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黄河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措施探讨

1岳长明 ,2孙雨萌

1焦作黄河河务局武陟第二黄河河务局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454950

2 焦作黄河河务局武陟第一黄河河务局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454950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社会发展的摇篮。今天黄河却总是水患反复,自古以来,黄河下游的防治事业任重而道远。天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所造成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当前阻碍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的关键原因,本文简要介绍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根源,继而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加以说明,最后给出了关于完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些主要方法。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和恢复;经济开发

引言:该文主要说明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我国的第二大江,面积广阔,自西向东流经地区的气候环境、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也各不相同。根据有关文献内容,对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现象做出了分区阐述,并经过研究黄河流域源地、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甘宁蒙段、黄河中下游区域、黄河口地区的水资源环境问题,首先提出了对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之于脆弱,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防护能力。随后,又明确地提出了大黄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恢复的基本方法,并从三个角度给出了新阶段黄河流域具体的水资源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促进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建设。

一、黄河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1.更加慎重地开展农业垦殖活动

历史事实也告诫着人们,在黄河环境严酷、生态系统脆弱的黄河上游地带,并不适合人类进行大面积的耕地垦殖运动,而盲目的农耕发展和单纯的粮食生产只能对人类造成环境类破坏和农林牧业产品的全面萎缩。从目前黄河上游一带的黄河状况来看,由于受气象、地质条件等原因的影响,对土地的开垦活动已到达一定限制,尽管在部分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可耕荒地值得开辟,但这些荒地的存在,由于干旱少雨、政府未能举办有价值的农耕生产项目等因素所造成。而且,很多地区原来都处于环境脆弱带,即使没有人类的参与也尚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但只要人类稍有发展,生态环境便已不能承受。所以,对黄河以上区域的耕地垦殖行为应慎之又慎。农村种植业开发,要注重在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村原有种植业资源结构的挖潜上,着眼于农业增产、增效上,着眼农村种植业内部结构的改变上,而不能一再向荒山、荒滩、草地要耕地,以防对农村脆弱的黄河环境再次构成损害。

2.黄河保护和湿地恢复、风景区开发的问题协调

湿地是世界上拥有控制温度、涵养水量、防治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多重作用的重要生态系统,能够沉积、排放、吸附和分解毒性污染物,因此称为地球之肾和人类文明的摇篮。在沿黄二侧构筑的人工湿地,充分发挥了其涵养雨水、过滤污染物、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是保护水养分平衡、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达到天人合一共处的重要保证。以黄河湿地生态建设为重点拓展了风景区游览领域,进一步提高景点的观赏性,减少了景点开发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矛盾,做到了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把黄河二侧建设成为一条人们与大黄河和谐相处的休憩之所,进而达到了生态建设效果、经济性与社会发展效果的同步提高。

3.强化污染防治,确保排污不超标

按照国家确定的主要水体特征区和相关的水质目标需求,编制了黄河干流河段以及跨省主要支流的省界河段入河环境污染总量调控预案和实施规划,把环境污染进黄控制总量指标统一分配到各地市(区),流域内各部门既要做好既有工业污染源管理,也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的审批管理工作,以达到各项环境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量任务。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促进关键区域的污水化。加大对面区域主要污染源的管理和管控力度,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杀虫剂。加大对入河排污监管,做好省界河段质量和污染物总量的有效监控,做到主要污染物不超标。

二、黄河生态建设工程措施探讨
1.制定各级发展计划和生态旅游计划

黄河保护区的生态观光旅游发展计划,并不仅仅是观光旅游的经营计划,同时还通过各种黄河旅游资源计划的制定,为旅游资源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一般按照相应保护地的黄河特点,划定范围。一般以核心区域,缓冲区和试验地区为主要标准。但目前,不少黄河保护区都已在核心区域设置了各种游览活动。若核心地区为黄河保护区或旅游资源的重要保护地,则应该拒绝任何资源开发利用。为了减少对经济资源的损失,请考虑把核心地区更改成试验地区。若核心区域内存在着重大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则严格限制游览活动。不管对游览活动的资金投入,效益水平和持续时间长短,均应当停止游览活动或使之回归到原有状况,以实现黄河保护区的正常发展。并制定了国家级保护区旅游资源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各级生态旅游规划。要引导环境管理机制的平稳运转,各政府部门必须要共同管理与监督,以推动黄河保护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业的综合发展。而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来增加民众的投入,人们也才能在科普知识中了解到环保教育的巨大意义,从而规范了自身的言行。

2.提高我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力度

近代以来国家日益关注对黄河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明确提出了构建经济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中国许多市镇建设工程都实施了各类环保工程,期望能够减轻在都市建造蓬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各种资源耗费等社会问题,但实际也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建立为都市的生态发展提出了强力的保障,因为环境工程全面解析了城市规划中所在区域的环境要素,比如大气环境、水体、土壤、动物、植被等,因此能够为生态城市规划的建立提出了较为可靠的环境保护方法和资源使用方法,从而增强了国家环境与节约土地资源方面的力量。

3.构建黄河水生态统筹开发体系

黄河水生态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建设是促进黄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的关键措施。一是大规模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即以大规模的种植苗木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连片发展,精选种植的产品,进行大规模栽培、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经营,严把质量关,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商品品位,形成黄河地区优势产品。二是精品化发展水果园林。要走栽培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加工生态化、营销市场化的经营道路,引进农民合作方式,开展果蔬加工,提升果蔬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根据公园化排水建设、种苗花卉管理、果树园艺、林下立体经营和庭园经济建设,积极开发生态观光旅游、果蔬观赏休闲采集、农超对接、餐饮住宿、农业品牌竞争力精加工建设等现代农业服务业。

结语:黄河文明的生态环境治理事关千秋万代,一定要保护好黄河文明和沿黄广大区域的生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了黄河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对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和黄河资源浪费等现象深入分析并找出问题根源,通过综合采取依法治理、科学治理、公共投入、增加社会资金投入和创新治理方式等各种措施予以解决,在完成黄河生态保护、整治与恢复任务的同时实现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全面、平衡增长。

参考文献:

[1]郑子彦, 吕美霞, 马柱国.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1): 61-72.

[2]吴海莲, 刘生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形势[J].草业与畜牧, 2011(7): 42-43.

[3] 胡光印, 董治宝, 逯军峰, 等.黄河源区 1975-2005 年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沙漠, 2011, 31(5): 1079-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