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312000
摘要: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科建设、师资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大学毕业生复合技能的重要途径。就中职学校来说,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并优化学科配置,就必须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推进学校自身的教学改革,在提升教师整体素养水平和改善教师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校毕业生的整体技能水平。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与特点,重点论述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领域的重大作用,研究了当前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给出了若干意见建议。
关键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当前开展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理念,已贯彻在中国高职专业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部进程中。当前,在中职院校教育的体制改革中,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已普遍应用于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并作为全面提升教师培养教学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以坚持职业导向为教育的重点,力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和客户的相关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产教深度整合和良好的校企合作方式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随着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的逐步扩大,从事装配式建筑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的从业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 到目前为止,中职学校培育装配式建筑的还比较少。所以,探索产教整合和校企合作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有着重要性。
一、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基本概述
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当前中国比较新兴的、适合于职业教育领域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可以把各个学校、企业和行业的资源与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培训出符合行业和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加强行业与学校间的关系,可以加强产品与学校之间的有效连接,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产品和行业在培训领域的资源优势,做到教学与市场实际的融合。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培养方式主要具有以下二方面的特点,一个是多主体融合的特点,其主体涵盖了政府部门、学校、银行、企业等,而在这些主体的广泛融入下,将形成全新的培养方式并能够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上述主体中,政府部门属于控制型主体,学校与公司等均为操作型主体。但在这些主体活动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突出学校与企业这二种操作主体的角色与地位,并在校企联合管理模式下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并建立相对健全的教育管理体系,以营造相应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环境,并致力于实现各方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还有将各种要素动态结合的特点。其中的内容更加多元,涉及基础知识、实际运用、培养目标、公司人才要求、项目设计、专业培养要求、知识强化、教师培训、实践平台建立等。这些内容间的动态结合,可以全面提高培养的效率,切实起到出产教结合的校企协同培养方式的效果。
二、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运行现状
产教一体化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提出,对各个地区中职学校的成长及其企业的发展转型,都提出了有力的参考与依据,也使得它们纷纷实施了这种培养战略,同时也对企业的创新成长,给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比如,广东省工业学校就在这一培养模式的推动下,通过加大了与有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包括华南技术研究所和广州市的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而与此同时,这一培养方式的有效实施,又为企业的创新成长提供了具体的目标,也可以帮助企业培训出了大批的实践型和内核级管理人才。但是,根据当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状况分析,他们仍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不足,必须继续完善与发展,才能真正充分发挥这些人才培养方式的功能。
三、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在培养中的重要性
在对中职学校的培养中,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培养方式可以为院校所培育的人员适应企业和市场上的需求提供了保证。而职业培训的内容实质上是企业为满足特定职业需求所进行相应活动的培训,包括学习与该职业特点相符合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所以,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的方式下,可以帮助学习者为适应未来就职工作要求,而实现对专业有效的选择,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在进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以前,中国社会在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对就业者的知识能力培养做出相应的需求,同时由于劳动力的社会地位相对低这一传统观念也相对顽固,难以根除,这也就导致了知识教育并不能引起社会充分的关注。
对企业来说,培训出应用型技术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以前的企业也同样忽视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更没有将积极投入到企业中职教育领域中去的意识,自单方面以为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员进公司了就能够用。但其实从中职学校培训出来的学员并没有经过实际操作的经历,所以针对性与实用性都比较薄弱,长此以往,更加突出了校企间的矛盾问题。而当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引进职业院校以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公司的用人需要而进行了培养,这样既能够提升学员的素养和专业技能,也可以充实学员的职业发展经历,适应了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能够促进了公司的良性发展。企业在面对巨大经济效益的情形下,会正视人才培养这一重要影响要素,以加强企业全过程积极参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长期思想观念,并通过积极参与,逐步转变在企业培养人才工作的短线思维,同样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被动局面,也有助于提高了学生在未来工作的机会信心。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职业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职业教育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之路,将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办学形态和内容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当前中国国内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也越来越被关注。在产教融合和校企联合教育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能够面对更多的新挑战,并根据人力资源素质的更高水平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举措,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中职培养方式中出现的困难问题
校企合作要求院校和社会生产企业之间在一定体系中形成有机的协调机制,只有在同时适应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需求的同时,产教相融、校企合作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延续与发挥。为此,学校必须形成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以适应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在共同利益方面的利益要求。但目前,部分地方职业院校在产教相融、校企合作的发展进程中,服务院校和企业发展的方式仍然浮于水面,人才培养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给国家企业发展和创新造成重大冲击。为此,迫切需要由各地人民政府起到统筹、引导与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产教相融校企合作对人力资源的培育。下面将分别就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体系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问题二个部分加以阐述。
(一)缺乏一定的国家保障制度
在发展中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尽管各级人民政府都在充分重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提高了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产教结合的速度,并重视了高校企业双方间的协作,同时政府关于学校企业合作问题上,也给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但是,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目前还是没有较为健全的制度系统,来分别加以引导与监督。在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目前还未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全面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因此,目前对参加校企合作的毕业生,根据他们的实际劳动状况,还未确定相应的薪资标准,在具体工作时,还不能确定毕业生们是否拥有与正式工的同等权利;至于已经加入到校企合作中的公司,则不能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来给它们提供一定的服务保障,这样就导致了毕业生们在校企合作中产生的工作热情并不高,也就无法给毕业生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实践平台,来提高的专业性。
(二)企业并没有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
对国家、社区、校园和家庭而言,它们都有着共同的使命,即企业要进行对人才的培训,但在这种过程中,我们则不存在与校企合作的义务。而企业所要求的持久生存与稳健成长,就旨在于这个过程中,创造与积聚了巨大的人才资源,而不是流失资源。所以,为创造更多的人才资源,企业通常需要招募大批的技术人员,但是,企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就必须投入巨大的资金、物质和人才资源,同时根据企业当前的人才状况分析,才能给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而有些公司所拥有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其企业想要获得人才,则可能是利用人才资源来实现,而不是直接进行校企合作。而且,当学校大量投入到企业的实践项目当中后,也导致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加,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在目前实施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中,大部分企业都不会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当中,同时也不注重企业和高校的开展互动。
(三)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于企业的吸引力不足
如果我们在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活动中,可以大大的促进我们的继续成长,并且给其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那么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但是,经过研究当前的部分中职学校可知,这些学校存在限制的办学条件,因此使得校企合作不能充分、高效的开展。例如,有些中职学校由于有着相对较为脆弱的实训条件与实践环境,以及教师的对社会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且学院所提供的各种课程,并不能严格地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予以开展,同时在对口学科上,也有着相对低下的就业率,等等原因,对校企合作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从而使得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传统中职培养方式,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对科学技术教育的水平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培育效率,有着至关重要影响,而且对校企合作的继续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五、关于中职学校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培养发展模式的具体策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和生产制造企业间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产教深度融合是指通过校企互动、产教合一,实现教学和社会企业生产劳动的深入衔接,并融合教育教学、生产劳动、技术提升和社会企业公共服务功能为一身。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所谓产教融通、校企合作就是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经营企业的最新产业动向与科学技术,以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
(一)学校保持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教育办学特点
要实现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进而推动企业认真践行产教一体化的事业,就必须加强利用企业的物质优势与培养人才的力度,并根据院校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和协调,以便于把产教一体化、校企合作这一教育举办方法的优点,最大程度的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率与水平。因此,对中职院校应进行如下二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应尽可能地顾及到各自的共同利益,通过双方的协作模式,切实地把产教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为此,对中职院校还应根据该领域中的一些优势产业,进行适当增设与调整院校的重点专业。并由此而改变了培养方法,以发挥基础型培养的主要功能,从而为公司培训了大批的实用人员。另外,中职学校在对师资的培训方面中,应重视对"双师型"技术人才的培训,让他主动地加入到了公司的研究与工作过程当中,并以此扩展了学生的眼界与经验,从而使得学生在具备了大量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具有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学与生产实践。
(二)在中职学校,加强建立实习基地,并重视开展校本课程
校企合作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于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没有装配架构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具备专业知识的装配人才,所以效果不明显。其次,从中职院校教育机构来看,没有具备装配式建设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没有学生进行装配式实践培训的场所。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集结建筑人才,必将为行业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有必要选择有装配式建筑生产和施工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在校内外,合理制定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按照教学组织,学生先在校老师接受理论指导,然后在装配实训基地接受企业大师的现场教学和演示,然后进行实训实践,准确掌握装配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成为熟练的装配人才。
因此,学校应做好与专业的联合与研究工作,充分考虑院校的专业设置,加强查找有关的信息,以便正确安排课程。另外,在学院校本课程的编制方面,应加大学院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协作能力,针对实际的需要,来进行课程设计,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
(三)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对中职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政策和学校企业合作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就必须把政府部门的作用摆在第一位,并依据市场经济引导,发挥政府政策的重要功能,通过相同产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引导,提高中小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便于全面维护这一教育办学管理模式的长效、有序。也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法规体制,来保证校企合作教育办学工作的顺畅进行,以便于使得校企合作教育办学工作更为严格与有序。在这一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中央有关行政部门都必须积极健全相关的政策立法,同时完善了对中职学校和中小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明晰它们的权力与权责,并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法律规定,以便于全面保护他们相互之间的权益,从而避免了各种各样的法律争议。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办学的发展中,坚持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式,既能够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能够极大的推动学院本身的发展,同时可以较大限度的提高地区的发展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在培养上,须加强探讨和研究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同时采取相应举措,切实促进各个学院对这一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如松.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广西教育, 2019(18):2.
[2]黄甜. "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南阳职业学院为例[J].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9(5):1.
[3]冯美妍.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4]董凡.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究[D]. 延边大学.
[5]胡旭昶. 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亚太教育, 2020(16):46-47.
[6]伟 程. 产教融合视角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康养专业群为例[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1, 3(16):33.
[7]文科, 程郁.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装饰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讨[J]. 赢未来, 2018(20):1.
[8]黄琪琪.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双融合教产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信息周刊, 2019(12):1.
[9]叶福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职业教育, 2018(14):3.
项目出处: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课题名称《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题编号ZJCV2021E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