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保障部队第968医院消毒供应室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 军队文职护士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肩负着临床救治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战时战伤救护的关键力量。因此,提高军队文职护士的战伤救护技能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当前军队文职护士在战伤救护技能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综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军队;文职护士;战伤抢救;技能培训
1 前言
随着军队体质的不断变革,军队中医护人员的数量明显降低。因此,相关文职人员已经成为了军队中的医疗主体。但是文职人员缺乏军事素质,对于战场技能缺乏重视,战斗精神薄弱、使命感不足、培训方法有漏洞等。因此,需要对军队文职护士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有效强化其战伤救护技能水平。鉴于此,本文特进行如下综述
2 当前军队文职护士存在的问题
2.1 自身素质偏低
当前军队文职护士普遍无军事医院学习经历,多数军队文职人员毕业于常规地方院校。尽管在部队中存在一定的磨砺,但是对比专业部队人员其军事素养、人格特质等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军事训练考核成绩较差,拈轻怕重及不能吃苦耐劳等。部分军队文职人员在参加训练时习惯性寻找各类理由逃避训练,部分人员出现临阵脱逃等情况,缺乏战斗精神[1]。
2.2 战场意识较差
多数军队文职人员对于战争的警惕性不高,存在战争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而且存在即使真正发生战争也仅有部队军人参战,与文职人员毫无关系等错误认知。这些观念导致部队文职人员在参与实战化训练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进行战场伤害救治知识培训时消极怠工,导致其战伤理论知识欠缺,缺乏实用的战伤技能操作。在真正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欠缺,表现为心理素质低,操作手忙脚乱等。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训练目标存在极大的差距。
2.3 培训方法有待提高
当前军队文职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临床相关科室的救治任务,这些任务消耗了军队文职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因此,仅能够低频率的战场培训很难对军队文职人员的战场素质起到应用的培训作用。如何解决日常工作与战场训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重要问题。
2.4 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求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战争已经脱离了传统冷兵器、枪伤等相关战伤范畴。多数现代化战争以毒气、放射性物质、烧伤等为主。而当前战伤救护的实际培训内容存在过时的现状,军队文职人员无法的战伤培训内容不符合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3 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2.1磨砺自身战斗精神与使命感
围绕红色教育为主题定期开展多样化军事素质活动,让军队文职人员认识到军队的使命感及荣誉感,让文职人员能够快速使用自身角色,提高其战备意识,养成参与战斗的勇气,适用军队的生活。不断在拉练、训练中磨砺自身,培养其中国军队应用的战斗精神及使命感[2]。
2.2塑造心理环境建设
战场环境可能会使文职人员心态发生严重变化,可能导致其实际战伤培训效果十不存一。因此,应根据实际的战场环境进行模拟构建。模拟内容主要包括战场医疗设备的模拟与战争环境的模拟,要求与真实战斗情节进行高度相似,进一步使得军队文职人员能够在日常培训过程中提前适应战争环境,做好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转变,培养生理适应性,并锻炼心理应激能力。使在真正突发战争时能够具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强化自身的培训效果。
2.3强化机体素质
军队文职人员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偏低的情况,因其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屈服吃苦耐劳的意识。因此,应该加强军队文职人员的体能训练,并制定科学的计划表,根据计划实施,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专业训练,并针对其薄弱环节设置训练科目,要求每位文职人员均能使体能达标,打击形式主义,切实的改善文职人员的身体素质。设置成绩不合格、合格、良好及优秀等级别,并将其体能情况与其绩效挂钩。并将体能素质作为晋升的加分项目,使文职人员能够加强对于体能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2.4改善培训方法
采用分期、分批的系统训练,规避因不同科室导致无法集中训练的问题,减少工作与训练的冲突,延长战伤培训的时间。采用分组训练的方式,由一组模拟伤员,一组模拟救护人员,根据既定的场景、伤情进行救治,评估其救治方法、病员处理方法等,由教练对每位救护人员的操作进行针对性评价及指导[3]。有计划的进行野外训练,提高实战经验。采用老带新、一对一等形式提高文职人员的个人能力,强化其基础操作。
4 结论
军队文职人员是战伤救治的主要力量,但是其当前培训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根据其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有效提高训练成果。
5 参考文献
[1] 章洁,苏清清,徐月,等. 军队医院护士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的研究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21,21(12):887-891.
[2] 朱荔,王慧英,金慧玉. 参加护理备战练兵比武对提高文职护士野战救护能力的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3):353-354.
[3] 朱荔,任丽娜,金慧玉. 工作坊模式应用于文职护士备战练兵训练的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2):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