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体能训练是运动员运动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将发布在中国知网上的有关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基础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梳理目前我国体能训练的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的学者主要围绕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数字化、国内外体能训练理论的不同等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能;竞技能力
一、引言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我国成为首个举办“双奥”的国家。在备战奥运的过程中体能训练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训练内容,“体能”同样是是当代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也是我国自2000年后历届奥运会备战训练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1]。有效增强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之一,在探究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基础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应高度引起体育界的重视。以知网为检索平台,搜集梳理有关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基础的核心期刊文献作为分析材料。
二、研究现状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所有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十四五”时期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强化体能的要求,同时推动体能训练专业方向朝着系统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2],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与体能训练相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围绕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数字化、国内外体能训练理论的不同等内容进行研究。
为提高训练的专项针对性,众多学者就不同运动项目的专项特征进行研究以探究合适的体能训练方式。姜飞、黎桂华等人为了解决目前武术散打项目专项化训练针对性不强、专项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多种角度对武术散打项目进行剖析,总结特征后对应提出了训练建议[3]。高平、段兴亮等人以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队9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最大摄氧量、心率、乳酸等内容进行测试后,提出中国队员的上肢肌肉力量并不差,但是激流回旋专项力量特征不仅要考虑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还要考虑划桨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4]。张鹏、刘静轩等人依据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基础构建了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5]。此外,不止运动项目上的体能训练需要依靠生物学基础,军事领域的体能训练同样需要以生物学为基础,对于军事训练领域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得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6-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体育的众多领域中都出现了数字化的身影,其中就包括体能训练领域。在许多训练环节中,借助科学的工具可以使运动员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变化,准确判断疲劳程度,从而遵循生物学基础得以更加科学的进行训练。数字化转型是点燃当代竞技运动训练变革新引擎,可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竞技运动人机融合的“体能制胜+计算整合制胜”训练新格局[11]。当前我国体能训练数字化领域有着不少科研成果,李晓彤和闫琪对First beat心率变异性监控系统在优秀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及恢复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12],樊云彩和闫琪利用心率变异性分析和疲劳监测系统对花样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负荷进行了监控研究[13],闫琪、廖婷等人的研究认为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数字化体能训练技术主要集中在运动能力测量和力量与爆发力训练、神经反应速度训练、高强度间歇耐力训练等训练方法的实时监控, 以及运动员竞技状态评价和大数据平台管理等方面[14]。
裘晟、李捷等人对美国体能训练的概念、功能与范畴、定位与发展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根据现代系统生物科学进展,诠释了体能训练的生物原理与训练生物原则,从生物学角度重新定义了“体能训练”的概念与训练逻辑,为从机制原理上去了解"体能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15]。侯会生、徐庆雷通过对美国体能训练基本状况、专家授课内容和我国教练员学习收获的分析, 探讨现代体能训练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得出需要更新我国教练员的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化训练思想和训练手段的结论[16]。加强与外国学者的交流合作,借鉴其先进优良的技术,以提高我国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三、评述
当前,我国关于体能训练的研究内容较多,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未来应加强与国外学者的联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进一步提高体能训练的数字化程度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 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 体育科学. 2014, 34(2): 3-10.
[2] 李卫,阙怡琳,石煜,等. 体能训练前沿理念与实践创新——第二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综述[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44(03): 114-128.
[3] 姜飞,黎桂华,罗应景,等. 武术散打项目的专项特征及其训练应用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2, 56(01): 71-77.
[4] 高平,段兴亮,周梅,等. 我国优秀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体能诊断与训练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1, 55(01): 95-100.
[5] 张鹏,刘静轩,张文婕,等. 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构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1, 38(05): 633-640.
[6] 徐海亮,吴海平,张绍勇. 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舰飞与着舰专项身体素质需求分析及专项体能训练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 55(08): 26-29.
[7] 衡祥安,曾子林. 基于数据分析的军人战斗体能训练与评估[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 55(08): 58-63.
[8] 李赓,李静施,曹玉萍. 军体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体能训练方法在军人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 55(08): 38-45.
[9] 冯连世. 军体融合促科学化体能训练 科技创新助军队战斗力提升[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 55(08): 3-4.
[10] 陈南生,刘莉,盛莉,等. 我军特种部队实战化体能训练体制变革的基本思想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 55(08): 9-19.
[11] 胡海旭,杨国庆. 数字化转型:点燃当代竞技运动训练变革新引擎[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44(11): 81-98.
[12] 李晓彤,闫琪,高志青. First beat心率变异性监控系统在优秀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及恢复中的应用: 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Z]. 中国天津: 20172.
[13] 樊云彩,闫琪. 利用心率变异性分析和疲劳监测系统对花样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负荷的监控研究: 第四届(2016)全国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学术会议——运动·体质·健康[Z]. 中国江苏无锡: 20162.
[14] 闫琪,廖婷,张雨佳. 数字化体能训练的理念、进展与实践[J]. 体育科学. 2018, 38(11): 3-16.
[15] 裘晟,李捷,李端英,等. 中美体能训练的认识差异与体能训练的生物原则概论(上)[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6(06): 1-4.
[16] 王芬,侯会生,徐庆雷. 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01): 104-106.
作者简介: 姓名:程星宇 性别:女 学历:教育学硕士 出生年月:1999.12.12 籍贯(具体到省市):江苏省徐州市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