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翠湖幼儿园 322200
摘要:在幼儿集体生活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特别是对于4-5岁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幼儿,有时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则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中班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善,他们的行为表现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对4-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幼儿典型个案的分析等研究方法探寻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具体表现以及该如何应对的策略,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及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导策略
一、4-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与主要表现
幼儿期一般表现为打人、踢人等身体上的直接攻击,也有间接攻击,如从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等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倾向。这样的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进攻(如打、踢、咬等),言语上的攻击(如大声叫嚷、叫别人绰号等),也可以是侵犯他人的财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具有发生频率高、身体攻击为主、男孩多于女孩、年龄越小攻击性越强等特点。
二、4-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与其生理因素有关,比如体质强的孩子比体质弱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等。另一方面,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的倾向和性质则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案例1
LL是一个力气很大的男孩子,平日里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因为他力气大班里很多小朋友都害怕他。在区域活动中,我看到他拿了很多很多的玩具却还在大声地警告小朋友:“不要拿我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我的!你们不可以拿!”他们没有理会LL,拿走了他的玩具,LL马上发了脾气,冲上去把他们推到并把玩具抢过来……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别的小朋友拿他的玩具,他会大声警告甚至会去“推”、“打”小朋友。由于他的各种霸道行为,他经常会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对于老师的开导,他也只是无动于衷。
案例2
XL拉着妈妈的衣角默默地走进了教室。“早上好,XL!”他只是低着头。XL妈妈说:“快跟老师打招呼!”他依旧不说话。妈妈走后,他看着我也不说话。
区域时间他说:“给我!这是我的!”“我不,谁说是你的啊!”原来是XL和ZZ因为一辆建构区的小车吵起来了,而且XL还差点动手,ZZ呢,一脸红通通气呼呼的样子。
案例分析
XL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对孩子很溺爱的,XL比较依赖妈妈的,缺乏安全感。XL开始变得动不动就打人、骂人、乱发脾气等不好的行为习惯。他不愿意跟人说话,性格变得孤僻。
三、4-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由多种因素引起的。4-5岁幼儿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
(一)家庭方面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做好孩子的榜样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思想观念,调整好情绪,以此来引导孩子可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教育意识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才能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2.创造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
研究表明,儿童从2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如果孩子在家里能感受到轻松、安全的感觉,那么他们的性格发展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一个和谐氛围的家庭,父母亲的夫妻关系和谐才是第一位,这样之后才有利于子女关系的构建与子女性格的培养。
3.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减少溺爱。
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幼儿,虽然可能是疼爱,但却会在无形中让幼儿觉得自己的方式是对的,同时也失去了正确的是非观。所以说,家长应该及时抓住机会,指出错误,让他们明白正确的做法,避免再犯。这对孩子才是好的,也可以避免幼儿同伴之间关系冲突的发生。
4.多陪陪孩子,多给孩子一点爱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他们的爱。许多东西不是老师教了孩子就能够学进去的,许多习惯也好,对待事情的方式也罢,都需要父母在家里为孩子“上课”。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们一生影响最为深刻的老师。
(二)幼儿园方面
1.尊重他们,善于倾听幼儿,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对于像XL这样的孩子,老师要给予更多关注,要真正做到移情,深入他们的内心,找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规则,并且尝试与他们做朋友,倾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2.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意识及学会初步调整自己情绪
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正面引导幼儿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做,让幼儿知道正确的解决方式是什么,让幼儿自己说说平常自己是怎么做的,再总结并且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且树立正确的意识。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
游戏是一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利用这一点,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安全温暖的环境,让幼儿游戏,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三)社会和其他方面
1.社会传媒的影响
幼儿最初的学习就是通过观察来进行模仿、再现的过程。幼儿的学习以他们的模仿为主要方式。正因如此,所以应该帮助孩子筛选图书或者电视节目。可以在幼儿园组织幼儿观看有意义的动画片,感受正能量。
2.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环境进行适当的控制。杜绝一切引发、强化、提供幼儿攻击性行为样例的渠道,形成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从正面引导孩子,融入和谐的社会环境,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四、总结与反思
“孩子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理应根据分析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因素,通过家园合作及社会支持协助幼儿减弱攻击性行为,处于4-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行为表现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故对于那些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及时予以矫正,促使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态度、学习正确对待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雁南.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19:165-167.
[2]刘海燕,王艳.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05:69-71+74.
[3]周玉孟.爱挥拳头的“小不点儿”蜕变记——浅谈攻击性行为辅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4]彭进. 3-6岁儿童攻击行为现状和教育策略研究[J].特立学刊,2014,06: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