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全育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围绕“三全育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饶俭

(宜春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 宜春336000)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围绕“三全育人”教育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全育人;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记码:A

1.绪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重点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个方面。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1,2]。认真挖掘各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成为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3,4]。因此课程思政要重点围绕人才培养的教育维度进行知识引领和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通过打造广覆盖、全渗透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教育实效得到全面提升。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同时,高校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育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孤岛效应”,专业教育常常追求学科知识的客观、中立,完成对学生知识目标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无法达到高层次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课程思政实施上存在认知片面化、简单相加的“课程+思政”、生硬切入的家国情怀和主流价值等问题,致使二者假相融合。因此,需深谙课程思政的价值观,正视现实困境,把握基本教育维度和破冰要素,找准实施路径,使得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稳步持续推进“三全育人”。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刻不容缓,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相比,计算机网络不仅具有影响面广、信息传播快等特点,而且与社会网络有高度相似性和相关性。其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犯罪、不安全因素、不良信息传播等负面因素高发之地,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更加迫切。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品德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实现专业教育全过程育人,分析和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显得非常重要。

  1.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在高校师生中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尚未达成共识。高校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00后青年人,作为互联网时代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或功利主义等风气的影响,并且专业课程学习基本以专业知识为重点,忽视了思想教育工作,习惯性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学科“边缘化”,从而使得课程思政的理念未能深入人心。

2.2课程思政实施缺乏

大部分高校教师重视专业理论知识传达,能够有清晰的教学理念思路,能够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可以拥有较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但对课程思政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随着国家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也会对此项工作进行细致安排,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也会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强专业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成效甚微。主要原因之一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不够强,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水平不高,导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不强,而且大部分学校在课程思政实施措施上流于表面。

2.3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关键一环,成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所在。一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量化度体现不明显。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评价体系不健全,学生参加课程思政建设的奖励度不高,参与度不够。三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专业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改革方案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围绕“三全育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以立德树人为任务,通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课程各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3.1基于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模型设计

在我国,从物联网到5G,从智慧家居到智慧城市等多项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发展促进了现实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计算机网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影响面广、消息传播快等特点,使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等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这也就促使我们必须利用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充分发挥和运用好计算机网络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等教育资源,为培养优秀大学生人才贡献力量。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为了更清晰地描述出计算机网络体系,采用了分层模型的思路,这非常契合“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5],自顶向下逐层设计。就“计算机网络”课程而言,我们要将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体现在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中,结合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的内涵融入教学大纲中,再将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和相关“思政元素”相结合,组织设计教学工作,从而实现专业全过程育人。

3.2 课程思政融入方法

如何做好基于“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途径展开:

1)发现“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课堂到课外全方位影响学生价值观。

2)组织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展开全方位教学方式,多角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利用好翻转课堂,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遵守规则意思;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试,培养好学生自主、自律能力。

3)在课外组织和推荐一系列和“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逐步影响其价值观,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人民,激励出学生的正能量。

3.3课程思政的改革思路

3.3.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是适应科学技术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而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掌握使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以及参加某些工业用、军用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研制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除了明确课程知识体系外,我们还有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1)在思想道德方面,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就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树立起科技兴国意识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

2)在专业素质方面,要有一往无前、勇于面对困难、敢于突破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有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能够在创新创业的新时代中形成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专业精神;

3)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学习好专业知识,理解相关知识和协议原理,为后续在学科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以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憨实基础;

3.3.2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领域,是当前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该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大多数都能很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部分教学举例如下:

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理解分组交换网的工作原理及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理解协议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就这一章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计算机网络起步远远落后与欧美,但在国家和某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地努力下,我国在5G时代实现超车,这种能力让某些国家害怕到不顾及国家脸面做出某些下作行为,并且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在讲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时,让学生理解到分层的优点,从而引导出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要有科学的处理方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2:了解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了解数字传输系统和宽带接入技术。掌握信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模拟信道及数字信道的基本概念。在这个物理层和通信知识章节中,可以将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学生们介绍,我国在通信技术方面开启了全球化,从国家安全层面介绍北斗系统在各个重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它为交通、气象、森林防火、通信、电力调度、水文等领域提供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等服务。

教学内容3: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IP协议、IP地址及其转换、IP数据报的格式、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等,了解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牢固掌握子网掩码和IP地址分配。在介绍OSPF路由算法时,可以就路由器链路状态数据库产生,向同学们介绍和他人协调一致地完成某项任务是非常难得且可贵的,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教学内容4: 掌握应用层协议的特点、域名系统、FTP的主要工作原理;了解TELNET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SMTP、WWW的基本工作原理;牢固掌握统一资源定位系统URL、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等。思政点可以就各种网络应用进行举例,比如在全球都比较有影响力的支付宝、微信,还有智能餐厅、智能机器人等,这些全球有影响力的应用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力量,以此来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断扩展知识面、融入科技创新。

3.3.3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能有效推动课程思政高效发展,提升课程思政质量,我们必须要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前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于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因素,现在我们可以将考查因素扩展至学生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团队合作、个人素质等多维度,形成新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此外还可以听取学习对课程思政的评价,感受和了解学习思政学习的效果,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思政建设。

4.总结

本文围绕“三全育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展开讨论,提供出一种融合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理论和实验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构建起有效的“三全育人”格局,作为专业教师,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发觉蕴含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3-46.

[2] 李彦娇,王立民,宋海娜等.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恢复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5):347-349.

[3] 冯丹.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3(4):85-87.

[4] 归风铁,王红军,姜通武.“课程思政”视角下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61-6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中发[2016] 31号.

课题编号:YCUJG-2021-23,课题名称:基于“四自”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导论》动态思政库建设,课题类型:宜春学院校级教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