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汉军民屯垦西域,不仅是中央政府应对匈奴侵扰、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形式,也是其经略西域,维护西北安全的战略选择。西汉在西域屯田是一个创举,设立的屯田机构呈现出初创性、实用性的特点,屯田主要分布在军事要塞和交通要道附近,有效支撑着中央政府在西域战略利益的实现,为其后历代中央王朝在西域进行屯田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西汉;西域屯田
西域屯田从公元前105年伊始,至今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屯田”这种制度形式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对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文化交流发挥着巨大作用。历史证明,“屯田兴则西域兴,屯田废则西域废”,屯垦戍边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治理西域的千古良策。
一、西汉屯田西域的战略考量
屯田西域与西汉经略西北、消除匈奴威胁息息相关。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游牧部族。公元前209年,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强大起来,一统北方草原并逐步控制西域,“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1]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匈奴屡屡南下侵扰。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征讨匈奴,因实力有限,终至“白登之围”,转而与匈奴实行比较屈辱的和亲政策,然而和亲只能维持双方脆弱的和平。文帝、景帝时期,匈奴仍然南下掳掠,“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一度“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2],严重威胁西汉的安全。
为了消灭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域,以“断匈奴右臂”。张骞出使西域返回后,汉武帝对“西域三十六国”,如楼兰、乌孙等有了大致了解,由最初联系大月氏发展为联合乌孙等共击匈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欲与乌孙共灭胡”。
汉匈争夺西域的战争使汉武帝认识到屯田西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3]在发兵西域过程中,西汉耗资巨大。“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作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兵便,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竞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4]可见粮食供应在汉匈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汉武帝在经营“河西四郡”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西域屯田”。早在公元前169年,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以军队制式开始了陇西屯田、金城屯田、张掖屯田等,虽说规模有限,却开了屯田西域的先河。当时,朝廷预作耕牛、种子等方面的先期投入,让军人以部队建制去垦荒种地,收入除自用外,归朝廷所有;民户则免三年租税。所垦地沟壑纵横,方整有序,呈“井田”式。汉武帝借鉴河西四郡屯田经验,在公元前105年开始了西域屯田。随着控制区域的推进,屯田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支撑了汉朝在西域的军事行动,减轻了朝廷的经济负担。也为出入西域的使者提供了必须的粮食和武装护卫,增强了西汉统辖西域的力量。
随着西汉国力军力的增强和北击匈奴的成功,汉朝对西域的经略也从“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发展到建立“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5]的大国雄心。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西汉从敦煌、玉门关,进入西域,再从西域建立一条连接中亚的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西域的汗血马、玉石、葡萄、核桃、苜蓿等相继传入中原,西域各国使臣相望于道,络绎入朝长安,倾慕大汉之强盛,初步达到了汉武帝“威德遍于四海”的目标。
二、西汉在西域设置的屯田机构
西汉时期,中央并没有专职的屯田管理机构,由相关农业管理机构兼管;而西域屯田管理机构从临时管理到专门机构管理,呈现出逐步成熟的趋势。
(一)中央管理屯田机构的设置
西汉初期,在中央,西域屯田归属于大司农兼管。在秦朝时期主管全国的农业生产的官员称为“掌谷货”或“治粟内史”,汉初沿用了这一旧名。公元前143年,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又更名为大司农。大司农名义上是掌管屯田的最高机构,但事务繁杂,又难以具体管理屯田事务。为提高屯田管理效率,西汉常设一些临时机构和官员,如在中央设有搜粟都尉,虽然职责是主管军队粮食供应,不过从桑弘羊任搜粟都尉时,建议西汉屯田渠犁、轮台等,大致可以判定搜粟都尉肩负有屯田设置、屯田规划等宏观管理的权力。
此外,为推动屯田建设,西汉朝廷还有劝农使者,并建立了监察制度,经常派官员到西域各地监察行政和屯田,以便中央及时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也是西域屯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西域屯田机构的设置
西汉在西域设置的地方管理机构处于草创时期。西汉早期,没有专门的屯田管理机构,多是由当地的军队指挥官兼管屯田事务,属于临时管理机构,先后有使者校尉、司马校尉、都尉等。公元前101年,西汉王朝在轮台和渠犁设立“使者校尉”,主营屯田。使者校尉不仅是西汉在西域地区最早设置的军政机构,也是最早设置的管理屯田的机构。公元前77年,汉昭帝任命赖丹为校尉,代表中央政府管理在轮台地区的屯田。同年,西汉又在伊循设都尉管理屯田,“司马一人,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镇抚之,其后更置都尉”
[6]。公元前68年,汉宣帝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的使者,管理西域的屯田。
公元前60年,汉朝在乌垒城(今轮台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的属官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7]。其中副校尉为都护的副手,由朝廷任命,秩比二千石,职权可与都护相当。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政府正式设立的管理西域屯田的最高地方机构,西域都护是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除了负责西域行政事务,统率中央在西域的驻军以外,还统管西域各地的屯田。此后,西汉在西域地区的屯田,逐渐形成了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各地曲侯和屯长四级管理体制。戊己校尉,是主管西域屯垦事务,协助都护统治西域的官吏,地位和副都护接近。各地曲候,又称军候,是西域各大屯田区的直接指挥官。屯长,是各地屯田内直接率领士卒生产和战斗的基层屯官。屯,属于屯田的最基层组织,屯长则是各种屯田政策的基层实施者。
三、西域屯田区的分布
西汉时期的西域屯田大多散布在天山南麓的交通要道、绿洲地区,呈现出与政治、军事相结合的特点。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之时,为了解决粮饷和稳定西北边疆,开始在轮台和渠犁进行屯田,初步建立了西域屯田点,为其后进一步扩大屯田奠定了基础。“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又北益广田至雷为塞”[8];据考证,雷位于今天的伊犁河谷,这是西汉最早的西域屯田记载。使者校尉是最早管理屯田的职官,“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又出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9]公元前77年,汉军攻破楼兰。公元前68年,郑吉率领三百官兵在车师屯田。西域都护府设置后,在西域的屯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元前53年,乌孙内乱,汉军在将军常惠的带领下屯于赤谷。接着,西汉政府在车师前部设立专理屯垦的戊己校尉,并发展焉耆、姑墨、楼兰等屯田。自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直到西汉结束,西域的屯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高昌、焉耆、龟兹、姑墨,并推进到更远的乌孙赤谷附近的楚河上游地区。
综上所述,西汉对西域屯田机构的设置及屯区的分布是在用兵西域及反击匈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集中于交通要塞之处,是绿洲农业、丝路要道、战争守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屯田区主要分布在西域都护府治所、鄯善、车师前国,乌孙等地区,共有十多个屯田点,“布点分片开发”已初具规模。屯田的主体是戍卒,他们且耕且战,成为屯垦的主力军。同时,西汉开启了刑犯之人和内地移民到西域屯田的尝试,这些戍卒和移民屯田成为西域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
总体而言,西汉推行的屯田制度,极大降低了汉军与匈奴作战的成本,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了提升,有效稳固了西北边疆。同时,对促进汉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汉朝在西域的屯田是一个创举,不仅把中原的种植技术、冶铁技术传播到西域,还把西域的栽培技术和当地特产带回中原,加强了中原同西域生产技术的交流,为以后历代中央王朝统辖新疆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邮寄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1128号,共邮寄两份,一份收件人赵华琳,电话13150311197,一份收件人刘红超,电话17799657036
[1]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P3173.
[2] 司马迁.史记·匈奴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P3761.
[3]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P3175.
[4]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P3913.
[5]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P3166.
[6] 班固.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P3878.
[7] 班固.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P3874.
[8] 班固.汉书·匈奴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P2913.
[9] 班固.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P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