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 陕西榆林 7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脑出血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106例,研究时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53:53,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方案。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显示前者较优(P<0.05)。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干预后,负面情绪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出血手术;集束化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价值
脑出血是一种近年来较为多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其致残率及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疗法,虽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容易产生压疮、下肢静脉血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1-2]。本文就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研究,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的研究病症为脑出血,样本数量为106例,研究时间从2021年1月开始,结束于2022年1月。随机将53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其余53例患者则划分至观察组。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组别 | 性别 | 年龄(岁) | |
男 | 女 | ||
对照组(n=53) | 32(60.38%) | 21(39.62%) | 62.34±3.19 |
观察组(n=53) | 31(58.49%) | 22(41.51%) | 62.37±3.15 |
t/X2 | 0.039 | 0.049 | |
P | 0.843 | 0.961 |
将上述信息录入SPSS26.0软件中,结果为p>0.05,表示数据平衡。
1.2方法
对照组的方案为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给予术后患者常规的临床相关指标、生命体征指标检测,口头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干预措施;
观察组的方案为集束化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患者内心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应激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良好地沟通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巨大的精神压力,有利于术后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善,也有利于术后临床症状的好转;②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脑出血医学健康知识,提升其健康知识水平,激发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③生活干预:定期辅助术后患者转换体位,有利于优化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引导患者穿弹力袜,加速下肢远心端静脉血的回心速度;饮食上鼓励患者进食多样化、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有利于加速肠胃蠕动,防止便秘;④康复干预:定期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加速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肌肉萎缩,确保患者下肢功能及结构的正常。
1.3观察指标
1.3.1凝血功能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水平。
1.3.2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涉及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指标,前一项属于计量资料,通过呈现,对比分析经t检验;后一项属于计数资料,通过n/%呈现,对比分析经X²检验;资料均经双人准确录入SPSS 22.0中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凝血功能指标
比较指标是凝血功能,观察组组别、对照组组别比较,显示(P>0.05)。如表二呈现。
表2凝血功能指标()
组别 | Fib(g/L) | TT(s) | PT(s) | APTT(s) |
对照组(n=53) | 3.37±0.95 | 14.52±1.37 | 13.62±1.42 | 28.45±2.84 |
观察组(n=53) | 3.28±0.91 | 14.34±1.31 | 13.27±1.29 | 28.16±2.49 |
t | 0.498 | 0.691 | 1.328 | 0.559 |
P | 0.619 | 0.491 | 0.187 | 0.577 |
2.2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比较指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观察组组别、对照组组别比较,显示(P<0.05)。如表三呈现。
表3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组别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对照组(n=53) | 9(16.98) |
观察组(n=53) | 2(3.77) |
X2 | 4.970 |
P | 0.026 |
3.讨论
脑出血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调理身体,机体的新陈代谢及多个系统的正常循环速度较慢,血流速度缓慢,极易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3]。常规的护理措施未能就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因此护理效果欠佳,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低[4]。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5]。
在此次研究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术后症状及身体素质,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定期按摩患者下肢,引导患者穿弹力袜,加快患者下肢远心端静脉血回心速度,确保下肢血液循环的正常,未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这样脑出血患者术后就不会发生再次出血的风险,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科学的心理干预、健康宣教以及生活干预可以缓解患者内心沉重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水平,还可以优化其饮食结构,定期的专业按摩可以加速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最大程度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备在临床一线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婧,吴利娜,王于飞,等.高龄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6):1035-1036,1039.
[2]孙楠.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1):144-145,147.
[3]赵红梅,杨秋菊,李红霞,等.护理专案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5):850-851.
[4]杨健慧,张小燕,谢萍,等.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4):643-644.
[5]白娜娜,闫宁宁.早期活动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4):67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