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林森

西安大兴医院 710016 陕西 西安

【摘要】目的:探析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中辅助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理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治疗的66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样本,依据护理方式分为2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理,观察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较参照组明显缩短,且平均脉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有统计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率较参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并辅助(CCU)护理干预后,不仅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几率,缩短治疗时间,整体提高预后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效果

心脏骤停是临床急诊科最严重的危重症,全身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方式,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来不断的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心跳及意识神智,从而抢救患者的生命[2]。虽然可以抢救患者生命,但同时也极易引发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国辅助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病死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中针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索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0至2022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治疗的66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样本,依据护理方式分为2组。试验组(n=33)男性:女性占比=20:13,年龄41-80岁,年龄均值(60.2±8.8)岁;参照组(n=33)男性:女性占比=19:14,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0.5±7.5)岁。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信、肝、肾疾病患者,以及严重肿瘤疾病患者色。对比上述资料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一致。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体温变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预防并发症情况。试验组则给予CCU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后,及时告知家属手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心脏骤停对机体造成的危害,让患者及家属认清现状,并积极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干预。2)病情干预:对于心肺复苏患者由于刚刚抢救成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现象,做好预防措施,严密患者呼吸、心率,以及24小时出入量,严格记录呼吸机数据,如出现室颤,则给予电除颤治疗,可以快速恢复心率;3)心理疏导干预:危重症患者大部分都存在恐惧、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了解患者内心想法,进行针对性疏导护理,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情平和、稳定,可以维持生命体征持续稳定性,利于疾病治疗;4)日常干预:指导患者饮食清淡,并保持肠道通畅,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提升患者自护能力。

1.3观察指标

经不同护理模式后,各组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平均脉压进行记录与统计,以及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组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平均脉压等指标统计对比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较参照组明显缩短,且平均脉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有统计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组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平均脉压等指标统计对比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呼吸机辅助时间(d)

平均脉压(kpa)

试验组

33

5.22±1.18

9.58±1.34

8.32±1.23

参照组

33

7.46±1.54

12.47±1.25

10.59±1.56

t

/

6.632

9.059

6.564

p

/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出现胸闷不适1例、心房颤动1例,并发症率为6.06%(2/33);参照组患者出现胸闷不适4例、心房颤动2例,记忆力减退3例,并发症率为27.27%(9/33),与参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

3讨论

心脏骤停属于临床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后,若在短时间内不及时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伴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3]。心肺复苏是治疗心脏骤停必不可少的方式,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越早,则患者的生存率便越高。据有关研究报道显示,临床上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4min ,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可以达到43%~53%左右,若>10 min,则患者生存率较低。在5~7min内的的急救治疗时间,被国际列为公认黄金时间[4]。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不同器官障碍引发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预后疗效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中通过对心脏骤停患者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并辅助(CCU)护理干预模式,成立专门的康复护理小组,从患者认知、心理、病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与干预,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疏导患者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维持患者情绪稳定,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和信心,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以及做好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健康清淡饮食以及日常活动,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并辅助(CCU)护理干预后,不仅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几率,缩短治疗时间,整体提高预后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冬霞,吴素冰.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1(1):139.

[2]张晓静. 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中应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理干预的效果[J]. 饮食保健,2019,6(45):142.

[3]高飞. 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给予CCU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31(11):4.

[4]任航.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