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 广东江门 529020
【摘要】高等院校这些年来不断扩招,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多,高校消防安全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相应的安全教育与消防设施建设,与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大学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针对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进行的剖析,列举当前大学校园发生火灾事故的起因,就如何消除大学校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关键词】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火灾隐患;监管对策
大学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近年来大学校园火灾时有发生,不仅会导致无辜学子的伤亡和社会财富的损失,而且也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例如2021年3月11日上午8:20分左右,湖北三峡大学教工楼一名外教居室发生火灾,经消防员及时扑救,火灾迅速扑灭。2021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造成人员伤亡。这些校园火灾案例,警示着大学校园存在着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不容忽视,亟需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
据调查,国内部分高校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或者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没有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仅停留于书面材料上,没有把消防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导致相关责任人相互推诿,在工作中没有有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二是即使有些高校明确了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从学校到院系再到班级宿舍层级的逐级、逐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没有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身上。三是老旧楼宇历史遗留年久失修的比如消火栓系统打不开、关不严或不能用等消防设施故障、器材破烂的陈年欠账较多,建筑防火设计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该类高校消防安全隐患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整改到位。
二、大学校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分析
(一)高校火灾多发于实验室、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这些地方人员密集,存在的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实验室存有较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在开展实验时操作不当或指导老师不在场,或实验延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无人值守等,使得实验室的火灾隐患增加;学生火灾防范意识淡薄,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或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在楼道内随意堆放杂物,宿舍火灾隐患特别是电气火灾隐患比较突出;食堂或者其他建筑改造内部装修没有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相关规定施工,消防安全设施不到位,建筑耐火等级低,而且存在线路老化、安全疏散通道堆放杂物,楼道内安装栅栏等,都使其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二)大学校园早期建筑防火等级低易发生火灾。有的高校历史悠久,保留了很多早期的建筑,由于当时的技术规范、建筑条件和建筑材料等限制,这些早期建筑存在大量的砖木结构,或消防布局不合理,或建筑材料防火等级低,消防设施不齐全,电气设施隐患多,安全通道较少或者没有消防通道等因素,更易导致校园早期建筑发生火灾。
(三)大学校园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校消防设施设备大多数比较陈旧落后,消防经费投入有保障的和基本有保障的仅占31.3%,灭火器与消火栓配备不达标的占43%,消防设施设备总体不达标的占93%。很多高校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消防经费投入不足,既有的消防设施器材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消防设施陈旧、必要的消防器材配备不足。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有的消防设施器材难以发挥防火灭火应有的作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火灾预防和发生火灾时的灭火与救援难度,导致消防安全隐患短期内难以消除。
(四)大学校园消防安全宣传不够,教育不足,广大在校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据调查,我国高等院校很少把消防安全纳入到教学课程管理之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消防安全课程,有的高校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师生员工对消防安全存在侥幸心里,消极对待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活动,有的高校甚至很少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即使有也倾向于形式,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导致大学校园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难以提高、消防知识匮乏、疏散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在面临火灾突发情况时,易造成火灾危害后果扩大,引起群死群伤事件,造成不止于火灾本身的更大损失。
三、加强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一)落实高校党政领导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消防安全措施。按照《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教育部、公安部令第28号),制定并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分管学校消防安全的校领导是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把控制和减少校园火灾隐患,作为学校火灾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凡是新建、改建、扩建及内部装修的计算机房、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礼堂等人员密集或易发生火灾的场所,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进行检查监督,把好源头关,杜绝新隐患。对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要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维修,保证消防设施器材在位和完好可用有效。除加强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禁止学生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安全管理外,有条件的高校建议在学生宿舍的每间寝室内也配备必要的如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做足学生宿舍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准备工作,是有效减少学生宿舍火灾以及保障学生在发生火灾时疏散逃生、自救互救,免受火灾危害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建立健全大学校园防火安全责任制度等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认真贯彻《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专人负责防火安全工作,层层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消防安全动态管理措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组织教职员工成立志愿消防队,建立巡查制度,重点检查学生集体宿舍、实验室、教学综合楼、图书馆、食堂、礼堂、教工宿舍等人员相对集中和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定期开展防火间距、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灯具、消防设施器材、水源、电气线路以及用火用电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规范师生员工消防安全陋习。
(三)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利用高校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思想较活跃,创新意识较强的优势,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使在校大学生掌握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做到遇事处变不惊,遇险自救逃生,切实为提高大学生消防安全素质打好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学生流动性强,教育对象数量庞大且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而达到社会消防安全素质整体提高的社会效果。
(四)营造浓厚的大学校园消防安全氛围,传播消防知识。充分利用“119”消防安全宣传月,开展浓厚的“消防安全宣传进高校”活动。采取如校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媒介和传播手段,开设相对固定的消防安全宣传栏目,组织宣传火灾事故教训,曝光火灾隐患,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让广大师生时时、事事提高防火警惕,切实在思想和行动上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同时针对校园火灾防控特点,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校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全力防范火灾悲剧在高校发生。此外,地方政府消防安全监督机构应依据界定标准将各级各类高校划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热情服务,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出主意想办法,助力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更上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振武.浅谈高等院校的火灾预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2]马临青,罗庆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