学教学内容,从寓言、动画形象等入手,寻找相应的故事,或者把教材中相关插图编成简短的故事,通过口述或多媒体播放图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创设教学情境,再配以提问,形成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和引人入胜。例如,在对“直线”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来解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概念。具体而言,教师可联系小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物创编故事,并以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呈现,创设出以下问题情境:“我们在小区内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想用火腿肠将它吸引过来,那么将火腿肠放到地上以后,小狗是如何过来呢?”然后依托这个故事化的问题情境组织交流探讨活动,探讨主题为“设定两个固定的点,这两点之间有几种路线,并用绳子将可能存在的不同路线模拟出来”。之后教师可以不同的场景分别展示用直线、曲线连接的过程及两种连接方式的对比结果,由此帮助学生理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概念,从而建立“最短距离”思想。

结束语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比较低下,致使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因素,都需要教育人员采取对策处理,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也能够保障整个数学教育活动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127.

[2]薛彩宁.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Z1):66-67.

[3]赵玉兰.注重问题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研究,2018(14):57-58.

[4]吴丽芹.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86.

[5]万自荣.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J].宁夏教育,2017(03):48-49.

注:本论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五华县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B14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