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势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但人文社科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学生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意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文章以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法调查收集资料数据,发现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存在思想固化、学校重视不足等问题。在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为学生创造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等优化对策。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创业;大学生
一、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其一,丰富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创新创业研究著作、学术期刊、论文也是浩如烟海。但是,在创新创业的研究上很少有区分理工科与人文学科[1],本研究将从人文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为人文学科创新创业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丰富理论体系。其二,拓宽研究思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目前,已有的关于人文社科类研究大都注重于理论研究,对理论的转化和应用较少[2]。本研究注重将创新创业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鼓励人文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促进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思路的转变,提高研究的前瞻性与应用型[3]。
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研究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有利减轻其就业压力,增加其就业创业信心,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研究思路,为政府制定创新创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提供理论参考。
二、人文社科类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学生思想固化,主动性差
受我国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了应试教育,缺乏批判与创新思维。在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主观臆断上,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就是简单地开公司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上普遍接受的是灌输类的知识,自我探究发现的知识较少,这就使得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相比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的创业敏感度相对较低[4]。在了解关于创新创业信息的渠道上,学生很少关注国家相关的政策并正确解读政策中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而是依靠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中信息的传递,缺少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创新创业距离自己很遥远,自己能力不足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水平。
2.学校重视不足,教育资源缺失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解决大学就业问题,因此更多的是将就业与创业放在一起,侧重于就业教育,甚至不需要创业教育,学生都能够顺利毕业就好,而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此外,高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是仍然是专业为主,创新创业为辅的现状,脱节严重,没有形成衔接灵活的课程体系。再者,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创新创业”的问题,因此,相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更多的会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对传统文科的刻板印象,高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相关活动就更加不被重视被边缘化[5]。
3.社会传统理念桎梏
受“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追求稳定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教育,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公务员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即“铁饭碗”。而选择进行创业具有极大的风险,且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社会对于创业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加之“士农工商”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多认为高知识分子阶层、“体制内”人员的社会地位、名望更高,更受人尊崇,而这也导致了很多传统观念的家庭成为了学生创新创业路上的“绊脚石”。
三、人文社科类学生创业优化路径
1.个人层面——“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一方面,学生要有“敢”的思维。学生要创新创业的首要一步就是敢于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桎梏,主动去接受和学习新思想,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关注国家和学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正确解读政策中对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辩证去看待创新创业路上的挫折,勇敢的克服创业路上的磨难和心理上的障碍,不断的去寻找成功的出口。
另一方面,学生要有“干”的魄力。学生不应局限于思维上的创新,更要有行动上的突破,这也是创新创业路上艰难的一步。在接受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之后,要学会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这既能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更加科学化,也能使理论知识基础更加夯实。
2.院校层面——“全面教育、精准培养”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根据二八法则,具有创新创业天赋的学生占着很小的比例,因此,学校要对这批学生进行精准培养,对有着创新的想法、强烈的创业意愿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学校要高度重视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明确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合理划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职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整个的教育方针中去。创新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学校可邀请优秀创业成功毕业生回母校给学生作经验的传授,或者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来开讲座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未来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
3.政策层面——“营造环境,理解支持”
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其一是减小创新创业的社会“阻力”,其二是加大创新创业的社会“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减小创新创业的社会“阻力”,各地政府也要根据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实施细则和优惠支持,提高政府在该领域的财政支出比重,减小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压力。加大创新创业的社会“推力”,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社会各界应积极的创造一个正面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打破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给予创新创业的高校学生更多理解和支持。
四、结语
人文社科类学生创新创业是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创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多方支持,共同努力推动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婷.“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9.
[2]李婷婷.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山西大学,2014.
[3]朱咸影.浅析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1):161-162.
[4]朱方思宇.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35+39.
[5]刘洋,窦秉慈.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平台主体角色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2):107-109.
本文系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探析》(编号:20221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