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7
/ 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张富勇

500102198511016892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行业有了很大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浇带的作用是有效预防裂缝、地基沉降,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后浇带施工加以重视,根据建筑工程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或沉降不均等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有效减少变形缝设置数量提升建筑整体使用性能的技术;是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将基础底板、墙体、梁、板等在建筑同一位置设置的临时断开施工措施。利用后浇带将建筑在结构上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单元。待结构单元之间整体沉降或变形稳定后采用刚性技术连接成整体的施工技术。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时间是发挥其性能、降低外部条件引起裂缝的关键。因此应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且其变形监控量测数据稳定后,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的浇筑时间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

1建筑工程后浇带概述

后浇带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留的、不与两侧混凝土同时浇筑、在满足预留时间及温度等有关要求,浇筑混凝土的临时施工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常因温度应力、收缩应力、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导致有害裂缝的产生,为预防产生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将后浇带预留在梁及墙和基础底板的相应位置,在经过自然沉降和结构内部收缩,以及养护期满且达到设计要求以后再浇筑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作用

2.1控制热胀冷缩

事实上,热胀冷缩属于一种自然现象,而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通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控制混凝土热胀冷缩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提速,建筑工程项目的密集度显著提升,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形成裂缝问题,不但会影响建筑美观性,也威胁到建筑结构安全。尤其是建筑混凝土热胀冷缩问题,其产生的不利影响较为严重,所以这就需要采用后浇带技术进行处理。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其处于规定允许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借助于后浇带技术能够扩大建筑结构延展性,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避免热胀冷缩问题的出现。

2.2规避地基沉降问题

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施工问题,主要是由于未重视地基基础施工引起的。与此同时,施工期间的地基加固工作也没有落实到位,当施工作业进行至后期时,出现地基沉降问题,不利于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推进。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倾斜,并增加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风险,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安全。对此,需重视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调整、优化建筑结构,保证工程整体受力均匀,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2.3裙房结构

与高层建筑进行连接时,在24米高度以下的附属建筑通常称之为裙房,一般是高层建筑作为其中的住宅建筑裙房,是其中主要商业建筑。在地心引力的影响下,建筑施工地基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沉降问题,导致高层建筑与裙房相互之间的连接位置出现严重的缝隙,安全隐患问题也会有所增加。在后浇带施工技术背景下,高层建筑与裙房展开分析时,可以实现对地基的沉降量计算,以此得出对应的浇筑时间,保证高层建筑以及裙房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整体,这样不仅能够促进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紧密连接,而且能够为裙房结构稳定性提供保证。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3.1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计算试配确定。收缩混凝土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掺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止后浇带浇筑后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应力和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强度等级比两侧提高一个等级,且抗渗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3.2时间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制作一般在2个月内完成,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必须在建筑物完全沉降后进行。但大多数高层建筑的施工时间与裙楼结构的施工时间一致,而相同时间内高层建筑的施工量要远大于裙楼结构的施工量,高层建筑的竣工时间要想晚于裙楼是比较困难的,裙楼的沉降就一定会发生在高层建筑沉降之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等待主楼结构完成沉降后再进行后浇带浇筑。由于整个建筑项目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季节变化,可能会造成工期的延长。为了尽量避免管理疏忽,施工时应及时在图纸上标注。

3.3后浇带保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需要保证后浇带保护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在施工前期要尽可能避免杂物或者钢筋、铁锈、灰尘等进入到施工缝内部。切记不能够让施工人员随意踩踏或者挤压等,这样才能够实现全方位有效覆盖,保证现有诸多保护工作能够得到全方位有效推进,尽可能避免水气以及潮气渗入到楼面。在施工之前如果钢筋在锈蚀问题,必须要立即采取针对性对策,保证除锈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加强整体性管理力度,以现有众多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措施,保证后浇带施工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全方位有效推进。后浇带施工时可以对废弃的模板进行合理利用,同时将砂浆在两侧节水带位置处进行合理设置,这样才能够为楼顶防水性提供保证。

3.4模板施工

从建筑工程项目后浇带施工方面分析,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内容及规定要求进行模板预设,同时后浇带模板施工后禁止随意对技术方案进行调整。在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要综合分析框架梁施工缝挡板具体状况,然后采用钢管进行支撑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与此同时,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实施钢丝网模板的统一预设,其中采用的钢丝应确保规格一致,以提升钢丝网模板的均匀性,保证钢丝网模板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由此既能够增强结构稳固性,也便于后续进行拆卸作业。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级别超过了设计规定要求70%,紧接着就要拆除后浇带模板,具体拆除顺序为从上至下。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模板和支撑必须同步拆卸,以免影响到后浇带结构稳定性。此外,建筑工程项目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若是裙楼和高层建筑间设计的跨度相对比较大,需要以保证模板刚度为前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由于地下室梁支撑受力较大而引发的结构性破坏问题。

3.5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应先清除杂质,处理钢筋锈迹,然后对模板和后浇带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进行浇水湿润处理。为了保证后浇带浇筑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提前规划好浇筑方案,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地板—外墙—顶板。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强几项制作指标的控制,因为这些指标的合理性对配置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这对减小混凝土后期收缩密切相关。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还应加强对振捣时间、振捣深度、插电距离的控制。在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厚度小于2m的混凝土可采用串筒入模方式分层振捣,但分层振捣混凝土厚度必须控制在50cm以内,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均匀性。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泌水收缩性,很容易使混凝土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终凝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振密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后应立即用刮尺刮平。

结语

后浇带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对此,要求工作人员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并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发挥该技术应用优势。与此同时,还要针对不同施工部位的施工要求合理调整技术应用方法,做好施工技术科学运用、施工管理等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挺.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10):231-232.

[2]王敏.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新型工业化,2021,11(09):177-178.

[3]陈晨.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