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第一医院 骨科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拇外翻角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拇趾-跖趾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本研究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提高关节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切口;拇外翻;综合护理;负性情绪评分;VAS评分
拇外翻主要是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外翻,可导致第二趾的锤状趾畸形,多发于女性群体,可能与常穿尖头鞋与高跟鞋相关[1]。患者发病期间,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拇趾-跖趾关节功能造成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手术为主,疗效显著,但是围术期风险因素较多,很难达到最佳疗效,因此在治疗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改善预后。本文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分组探究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2-60岁,平均(41.15±10.21)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0±10.1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均通过X线片检查、病史观察确诊;②无足部疾病;③病历资料均完善;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功能异常;②近期做过足部手术;③认知功能障碍;④无法正常沟通;⑤干预期间退出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术前准备、生命体征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①术前认知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全面评估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讲解疾病知识,让患者明白小切口矫正手术的重要性,以此可纠正患者错误认知。②围术期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负性情绪的有效缓解,可通过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并与患者双手紧紧相握爱抚患者,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③术后疼痛护理: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是机体正常生理反应,并根据患者需求采用有效的镇痛方法;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交谈、观看电视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此确保机体疼痛有效缓解。④术后康复护理:术后24 h后,指导患者进行拇趾尧踝关节被动锻炼,持续 2-3 min,4-5次/d,再对患肢踝尧 髋尧膝关节进行主动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持续5-10 min,3次/d;根据患者机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评估,SAS、SDS评估标准为无焦虑、抑郁:≤50分,轻度焦虑、抑郁:51~60分,中度焦虑、抑郁:61~75分;重度焦虑、抑郁:≥76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②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制定的拇趾-跖趾关节评估标准,总分值为100分,分值与关节功能成正比。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能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但能忍受;7-10 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强烈,难以忍受。④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4个维度,各维度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计算,负性情绪评分、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以(±s)表示,总有效率以(%、n)表示,若P<0.05,则两组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n=40) | 55.33±7.82 | 46.70±6.26 | 54.74±7.70 | 46.26±6.04 |
观察组(n=40) | 55.05±7.88 | 39.59±5.45 | 54.40±7.64 | 39.95±5.21 |
t | 0.160 | 5.418 | 0.198 | 5.003 |
P | 0.874 | 0.000 | 0.843 | 0.000 |
2.2 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拇外翻角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拇趾-跖趾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 | 拇外翻角(°) | 拇趾-跖趾关节功能(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n=40) | 17.29±2.50 | 12.65±2.32 | 64.38±8.14 | 75.19±10.25 |
观察组(n=40) | 17.14±2.58 | 10.10±1.84 | 64.70±8.33 | 86.76±11.48 |
t | 0.264 | 5.447 | 0.174 | 4.755 |
P | 0.792 | 0.000 | 0.862 | 0.000 |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n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对照组 | 40 | 7.59±2.41 | 5.18±2.05 |
观察组 | 40 | 7.35±2.54 | 3.10±1.97 |
t | 0.434 | 4.627 | |
P | 0.666 | 0.000 |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躯体功能 | 心理健康 | 社会关系 | 生活环境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n=40) | 72.54±6.41 | 80.09±7.52 | 70.36±6.21 | 78.73±7.31 | 71.09±6.30 | 79.30±7.46 | 70.60±6.18 | 77.93±7.84 |
观察组(n=40) | 72.70±6.54 | 87.46±8.28 | 70.57±6.33 | 86.90±5.20 | 71.38±6.44 | 87.17±8.23 | 70.88±6.23 | 85.47±8.44 |
t | ||||||||
P | 0 | 0 | 0 | 0 | 0 | 0 |
3 讨论
拇外翻疾病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主要与不良穿鞋习惯、遗传以及关节炎等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多采用微创手术矫正,可显著提高关节功能,但是依然会对患者足部关节与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在手术时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3]。
综合性护理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理综合化是护理的核心,其护理方案可从多个方面实施,诊断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针对性,能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4-5]。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拇外翻角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拇趾-跖趾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关节功能,加快淋巴液回流,提高患者足部舒适度。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对该疾病全面了解,并纠正对此病知识的错误解读,保持乐观心态,以此树立积极向上治疗信心。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期间,应将疾病预防作为护理重点内容,在护理时应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促进护理内容全面落实。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本研究患者疼痛,缓解负性情绪,对改善关节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晓蕊,侯胜芳,张亚辉.护理干预在减轻微创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患者疼痛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8):165-168.
[2]李菊,杨院,马莉.100例足拇趾外翻微创矫形手术的护理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12):1990-1991.
[3]王晓蕊,吴晓丽,高瑞姣,等.护理干预对微创拇外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5):818-819.
[4]车承呈.拇外翻矫形的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220-221.
[5]马萍.优质护理干预对拇外翻矫形术患者术后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4):401-403.
基金号N1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