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黄施华

身份证号码:45010619870417054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深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要实现城市全面绿色规划,加强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实现自然环境的全面改善。海绵城市理论对改善我国城市环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城镇化进程让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有了更大的责任,但在近年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内涝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持续困扰着城市。海绵城市是风景园林生态学科的重要理念,城市通过建立相关框架,使雨水直接渗入地表,这样可有效缓解短时强降水造成的城市下水功能瘫痪,以及内涝造成的降水水资源流失等问题。提高城市水资源储存量和使用效率,是现代城市甚至是未来城市更好建设生态空间的解决办法。海绵城市理念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广泛展开应用。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其可以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方法对海绵城市的构建展开探索,让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和风景园林学科研究中起到更大作用,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给城市生态功能建设提供帮助,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海绵城市理论及其意义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区域化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也是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推动海绵城市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规划,首先,不仅可以达到控制城市内部资源并合理运用的目的,还可以保障城市内部水循环系统的完善,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年限。其次,可以改善城市的道路规划、绿地规划、建筑规划等,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的修复。最后,可以提高城市的稳定结构,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运用自身的抵抗能力抵御外部风险,不仅可以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以将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促进彼此协调发展。海绵城市主要是基于城市的地貌来构建并发展,而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现实并做合理的规划,可以在改变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净化城市空气控制PM2.5含量的目的。

2、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1城市风景园林道路规划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道路规划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风景园林道路规划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促进生态平衡。在实际道路规划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结合地理环境特征,合理开展道路规划,并时刻注重生态平衡。在进行风景园林道路规划时,首先要对道路进行合理设计,尽量减少道路的规划总面积,在满足城市基本交通需求的条件下,尽量应用环状路网进行规划,避免直线形道路的设计,可以采取折线或者曲线形的道路规划,并时刻注重道路的排水性能与绿化水平,避免由于排水不畅造成的道路塌陷问题。此外,在风景园林道路设计中,对路面材料也应进行科学选择,基于海绵城市理论,选取渗透性比较强的路面建设材料,能够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特点,可以选择透水性较强的生态材料用嵌草的方式进行铺设,并以植被和树皮填充,形成良好的路面有机体。道路的疏松粒料通常选取卵石和木屑,通过这些材料的选择进一步提升路面的透水能力。但是这些材料的后期维护和管理比较困难,附着力较差,所以一般只用于公园的路面建设中。此外,路面规划中也经常应用多孔沥青和多孔混凝土材料,也能有效地保障路面的透水能力。

2.2在建筑物的应用

在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建筑物时,要体现人文与生态的结合,按照各个物种的生物学特点,把握其优势,让各种生物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可靠的小型生态系统。要求设计建筑物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建筑物绿地空间的设计,主要为垂直绿化。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相结合的方式就是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下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物的主流应用方式。一般来说,落在屋顶的降水很难受到其他因素的污染,通过绿色屋顶对降水进行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基本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灌溉。在雨水灌溉需求较小时,可通过雨水集中收集系统进行储存,在需求量大时向社区、公园、公用绿地等设施直接供应。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态功能进行横向结合,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对有灌溉需求的场所进行机动供应。雨水花园的结构由内而外一般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对于已超过其承载量的降水,也可设置溢流管进行分流,防止降水的流失。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的结合,除满足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外,也可避免由于水分过度集中导致土壤功能下降和植物死亡等问题,避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

2.3水景观规划的应用

水景观的规划能改善降水不能被土壤吸收利用的弊端,由于旧的园林建设地表土壤层面积较小,此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并不能保证植被生长所需要的水含量,而且部分水不能有效渗透进入地表,会造成水分流失与蒸发,影响了土壤对雨水的吸收率。对此,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水景观规划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将雨水的作用,不仅保护了生态平衡,还能将地表水合理运用于建设湿地公园、人工湖、扩充地表水并使其汇入江海等,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维护了生态平衡。水景观规划还会为森林带来更多效益,促进森林正常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其他地区风景园林的发展。另外,建设海绵城市还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抗洪涝能力,加大城市的排水力度。水景观的规划还与生态循环系统相呼应,它们可以促进生态系统正常运转,降低不利因素的发生概率。水景观规划涉及雨水的集水与储水,可将其用于路面防尘与清洁,并通过路面的渗透作用流转进入地下,滋润土壤,增加地下水的储存含量;还可为地下生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最大限度地保证水循环的合理运用。

2.4人工湿地的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人工湿地的规划设计,其也成了现阶段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依据不同的性质,湿地可以划分为人工湿地以及自然湿地两种,在对其规划过程中应该重视科学性。例如,曾经一些规划人员将活猪养殖中心设计在湿地之中,想要通过其粪便来提升其营养物质,然而,利用在这种设计之下,却对湿地的水环境造成非常大干扰,甚而对一些野生动物的生存都造成了影响。因此,规划人员应该尽量预防这种问题的出现,比如,可以用旅游休闲项目来替代活猪养殖项目,如此便能够有效的防止水环境被污染,通过人工的方式来条件湿地中的营养物质比例,这样便能够在保证湿地生态的前提下,提升水中生物的品质,这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2.5生态循环运行系统建设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植被占据重要位置且扮演重要角色,借助植被建设的有效设计和规划,能够确保生态循环运行系统得以良好形成。在植被建设方面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够达到水资源有效净化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保障水资源的充足性,并且其在生物群落丰富性发展方面,也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极大程度地保障景观园林物种多样性,更好地支撑海绵生态平衡不断发展。如在屋顶花园设置雨水收集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地面雨水冲击,也能够保护地面植被,借助这一生态循环运行系统更好地推动城市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也能为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合理地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在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和保障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极大地推进现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海绵城市理论,从而能够将海绵城市理论有效地应用到风景园林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为我国居民带来更舒适、安全、和谐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彭小峰.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03-104.

[2]孟祥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2(5):207-208.

[3]刘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2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