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710068
[摘 要]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病例选取2020-2021年我院98例实体肿瘤化疗且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临床护理路径改良,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针对实体肿瘤化疗且行PICC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改良,可确保良好的置管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实体肿瘤化疗;PICC;护理管理
前言
临床广泛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以此解决反复穿刺给长期输液与化疗患者带来的困扰,降低药液外渗、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是基于现代医疗技术发展下的标准化护理质量管理工具,需要强化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1]。基于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20-2021年我院98例实体肿瘤化疗且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可比(P>0.05),全部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可比(P>0.05),且本人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其中合并其他靶器官器质性疾病者;依从性差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对照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范围40-70岁,均值(55.43±1.45)岁;
观察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范围42-70岁,均值(56.21±1.55)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PICC置管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穿刺血管,严格按照规范流程置管,置管后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具体包括:
(1)置管前。确定化疗方案,评估患者基本情况,重点评估置管因素,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予以患者及其家属健康宣教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确定穿刺部位与血管。
(2)置管中。置管前向患者明确术中配合点,合理摆放体位,穿刺手臂外展90度。置管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无菌原则,保持缓慢的送管速度。穿刺中倾听患者的主诉,置管15-20cm时叮嘱患者头偏向穿刺侧,压住颈内静脉。术后局部包扎按压30-40分钟,X线片明确导管前端位置,书写置管记录。在置管侧手臂垫软枕,叮嘱患者24小时内不可屈曲肘部,观察支管位置是否存在异常。引导患者活动置管肢体,热敷置管肢体与肩部范围20分钟。
(3)置管后。自上而下拆除敷料,检查穿刺点是否异常。更换敷贴,更换输液接头,粘好贴膜,标注日期、时间、管道外露长度,定时予以基本维护。输液前后、给药强化、输血前以10ml以上注射器脉冲式冲管,肝素溶液正压封管。叮嘱患者适当活动置管肢体,绷直平举置管手臂,五指缓慢握紧,持续五秒后松开。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脱管、静脉血栓。
(2)统计组间护理满意度并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1.0,利用该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n/%]
组别 | 感染 | 静脉炎 | 导管堵塞 | 脱管 | 静脉血栓 | 发生率 |
观察组(n=49) | 0(0.00) | 1(2.04) | 0(0.00) | 1(2.04) | 0(0.00) | 1(2.04) |
对照组(n=49) | 1(2.04) | 2(4.08) | 1(2.04) | 2(4.08) | 1(2.04) | 7(14.29) |
χ2值 | 4.900 | |||||
P值 | 0.027 |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n=49) | 30(61.22) | 18(36.73) | 1(2.04) | 48(97.96) |
对照组(n=49) | 27(55.1) | 15(30.61) | 7(14.29) | 42(85.71) |
χ2值 | 4.900 | |||
P值 | 0.027 |
3讨论
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临床护理路径,其实质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护理模式[2]。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构建系统性的护理计划表,并详细说明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同时详细记录其执行情况,以此确保护理工作的目的性与多样性,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护理干预的计划性、标准性与预见性[3]。同时,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下,患者可对自己护理计划的实施有动态的,以此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引导患者自觉参与疾病的管理,提高护理依从性,实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标
[4-5]。结合文章研究结果可知,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更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由此可知,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将规范化护理干预渗透到患者治疗期间的方方面面,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充分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同时促进了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深化了治疗效果,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对实体肿瘤化疗PICC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良好的置管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爱荣,杜家宜,曹艳兵,等.临床护理路径评估模型在肿瘤放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0):140-143.
[2]郭新颜,王圆圆.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1):194-195.
[3]张娟,李英,覃蕾,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行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281+283.
[4]朱茜.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的应用[J].长寿,2020(02):202.
[5]黄芳芳.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3):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