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奇台县林业和草原局 831800
摘要:近年来,中国增加了对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基础设施的投资。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不足,建设规模小,重复建设,投资分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不佳。林业被破坏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生,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在保证林业能为国家经济创造价值时又能够将林业的损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引言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森林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森林面积不断扩大,但森林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频繁,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工林面积的增加,树种单一,用药不合理,导致森林害虫抗药性增加,导致森林害虫不断进化。在林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药施用量和施用规模大,危害严重,其防治难度很大。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难度高,给无公害防治的推进带来了很大阻碍。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对农业污染的重视,针对农药造成的污染类型进行研究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
1、林业有害生物现状
化学品的过度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有些害虫更加顽固,难以控制,会导致灾害的反复爆发。例如,当检疫性蛀干害虫侵入树木内部时,它会给树木本身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所以目前除了就地毁树,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实际上,病虫害从发生到爆发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很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快速爆发。当我们意识到病虫害发生时,我们不能采取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这种病虫害发生时爆发力很强,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灾害损失。为了促进中国的林业发展,中国的人工造林计划在不断扩大,造林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但人们偏向于种植更有经济价值的树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新造的树林缺少生物多样性,单一的树木种类给害虫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森林数量的不均衡增加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变化异常,进而增加了林业保护工作的难度。加之目前林业部门的资金、人力以及防治技术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效率极低。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2.1、 人工及器械捕杀
人工器械防治是指人工或利用器械直接清除林业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 捕捉、摘除、砸卵、刮除、铲除、挖蛹等。许多害虫可以通过摘除或人工捕捉的方法直接杀死,如摘除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的卵块,摘除杨小舟蛾( Micromelalopha sieversi) 的群聚叶片都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钻蛀性害虫如小蠹虫类、天牛类、象虫类、木蠹蛾类和透翅蛾类等,可使用器械在树干、树枝等潜蛀处找到幼虫、蛹并将其杀死; 或使用小型吸虫管、螺丝刀、竹签等适宜的器械,于幼虫还未蛀入木质部前,拨开树皮,杀死蛀道处幼虫; 或在害虫隐蔽处及树木周围的墙缝、树皮翘起处、堆物下、砖下等地,寻找零星分布害虫的踪迹,用铁钩将其钩出杀死。
2.2、做好检疫工作
由于在一些林业地区的发展中有许多病虫害,因此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林业控制措施。如果农药滥用会危害环境,这一点不可小觑。长期使用会导致林业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当剂量再次增加时,必然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造成环境中大量的农药残留。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活跃,自身传播能力较弱,但随着植物、水果的转移,传播效果会加剧。通过有效的检验以及检疫,可以使得部分林业有害生物被封闭在特定区域内,可以应用集中消灭的方式消灭虫螨,尤其是对于一些国际运输以及出入境等,更要加强严格的检验检疫工作。
2.3、优化生物防治技术
技术人员可以优化生物控制技术。在森林中投放适量的病虫害天敌,在森林中人为构建“生态食物链”,其幼虫多以植物的表皮和叶肉为食。没有植物的表皮和叶肉,树木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对于这个技术人员来说,我们可以投放适量目标害虫的天敌,赤眼蜂,蜜蜂等昆虫,以减少幼虫的繁殖和存活,例如介壳虫,利用某些害虫越冬、或白天隐蔽的习性,人为设置类似环境来诱杀害虫的方法称为潜所诱杀。如利用草履蚧雌虫下树产卵的习性,提前在树干周围堆放杂草,引诱其产卵于杂草中,产卵结束后收集杂草,集中烧毁。但由于要维护生态平衡若投放过多的天敌可能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所以技术人员可以将投放天敌和农药相结合。对于刺吸式口器害虫技术人员可以选用Bt300倍、25%灭幼脲12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25%灭幼脲1500倍液,5%氟铃脲2000-3000倍液,1.2%苦烟碱乳油600倍液喷雾、对于黄杨绢野螟类的害虫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农药喷洒每7天喷一次、食叶类的害虫要连续两遍防治且时间间隔为两周。在生物防治技术中除了利用天敌和
农药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昆虫生长调节来进行防治病虫害。
2.4、合理施用农药
目前控制森林害虫的主要手段是农药,但农药的无节制使用是造成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管理,有必要在开发过程中对农药进行管理。一方面要保证农药的质量。目前农药生产企业众多,农药质量参差不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所以要管好农药的来源,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严格把关使用的农药。要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范的化学农药和危害较小的微生物农药。另一方面,要控制农药的施用量。林业发展中大量使用农药也是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实现无污染处理,就要因地制宜,充分保证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农药过度使用。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
2.5、有害生物鉴定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对肉眼无法识别的形态相似的有害生物进行显微识别。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有害生物识别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切断生物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控制其危害和负面影响。害虫识别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技术手段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在相对偏远的林区,可以基于远程控制科学识别林区各类有害生物,可为偏远地区森林有害生物的识别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防治工作延误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当中,可以利用生物灾害处理技术来提高防治的综合效果。
结束语
森林病虫害是“哑巴”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国家必须重视其防治。因此,应加强林业的无公害防治,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专业技术人员要重视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应用林业有害物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肖家勇.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9(22):269-270.
[2]王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现状及措施[J].现代园艺,2019(22):60-61.
[3]芮晓林.辽阳市龙石风景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