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中心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并从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等角度对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难度进行阐述,最后从落实“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旅游景区等地展开危险性评估、加强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等角度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落实展开论述。通过落实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预案
前言:地质灾害是无情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会对国家发展、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还会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是很关键的,通过相关工作的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一、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防治地质灾害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做好分级管理,明确地方政府为防治地质灾害的责任主体,落实政府牵头、部门分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证地质灾害预警手段的科学合理,对灾害风险加以规避;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强群测群防,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防范治理责任制,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落实统筹规划原则,在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其他灾害的防治[1]。
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
(一)降雨等天气因素
降雨对于地质灾害有着较大的影响,会加速岩质边坡风化变形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坡体的自重,影响到斜坡内部的应力,降低坡面的摩擦系数,导致坡体出现各种形态的质量变化,比如:裂缝、塌陷、膨胀等。在恩施市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泥石流、崩塌、滑坡、塌陷等,很大一部分灾害都是由降雨引起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与降雨的周期有着直接关联,近些年来,降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更为巨大,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严重,对公路、水利设施、学校以及居民小区等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二)人为因素
在经济发展推动下,近些年来,恩施市的景区开发、道路建设、愈发频繁,城市扩张建设,居民通过切坡削坡建房,坡地开垦农作,植被被大量破坏,在自然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对地质条件带来了影响,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地质灾害频发[2]。据数据显示,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切坡削坡修筑房屋和道路切坡扩建上,其次为矿产开发和毁林开垦。
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难度
(一)地质灾害早期识别难度大
早期的地质灾害在识别上有很大的难度,在技术手段和工作能力的影响下,不能够及时识别。现如今在监测地质灾害时,还在应用人工的方式,智能监测手段缺失,监测方法落后。为了能够对高风险隐患进行监测、防治,应当积极开展精度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创建精细化的地质灾害监控预警,准确预报灾害发生时间;构建信息管控机制,对全区域全过程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问题加以解决。
(二)专业技术人员缺失
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失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应用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导致地质灾害防治水平难以提升,加之在山区的群众地质灾害防范能力薄弱,需要紧急撤退时,不愿意撤,不想撤,不配合工作。另外,由于山区地区的地形复杂,在人员转移避险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二次伤害。
(三)未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点布设
以恩施市为例,目前我市一共有地质灾害监测点184个,但只有7个地质灾害监测点纳入了专业监测中,应当对所有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展开专业监测,从源头上避免地质灾害发生[3]。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落实
(一)落实“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
首先应对网格责任人、管理员、专管员以及协管员的责任加以明确,提升各个网格责任主体的业务管理能力,强化针对汛期的巡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对于所发现的新增的安全隐患点,应及时明确相关责任人,制定有效的措施对隐患点加以防范。对现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好定期巡查,特别是在雨期应当加强监测。一旦发现险情有加剧的趋势,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安全才是首要的。
(二)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醒目的警示标牌,展现清晰的撤离路线,保证应急预案到点、措施到位。在汛前做好隐患排查、汛中做好隐患巡查、汛后做好隐患检查,将应急调查工作有效落实,及时分析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保证在发生地质灾害时,将损失控制在最低[4]。同时,各个单位积极落实地质灾害应急责任,保证工作职责明确、机制健全、人员到位、责任到人,定期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检查。
(三)对旅游景区等地展开危险性评估
根据恩施市实际情况,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将旅游景区等特殊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落实到各个区域,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机制,全面推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以危险性评估报告为依据,制定并落实具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对策
[5]。在评估之后若某建设工程具有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或者可能会受到地质灾害影响,应当制定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此外,在相关部门审批单位或个人工程建设申请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也应当作为项目立项审批报告中的一部分,若立项报告中不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则不予以审批通过,同时做好建设项目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工作。
(四)加强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
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落实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灾意识、自救和互救能力。恩施市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是全州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普及将是一项持久战。在宣传普及过程中,可利用新闻媒体、报纸、展板,或者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定期开展宣传咨询,通过一系列宣传使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不断提升群众的防灾、避灾、救灾能力,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活和财产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面对无情的地质灾害能够做到的就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平常工作中,落实“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及时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重点区域展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面向群众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不断提升应对地质灾害能力,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广成,胡小华,郑树东,等.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6):815-819,847.
[2] 袁显锋.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问题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8(7):165-166.
[3] 李滨,张青,王文沛,等.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区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020,26(4):556-564.
[4] 邱建新.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J]. 智能城市,2020,6(17):33-34.
[5] 张李荪,吴元保,柯劲松,等. 基于无线通信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J]. 江西水利科技,2020,46(3):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