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高校藏画工作室制复合化教学形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4

藏区高校藏画工作室制复合化教学形式研究

谭宗斌

本文系阿坝师范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 ASC18-15

内容摘要:藏区高校设置藏画课程是地方高校坚持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大多藏区高校的藏画教学改革困难重重。针对此前现状,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对比分析法对当下藏区高校藏画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当下藏区高校藏画教学形式单一、教育资源不均,不能很好整合的现实。以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新藏画工作室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藏区高校藏画课程教学中采用复合化的工作室制教学形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可行性,以期为藏区高校藏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藏画 ;工作室制; 教学形式 ; 复合化教学 ; 新型师生关系

CONTENT ABSTRACT:Setting up Tibetan painting courses in Tibet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dher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ibetan painting in most Tibetan universities is full of difficulties. In view of the previous situation, this paper uses field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ibetan painting teaching in Tibet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esent the reality that the current Tibetan painting teaching form is sing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uneven, and can not be well integrated. Taking the teaching of the new painting studio of 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of Aba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adopting the compound studio system teaching form in the teaching of painting courses in Tibet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new talent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ainting courses in Tibet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Tibetan paintings; Made by studio; Teaching form; Compound teaching;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一、藏画课程在藏区高校中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9年7月5日,国务院第68次会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1]

新时代下民族地区高校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艺术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明确。藏民族地区院校设置藏画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美术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深对中华各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挥美术专业为藏族地区艺术创作和传播提供人才、技术、社会服务的职能愈发重要。[2] 目前西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阿坝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开始招生)等地方高校设置了藏族绘画专业,招收本科和专科藏族绘画专业学生,一个年级6-15人不等,以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藏画内容为主,传授藏画技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地处藏汉交汇之地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院校也先后在美术学专业、设计艺术专业、国画专业学生中开设了藏画选修课程,每年级学生20-50人不等,这些院校基本采用传统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藏画绘画部分技艺传承和藏画创新创意的教学探索。

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设置了四年制藏族绘画专业;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等院校以专业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学时均有严格限定。藏族绘画特点是度量必须严苛于法度、绘制繁密、制作精细、耗时长。根据西藏藏画大师丹巴绕旦和赤增绕旦大师的介绍,民间藏画画师拜师学艺,一般要系统学习达5-8年,才能出师。3然而,大学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规范,藏族绘画课程在大学中开设,比较明显的限制就是普遍学时短,教学效果难于媲美民间传习。笔者对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藏族绘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旦真才让、曲江扎西、龙吉措等同学的采访调查,据了解藏族绘画专业的毕业生除去部分毕业生到中小学、事业单位就业外,选择继续从事专职藏画画师的同学,一般都是毕业后再到民间拜师继续学习几年再独立进入社会创业。

由此可见,大学传统教学,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教学时数短、师资不持续稳定,基本解决基础人才的培养,熟练的优秀人才的培育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藏区高校藏画工作室教学的重要意义

尽管藏民族地区大学中藏族绘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怎样兼顾教学体制和教学运行、教学目标达成的优化?目前,工作室制教学是当下众多大学在非遗教学方面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是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首先建立的教育理念,最初主要是针对于艺术设计的一种新式教育形式。它以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专家、教授领衔,学生为主体组成研究团队,将课程、教室、实训实验融为一体,将民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口口相传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教育优势与传统民间教育优势现结合的现代高效的教学模式。

三、藏画工作室制教学的探索实践

工作室制度教学在九十年代就开始在国内推行,像中央美院等专业院校至今都沿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早年勇于探索藏画教学模式改革的藏区高校除四川民院外,还有西藏大学、阿坝师范学院等学校。

八十年代中期,一批从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毕业的老师和地方藏画名师云集四川民族学院,在该校开设了藏画课程,进行教学科研。教学形式除了正常的大学课堂授课,课余师生也夜以继日地一起绘画创作活动。在教学内容上以藏族传统唐卡艺术形式为媒介,以藏族传统绘画技艺为手段,表现现实题材为特色,进行创新探索。1

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工作室制教学的理念,但是他们的教学形式改革却是无意识的的工作室制教学实践。仁真郎加、尼玛泽仁、向星元、梅定开、格桑益西等人集体创作了《扎西德勒》、《岭格萨尔王》、《一九三六年朱德会见格达活佛》等重要成果,1989年成功中国美术馆展览并被收藏。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在1985年建立美术专业以来,逐渐形成了以丹巴绕旦教授为中心的藏族绘画顶尖大师团队,教授民间传统藏族绘画艺术。藏大藏族绘画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传统,主要传授藏画白描以及新勉唐画派和钦则画派技法。教学方式结合民间师徒制和大学现代教育的优点进行。学生课堂教学后,往

往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私下跟随学习,成为事实上的师徒关系。教学成果得

到藏区美术界的首肯,成为国内高校公认的藏族绘画的皇冠;2006年藏大艺术学院新勉唐画派和钦则画派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

阿坝师范学院地处藏、汉、羌多族结合之地,在藏族绘画教学方面,2003

年提出并实行工作室制教学,藏族绘画课程列为选修特色课程,由一级美术师李才兵先生主持带领年轻教师和学生进行新藏画的题材、内容、形式的探索研究。课堂授课80-32学时,师生课余在工作室完成科研创作。教学成果明显,2006年新藏画作品入京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大悲咒观音--呢》、《大悲咒观音--咪》六字真言系列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不难看出,工作室制在藏族绘画教学形式上的成功运用,对于藏区高校藏画教学改革是可行的,并且取得了璀璨夺目的教学科研成果。

四、多元化、复合化工作室制教学形式

在现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扬长避短、不断摸索、完善工作室制教学,在总结外聘导师制种种实际问题的经验教训后,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并行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是藏区高校藏族绘画教学的新模式。

1、教学平台多元,转化效率高

工作室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科专业教学的主场地。工作室教学充分地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进行无缝链接。 

目前,藏区高校藏画课程教学最大的尴尬就是教学时间太短、民间导师教学持续性弱。藏画技艺熟练掌握需要大量时间来积累,传统的民间艺人的学习,一般都是在师傅的教导下,进行长达5、6年坚持不懈的勤奋练习。大学课堂中的专业技术训练比之严重不足。大学四年制藏画专业,课时量最大约250-380个学时左右(约8学时/天X2-3天/周X4周/月X4/学期),工作室教学,学生能自主把控课余时间,增加学习时长,训练时长能增加一倍以上。对于特色课程,一般约在16至64个学时来比较,则学生的学习时长至少能增加十倍至五十倍的课时量。例如: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的藏画课程是学校特色课程,课程性质为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设置课时为32学时(2学分)。要在这么短的教学时间中,达到学习掌握一门民间艺术技艺,几乎就是煎水作冰。多元化工作室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间灵活。学生一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理论和少量的技法学习,更多的是在工作室里,积极、高效地利用时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实训工作。对于专业难点、疑点,甚至是技法问题,学生除了在现场答疑解惑,腾讯会议、钉钉、QQ视频、网络直播、抖音都是很好的教学形式,导师可以无缝教学,学生能迅速得到导师的正确指导。可以说多元化工作室教学把学科教学时间做到了极大化,教学效率极大化。多元化的工作室教学方式,在课堂讲授学习的同时,也兼顾到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课后个别辅导,理论实践的快速转化,大大增加了学习时数、提高时效率和教学目标达成率。

2、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化教学资源和区域劣势为教学资源优势

工作室制度目前在众多高校中得到认可并成功实践,特别是双导师制的肯定和推广。工作室制教学也因区域态势、各校具体情况也不会是万能的。四川民族学院约在八十年代末云集了格桑益西、梅定开、尼玛泽仁、仁真郎加等藏画名师,创作出轰动绘画界的名作;九十年代初这些老师相继离开学校,只剩下格桑益西建立的格桑益西藏传绘画工作室,九十年代末格桑益西也外调四川大学,之后的十年四川民族学院的藏画教学日趋式微。阿坝师范学院2008年由于李才兵的外调,情况类似于四川民院。其2016年--2018年相继聘请了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西藏一级藏画画师、象藏藏画非遗传承人赤增绕旦先生为客座教授;定期到工作室进行现场的讲课,现身说法进行技法演示指导。但是,在实行了两年后,逐渐推行困难。原因是外聘导师由于地处遥远,现场教学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交通时间,对于学校和外聘导师来说长期坚持困难重重,运行难度越来越大,短期教学,教学质量难于保证。这也是许多大学轰轰烈烈地建立了诸如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几年后,渐渐退去神光的重要因素。

藏画工作室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探索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并行的灵活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学校和外聘导师的矛盾。工作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专业基础理论、通用专业技法等课程由本校专业教师教学、实训。具体非遗传承教学内容定期邀请外聘导师到学院做短期的专题讲座和工作室现场技术指导。除了现场示范、讲授,更多的是利用现代网络发达的优势,积极运行线上视频教学。外聘导师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时间经济灵活。外聘导师根据工作室教学内容要求,远程进行创作过程、细节演示、疑难问题讲解,并且根据自己时间安排直播或者录播的方式进行授课,很好地解决了学校的地域劣势与资源劣势。线上现场视频教学可以进行视屏录制实现技法回放、微观缩放、快慢进、资料保存等常规教学没法实现的技术优势。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既弥补了线上教学虚拟感的不足,也达到了现场感、情景感的多感官教学形式,同时也化资源劣势为教学资源优势。

3、以技术传承、创新为核心的复合化的教学探索

[1]、导师之间的师徒关系、合作关系。

工作室教学模式,一般院校都以本校教师为主导,把握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实施、参与教学评价等工作。本校教师也是工作室教学的中间力量,但是在行业的专业水平特别是非遗传承的精深程度上不及外聘专家、教授精准。外聘专家、教授主要负责非本校教师在行的个人理论讲授、特殊技术传承、民间行业标准把控与执行、参与工作室项目规划与技术提升。所以,导师之间的关系基本为是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学校工作室教师,在外聘教师教学时,既是助手,同时也在不断地虚心学习、提高,从传授与学习关系上讲又是实际意义上的师徒。

[2]、导师与学生既是师徒又是合作探索关系。

藏画工作室学员大学一年级至二年级阶段,由工作室导师讲授理论知识、传授基础技法知识。学生具有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构图学、中外美术史为基础的造型设计能力,很少接触到传统藏画绘画中程式化人物度量经比例模式、色彩象征规范和传统用色技巧。由于传统藏画绘画涉及严格的图式、图像学、色彩象征等规范,故学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形式为主。学员在高年级阶段,参与工作室项目实践之中,学员可以独立完成课题单元的设计、绘制。导师进行项目承接和确定项目方向,并且和学员共同讨论项目内容的总体设计草案,敲定设计方案,实施方式、细节,分工合作。结合产、学、研于一体和民间教学的师承、门徒制的优点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学分离的问题。导师以高年级学生为骨干;高年级学生再带动低年级学生;导师可以利用相对较少精力辅导低年级学生,带动科研。这样循环渐进,既解决了科研主攻、助攻问题,又在科研过程中解决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问题。

四、结语

工作室制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工作室制教学针对藏区高校的藏画教学,师资上内提外聘;教学上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训双向并行,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优化之路,为藏区高校藏画教学研究提供了一次积极的教学改革探索。

参考书目:

【1】次旺扎西. 20世纪西藏美术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12

【2】于小东 .藏传佛教绘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02

【3】丹巴绕旦,阿旺晋美.西藏美术史略,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03

【4】康.格桑益西.藏族美术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5.12

【5】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吐蕃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17.04

【6】刘康杨.关于藏画特色课程教学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08).

【7】兰锐.特色课教育应学科化——藏画教学的任务和面临的问题[J].职业圈,2007(05)

(作者简介:谭宗斌,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阿坝师范学院教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test/2009-08/13/content_1390565.htm

[2] 兰锐.特色课教育应学科化——藏画教学的任务和面临的问题[J].职业圈,2007(05)

3  赤增绕旦大师采访,2017年8月,于拉萨象藏唐卡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