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云南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2 云南保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云南保山,678000 ;
[摘要]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既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培养学生将医学与多学科的融合,又要将德育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最终转化为良好的医德品质,更好的服务于民众。高职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课程思政就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
[关键词]新医科;高职医学生;课程思政;病理生理学
新医科是医学科学顺应时代发展孕育而生的新时代。新理念,实现了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覆盖;新背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专业,医工、理工融合,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需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交叉混合模式,这一模式的转变需要与时俱进的人才的支撑[1-2]。
高职医学生是医学人才的一环,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实用型卫生人才,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医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学习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对事物的认知、意志、信念及行为习惯,最终内化为良好的医德品质,更好的服务于民众。这就是高职医学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1 新医科背景下高职医学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是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融立德和树人为一体[3-4]。“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立德为先,树人为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新医科背景下,作为培养服务基层高素质实用型卫生人才的高职医学教育不但要注重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培养,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医德素养。课程思政的开展能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服务地方的健康守门人。
2 病理生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学科基础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是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通过研究来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有效诊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新医科强调的是融合和全程,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渗透在所有临床学科中,突出了生命的整体性和协同性[5]。且强调“转化”和“对抗”。学科的学习过程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探索疾病、用仁爱之心来理解疾病、用哲学的思维来分析变化,用真挚的情怀来关爱患者,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接受了“仁、义、智、信”的教育,这刚好就是我们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直接载体[6]。
3 病理生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实施探索
3.1理清定位,锻造主力军
欲树人,先立德,树人要以立德为基础,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则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其重要依托。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更要“授业解惑”,不能只是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引导学生走向成长成才之道路,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做事风格甚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反思,树立远大理想,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不但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亦要提升政治素养,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将德育放在树人之前。
3.2分析问题,合理设计案例
病理生理学由于学科的特点,需要将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知识紧密衔接,学科综合性强,但高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对专业理解不够,生硬的课程思政教学反倒使学生产生学科厌恶。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需要分析问题,以知识点为切入点,利用时事,引入热点。
在疾病的概率章节中,以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切入点,引入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水、电解质紊乱章节中,以脱水为例,引入优秀共产党员清粪工徐深海,“宁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酸碱平衡紊乱章节中,以呼吸性酸中毒为点,引入历经14年艰苦掘进的大瑞铁路人,“理想信念高于天,勇挑重担不退缩”的职业情怀;在缺氧章节中,用新冠疫情的“最美逆行者”来塑造职业情怀。
3.3改进方法,多角度渗透
好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要本着理论讲授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采用经典案例导入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 教学法等。综合使用虚拟实验系统和网络资源。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既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也重视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锻造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样解决了高职医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积极性不足,又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鲜活的案例中,使素质教育得到具体化。
3.4 走人社会,共同育人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利用校企育人资源,针对不同医学专业,设计社会服务方案,通过“临床见习”“社区服务”“社区义诊”“全民营养周”等方式将学生带入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增强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对未来的服务对象和职业环境有深入的理解,达到共同育人,有效育人的目的,让课程思政的内涵真正践行[7]。
总之,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对高职医学生开展课程思政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卫生工作者,为健康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树涛.加快建设“新医科”着力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9):35-37.
[2]何珂,汪玲.健康中国背景下“新 医 科”发 展 战 略 研 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98-102.
[3]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64-66.
[4] 陈建甫.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探究 [J]. 决策探索(下).2019,34(16):78.
[5]李晓宇, 单清, 杜华丽等.课程思政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6):95-98.
[6]石书臣 . 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J]. 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57-61.
[7]尹丽达,迟峰,李阳等. 思政课程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运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4(1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