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浙江 金华 322100
摘要:目的: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时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纳入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采取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中医治疗,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属于十分常见的颈椎病类型,该病的发病率较高,而近年来在此病的治疗中多以中医疗法为主,具有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的特点,应用效果极佳[1]。不过可选择的中医治疗措施较多,例如推拿、针灸等,而不同的疗法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则对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展开深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2年1月,共计纳入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女各17、14例,最小年龄32,最大为74岁,平均(51.32±2.04)岁;对照组男女各18、13例,最小年龄31,最大为75岁,平均(51.24±2.14)岁。比较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牵引,引导患者坐在牵引椅上,将颌枕位固定,牵引的初始重量设置为6千克,然后增加至15千克,牵引时引导患者的颈椎向前倾斜15°,每日治疗一次,每次治疗二十分钟。
观察组选择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中药药方由:当归、葛根、伸筋草、鸡血藤、丹参、茯苓、桂枝、川芎、泽泻、黄柏等药物,取汁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中医骨伤手法则引导医师对患者的背部、肩颈侧肌肉进行按摩,然后对风池穴进行按揉,引导患者低头保持前屈位,医师用手肘对患者的下颌部进行固定后,左手拇指对颈椎棘突处进行按压,直至闻及弹响声。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价,选择角色、躯体、情绪、社会四项指标,得分越高者说明质量越高[4]。中医症候积分分别对视觉障碍、颈项不适、肢体麻木、眩晕四项指征进行观察,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均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 n | 角色 | 躯体 | 情绪 | 社会 |
观察组 | 31 | 82.23±5.13 | 81.46±5.95 | 83.21±5.32 | 81.23±5.32 |
对照组 | 31 | 75.65±4.32 | 74.32±4.47 | 76.78±3.66 | 75.12±4.98 |
T | \ | 5.463 | 5.342 | 5.544 | 4.668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组别 | n | 视觉障碍 | 颈项不适 | 肢体麻木 | 眩晕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31 | 2.56±0.71 | 1.12±0.21 | 2.35±0.15 | 0.86±0.13 | 2.87±0.62 | 0.64±0.14 | 2.85±0.58 | 0.51±0.12 |
对照组 | 31 | 2.52±0.51 | 1.85±0.35 | 2.36±0.17 | 1.25±0.25 | 2.84±0.59 | 1.12±0.28 | 2.81±0.52 | 1.15±0.32 |
T | \ | 0.255 | 9.958 | 0.246 | 7.706 | 0.195 | 8.537 | 0.286 | 10.427 |
P | \ | 0.800 | 0.000 | 0.807 | 0.000 | 0.846 | 0.000 | 0.776 | 0.000 |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目前发病率较高,位居所有颈椎病发病率第二,其发病原因是椎动脉狭窄而造成血流不畅,诱发颈椎病变患病后,常常伴有肩颈部位的持续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极大,因此在临床中强调选择积极的治疗干预,缓解其临床症状[2]。
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常规牵引治疗时,主要通过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牵引,从某种程度上缓解肩颈部位的疼痛,虽然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长期来看容易复发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中医研究不断深入,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选择中医治疗时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因为此病被纳入“痹症”范畴,因此提出以活血通络和舒筋解痹为最主要的治疗原则[3]。在本文研究中,中药内服药物中当归、鸡血藤、川芎等药物能够活血化瘀,并起到消肿止痛之功效;伸筋草则能够舒筋活络;茯苓、桂枝可以温经通络;白芍可以舒筋养阴;泽泻则能清热祛瘀。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活血通络之功效。而中医骨伤手法,通过按压患者穴位和肌肉能够改善颈椎部位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具有缓解疼痛的效果,两种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极佳
[4]。
综上,颈椎病采取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中医治疗,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吴晓佳,肖倩,刘华凤. 中医针对性疼痛治疗结合症状管理理论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治疗杂志,2022,28(11):107-110.
[2]范欣,郭永菊,苗文. 中医特色治疗联合健康教育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J]. 齐鲁治疗杂志,2022,28(3):100-102.
[3]孙圆圆,徐霞,王亚洁,等. 气血亏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辨证施护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J]. 西部中医药,2022,35(5):54-61.
[4]赵玉玲,黄沂,周艳琼,等. 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药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神经细胞结构及自噬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