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于秀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力教育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莫大的作用。而为了确保人才在思想觉悟上与社会主流观念具有高度一致性,高校需要秉持立德树人这一基本原则,将课程思政贯彻到教育工作的每一处细节中,并着手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但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来看,即使是在大思政课的概念被确定之后,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依然面临着明显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评价作用的发挥。为此,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对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现状的反思及新体系构建的研究,就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思政课;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高校

引言:大思政课本身具有多层次、全方位与立体化的特征,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会发现课程思政也仅仅是其过程链中的一个环节(虽然这一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思政课的出现对新时代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重新进行了定义,也充分肯定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与教育意义。然而即使是在大思政课受到充分肯定之后,高校课程思政构建依然存在理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实践匮乏等各种问题,尤其评价体系的落后性更使得这种种问题难以得到全面认识。对此,就需要全面认识大思政课出现的意义及出现后形成的教育与社会背景,以此为基础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面临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探讨全新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1.大思政课这一概念出现的社会背景

大思政课这一概念的确立,起源自教育部联合其他共计十个部门在2022年8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而在该工作方案出现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表现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政课建设的高度关注,甚至一度为这方面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这些指示的出现将思政课建设推入实现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的全新阶段。早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不应将思政课局限在课堂上的要求,认为思政教育应当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要“善用大思政课”。在今年的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观摩考察时,更对思政课理论教育作用的落实进行了充分强调,认为“思政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结合近年来思政课建设的情况来看,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高度强调,这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环境及业态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不仅思政教育队伍获得了总量的提升与整体素质的强化,也使得思政教学效果大幅前进,对比以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距。而近年来各地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分别落成了大量主题鲜明、技术先进、资源丰富的各类展馆,同时鼓动科学家、先进模范等各类社会优秀人才开展思政教学工作,应用互联网进行虚拟仿真、主题宣传、在线教育等方式,为思政教育营造了全新的业态。同时这些技术上的应用及实践,也为大思政课背景的营造奠定了技术与现实基础[1]。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需要注意到的是,地方上还有一些高校乃至区域,对课程思政乃至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尚且存在明显不足,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未能充分调动可以调动的教育资源,在实践教学上存在严重纰漏;而部分学校也存在对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的情况,不仅无法保证教师的数量和教学能力,执行教学工作时还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特征,课程思政则表现出表面化的情况。对待这些问题,就需要以大思政课的思路加以解决,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弊端。

2.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应用面临的现状

尽管大思政课背景有力推动了课程思政及思政教育的发展,使其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当前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并因此制约着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这些问题中一部分与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有明显关联,另一部分则看上去似乎不存在什么相关性,但对其进行过深入分析之后,发现这类问题与评价体系的关联是隐性的。综合来看,因评价体系不足导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评价体系未能发现教学理念的滞后性

评价体系最显著也最根本的作用,是用于发现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评价体系在具有一定先进性与科学性的情况下,除了能发现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心态及学习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之外,还能发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及教学能力上的问题。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内容:首先是教学理念中明显崇尚实用主义,这种情况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占比较多的学生均未能充分认知课程思政的长远价值及意义,认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实用性,在接受思政教育时会出现一定的抗拒心理,导致大思政课的理念无法在学生之间有效流通,由此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严重缺少高校思政教育的合理参与;其次是思政教育的长远价值被完全忽视,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关,在社会运行效率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人们更期望获得短期稳定的收益并因此选择性忽视长期投资,而思政教育的成果则需要以长期发展为视角才能有所体现,这就造成教师及学生普遍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进而使得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仅仅只是机械性引入思政元素,却忽略了思政教育应当达到的深度及效果;最后则是校方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忽略,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会伴有明显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一定程度的针对性教育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由于对思政教育的了解深度不足,因此往往以大班集体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这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压制,进而学生作为个体对大思政课的推动作用

[2]。综合以上三种情况来看,均属于教学理念滞后所导致的必然情况,而现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未能发现这种问题,则足以证明评价体系本身缺乏应有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2评价体系中缺少对实践教学的有效评价

以高校中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过程与其他一些非技术类教学课程表现出同样的特征,即教学侧重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实际上一部分技术类课程同样如此)。这就使得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更侧重理论教学工作,较少应用大思政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资源,导致思政教育无法落实到现实中,也就无法发挥其相应的现实意义。即使一部分高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开展,但这类学校开展活动的形式大多以红歌会、主题汇演等为主,虽然确实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工作,却难以避免这种类型实践教育活动对高校学生吸引力有限的尴尬局面,也就很难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3]。而另一些学校的实践活动虽然会与社会商业机构有一定交流,但受到思想层面尽可能回避责任纠纷的影响,这种交流大多以微利或不盈利的公益性质为主,无法保证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的收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并占据学生的业余自由支配时间,最终导致学生们对这类活动兴趣缺缺。最后,大部分高校实际上不具有开设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场合或设施,而整个社会虽然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有力推动了各地思政教育机构的建设,但机构的数量整体上还是少于高校的数量,因而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时不得不与其他高校共享或轮换使用思政教育设施,造成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不理想的情况。而在现有的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评价的内容所占权重明显不足,在评价的维度和评价的重点内容上也有所欠缺,以致实践教学同样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2.3评价体系忽略了对教学资源的评定

教学资源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通常极少被容纳进评价体系中,因此导致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常常被忽略。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际进行情况来看,大部分情况下高校并非意识不到在教学资源上的欠缺,而是对课程思政本身重要性的认知存在误差[4]。这就导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受重视程度有限,造成教师们少有精力及资源进行教学方法的开发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会采用课堂灌输与课下单对单疏导的教学形式,这就没能充分应用大思政课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其教学工作也就难以发挥理想的教育作用。而在教学管理工作上,高校大多倾向于任用为人正直、觉悟高且有资历的老教师担任思政课程教学工作,这类教师虽然具有高水准的教学能力,但对社会变化速率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突发性问题时难以准时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加以应对。在这种情况出现超过一定次数之后,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会出现明显下降。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绝大多数思政教师都表现出对思政教材的明显依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结合时事为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极少应用外部教学资源。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教学未能实现与环境中大思政课背景及资源的有效衔接,造成思政教学难以上升到应有高度的情况出现[5]。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样证明了现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未能重视对教学资源及教学状况的评定,亦或是即使在发现上述种种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体系却不能做出针对性的改良与优化办法。

3.大思政课背景下有效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策略

结合上述现状中阐述出的内容来看,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实现同时受到教师、教材、课程设置、学生思维、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使评价本身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及综合性的特征,因此可采用以下策略构建评价体系。

3.1合理优化评价结构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而言,构建其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评价结构的优化,而课程思政评价结构则同时包括评价主题、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等多种要素。参与到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应具有明显的灵活性,不应再局限于教师或高校,而是要将学生一样纳入到体系中。如果学生存在实习的情况,那么连同用人单位也可纳入评价体系的主体当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学生的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由于不同主体在切入点、侧重点上会表现出明显差异,因而获得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在综合这些评价结果之后获得的,才是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思想、心理、情感、价值观这些内容上的变化往往并不会直观表达出来,因此评价体系中对这些维度的判断应结合书面内容加以检测,且检测的问题应尽可能详尽且易于理解,在问答的形式上以选择题或是非题为最优,来方便学生做出正确有效的回答。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优化,同时使用不同的评价策略,但需要在策略之间有所侧重[6]。这种评价需要在尽可能多的主体之间进行,来确保评价的全面程度。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对这些隐性内容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到个人层面及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指的是学生个人状态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包括积极性、发展性、主动性等等;社会层面则聚焦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特性,包括和谐性、团结性、奉献性等等,而在结合了高校学生的性格特征之后,还可进一步细化这些用于评价的能力维度。

3.2详细调整评价指标

对评价指标的调整与设计,是以具体的方式转化评价课题的能力,本质上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学生能力表现的进一步细化,而这种细化则是为了使整个评价体系乃至评价系统获得更高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是确保评价结果真实程度的重要保障。在其形成过程中需要先搭建起针对具有普遍意义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按照专业及课程上的区别,为评价指标进行针对性的细化。对于课程思政而言,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宏观角度上需囊括学校、次级职能部门、次级院系及教师四个层面,每个层面因角度不同在评价指标上也存在一定区别。对于学校与次级院系而言,其评价指标需要囊括组织管理、教材内容调整、教学活动、学生成长状况、顶层设计、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项目,并结合不同项目特征对其进行细化,在不同项目中获得指向性不同的指标点,在不同指标点的分值上也应当加以区分[7]。需要注意的是,次级院系不能出现与学校指标点内涵相同的情况,其目的是为了区分两者在根本作用上的不同。次级职能部门的指标则需要能与学校的指标相配合,并使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因此可采取评价各职能部门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履职、述职情况。最后,教师的评价指标则主要围绕教学活动内容制定,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成果及反思等不同内容,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充分思考如何在不同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测与思考。

3.3评价方法与结果的应用

评价方法的应用是评价体系的根本功能。实际运用时需要在学校内部从课程教学状况、学生成长情况、教师队伍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等维度予以评价,且评价过程不做局限,可引导课程思政主要负责单位、职能部门、教师及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由各人负责自己的评价内容,如教师可评价专业建设、学生成长及课程教学等,教师之间同样可以开展互评;而学生则能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征,对能力提升状况、思想转化情况、课程学习效率等内容进行评价。对于评价中发现的课程思政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则需要整理成报告上交上级单位并反馈给教师,以推动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发展。

评价结果的应用将作用于课程思政的不断完善,其目的是为了肯定课程思政中积极的内容,同时整改现存的不足,促进课程思政理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融入。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学校结合评价结果持续改进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改善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并在制度上为其提供相应保障;而职能部门及次级院系则需要做好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协调教师并配合学校;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将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不断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结合评价结果与反思成果开展教学工作,及时改进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并持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升自己落实课程思政过程的有效性。

结语:大思政课背景的形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推动着高校针对现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不足进行深入反思,并从各个角度尝试改革。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高校更应当重视课程思政在长远角度上的教育意义,通过落实其内容帮助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岳喜.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125-130.

[2]代君楠.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学生评价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20(47):55.

[3]万瑾、马燕婷.探索构建学生视角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评《实验与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1):3.

[4]董韩博.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学生评价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论坛.2020(11):353.

[5]郑冬冬.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相关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发展.2020(4):75-76+79.

[6]蓝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经济师.2022(3):144-146.

[7]杨波、苏波.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46-48.

  作者简介:于秀敏,女,1983.04生,河北承德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2022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GXDJ2022B345《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