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山东,266000
摘要:爆破损伤数在支护结构设计中是参考量,它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所以爆破损伤对隧道开挖的过程中的非常重要。本文依托青岛地铁6号存车线的工程实际工况,利用LS-DYNA模拟施工中上台阶导坑光面爆破对岩体的损伤,并在实际工况的基础上,控制单一变量改变密度和间距分别模拟四种工况,研究工程爆破方案对围岩影响,分析爆破荷载对围岩产生所产生的应力范围、位移变化,以及爆破振动的影响范围。
关键词:爆破震动 损伤 数值模拟
1 工程概况
青港区间存车线为单洞四线大跨断面存车线全长211.75m,采用直墙拱顶断面,台阶法开挖,先开挖支护车站上部,后开挖车站下部,车站上部为扇形断面,开挖跨度为19.55m,高度为6.5m,分中、左、右三块开挖,车站下部为矩形断面,开挖跨度为19.55m,高度为4.68m,采用中部拉槽,两侧错步开挖的方式。
存车线主体大部分段落位于微风化闪长岩岩层及花岗岩岩层,部分段落位于断裂破碎带,初支结构拱顶埋深33.1~46.1m,洞身主要处于Ⅲ、Ⅳ级围岩段落。隧道台阶法开挖,上台阶先开挖中导洞,本文重点分析中导洞爆破过程对周边围岩的损伤。
图1 隧道结构轮廓图 图2 中导洞爆眼布置示意图
2 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Ansys中的动力模块LS-DYNA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本次模型为2维模型,模型尺寸为70m×70m,内部尺寸为14.6×11.8,围岩采用8节点3Dsolid164单元,共143216个单元和288860个节点,在X、和Y方向四个边界施加无反射边界条件用于模拟无限大围岩,防止反射波对模型边界产生破坏,Z方向施加法向约束。
使用LS-DYNA对隧道爆破进行模拟,岩体部分使用RHT本构模型, RHT本构模型损伤用计算公式
(1)
(2)
为单轴抗压强度归一化后的压力,D1、D2表示损伤常数,为最小失效应变,为塑性失效应变。
表1 RHT本构模型计算参数
密度kg/ | 剪切模量/MPa | 单轴抗压强度/MPa | 损伤因子D1 | 损伤因子D2 |
2650 | 2000 | 110 | 0.04 | 1 |
炸药材料的定义方式为*MAT_HIGH_EXPLOSIVE_BURN[9],该方程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爆炸时能量产生的变化。爆破状态方程采用JWL爆破状态方程,LS-DYNA中定义方式为*EOS_JWL,是许多学者在爆破数值模拟中最常使用的爆破状态方程。JWL方程的方程式如下:
(3)
公式中的P 为 JWL 状态方程决定的压力;V 为相对体积;为初始比内能:A、B、R1、R2、均为特征参数。乳化炸药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表2 乳化炸药JWL方程参数
炸药类型 | A/MPa | B/MPa | R1 | R2 | | MPa |
乳化炸药 | 276200 | 8440 | 4.2 | 0.95 | 0.3 | 2000 |
根据现场岩土勘察报告,存车线上台阶中导坑爆破面围岩等级为三级,上部第一层全新系人工填土,采用DP模型,LS-DYNA中定义为*MAT_DRCUKER_PRAGER,下部为上更新洪积土粉质粘土和粗砂和砾砂,LS-DYNA中定义为*MAT_SOIL_CONCRETE,模拟中各岩土体的计算参数如表3所示,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表3 模型计算参数
密度 kg/ | 弹性模量 /GPa | 泊松比 | 抗压强度 /MPa | 抗拉强度 /MPa | 黏聚力 /MPa | 内摩擦角 /° | 体积模量/MPa | |
基岩 | 2650 | 30 | 0.25 | 70 | 2 | 3 | 38 | / |
人工填土 | 1500 | 1.748 | 0.271 | / | / | 0.105 | 22.8 | / |
砾砂 | 2100 | / | 0.25 | / | / | / | / | 115 |
本次数值模拟共考虑6个因素,分别是炸药装药密度、掏槽眼炮孔间距、辅助眼炮孔间距、内圈眼炮孔间距、周边眼炮孔间距以及底板眼炮孔间距。计算分5种工况,具体各工况的参数如表4所示。
表4 各种工况的密度与炮孔间距
密度/ kg/ | 掏槽眼炮孔间距/mm | 辅助眼炮孔间距/mm | 内圈眼炮孔间距/mm | 周边眼炮孔间距/mm | 底板眼炮孔间距/mm | |
工况一 | 1250 | 600 | 700、600 | 600 | 350 | 700 |
工况二 | 1500 | 600 | 700、600 | 600 | 350 | 700 |
工况三 | 1000 | 600 | 700、600 | 600 | 350 | 700 |
工况四 | 1250 | 650 | 750、650 | 650 | 400 | 750 |
工况五 | 1250 | 550 | 650、550 | 550 | 300 | 650 |
3 计算结果分析
取计算结果12ms时Y方向的振动速度,分别取拱顶中心和拱顶左右两端沿Y方向1米、2米、3米、4米等距取点,测得的不同深度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单位均为mm/ms,所测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见表5斑岩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围岩损伤程度的关系表6所示
表5 岩石爆破损伤的质点峰值震动速度临界值[10]
岩体损伤表现 | 损伤程度 | Vw(cm/s) | |||
斑岩 | 页岩 | 石灰岩 | 石英质中长岩 | ||
台阶面松动岩石的偶尔掉落 | 没有损伤 | 12.7 | 5.1 | 25 | 63.5 127 |
台阶面松动岩石的部分掉落 | 可能有损伤但能接受 | 38.1 | 25.4 | 63.5 | |
部分台阶面松动,崩落 | 轻微的爆破损伤 | 63.5 | 38.1 | 127 | 190.5 |
台阶面严重破损 | 爆破损伤 | >63.5 | >38.1 | >127 | >190.5 |
表6 拱顶中心和左右两端点等间距质点峰值速度
拱顶中心等间距质点峰值速度 | 拱顶左右两端等间距质点峰值速度 | |||||||
1m | 2m | 3m | 4m | 1m | 2m | 3m | 4m | |
线密度1250 kg/ | 39.69 | 33.72 | 2.23 | 0.12 | 15.18 | 10.86 | 0.38 | 0.07 |
线密度1500 kg/ | 37.08 | 31.39 | 1.68 | 0.15 | 13.05 | 9.09 | 0.25 | 0.03 |
线密度1000 kg/ | 46.2 | 40.38 | 3.38 | 0.07 | 15.18 | 11.71 | 0.51 | 0.08 |
间距增加50mm | 30.38 | 10.21 | 0.26 | 0.025 | 7.65 | 3.10 | 0.019 | |
间距减少50mm | 42.65 | 15.86 | 0.34 | 0.03 | 11.99 | 3.61 | 0.05 |
(a) | (b) |
(c) | (d) |
图4 拱顶左右两端和拱顶中心点质点峰值振动速度
结合每点的峰值振动速度,如图3所示,a、b分别表示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拱顶左右两端和拱顶中心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c、d分别表示工况一、工况四、工况五拱顶左右两端和拱顶中心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得到施工中原始方案对拱顶中心围岩的损伤深度为4米,拱顶左右两端的损伤深度为3.87米。工况二,即装药量增加1.2倍后,拱顶中心围岩损伤深度为4.17米,拱顶左右两端损伤深度为3.42米。相比较原始爆破方案在拱顶中心处深度增加0.17米,增加了4.25%,在拱顶左右两端损伤深度减少0.45米,减少了11.6%。工况三,即装药量减少1.2倍以后,拱顶中心处损伤深度为3.87米,拱顶左右两端为3.91米。与原始爆破方案相比,拱顶中心处损伤深度减少0.13米,减少了3.4%,拱顶左右两端损伤深度增加了0.04米,增加了1.03%。
改变间距后,间距增大50mm后在拱顶中心处的损伤深度为3.34米,比原始方案密度减小0.66米,减少了16.5%,拱顶左右两端点损伤深度为2.61米,,减少了32.6%。可见密度的改变会增大拱顶中心处围岩损伤深度,但附近围岩质点振动峰值速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间距减小50mm后,拱顶中心损伤深度为3.42米,减少了14.5%,拱顶左右两端损伤深度为2.94米,减少了24%。改变间距后会增加在拱顶中心处围岩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间距越小拱顶中心处和拱顶左右两端附近围岩质点速度越大,对附近围岩的损伤更大,间距越大对于拱顶中心处和左右两端的损伤越小。与原始爆破方案相比,改变间距会使拱顶的损伤深度减小,在拱顶左右两端的损伤深度更加明显。
4 结论
(1)在密度改变后,线密度越小,爆破荷载对附近围岩产生的振动越大,随着距离的不断增大其衰减速度越快。在拱顶中心处产生的损伤随线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拱顶左右两端的损伤随线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总体来看三种方案在拱顶中心处的损伤始终大于左右两端的损伤。
(2)改变间距后会增加在拱顶中心处围岩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间距越小对附近围岩的损伤更大。原始爆破方案中裂隙区半径最大为4m。开完断面处围岩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值为0.12mm/ms.
(3)改变炮孔间距后会使拱顶两端点的应力大小和范围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 MARTINO J B,CHANDLER N A. Excavation-induced damage studies at the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4,41(8):1413–1426
[2] 严鹏, 单治钢, 陈祥荣, 等. 深部岩体爆破损伤及控制研究[C]// 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S. l.]:[s. n.],2009:508–512.
[3] TAYLOR L M, CHENEP, KUSZMAUL J S. Micro-crackinduced damage accumulation in brittle rock under dynamic loading[J].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1986,55(3):301320.DOI:10.1016/0045-7825(86)90057-5
[4]GRDAY D E, KIPP M E. Continuum modelling of explosive fracture in oil shal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80, 17(3):147-157.DOI:10.1016/0148-9062(80)91361-3.
[5] 陈明, 卢文波, 胡英国. 爆破开挖扰动对深埋隧洞围岩损伤区的 影响研究 [EB/OL].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