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时应用PICC置管对治疗肠癌患者的意义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化疗时应用PICC置管对治疗肠癌患者的意义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陈文文,付小林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究化疗时应用PICC置管对治疗肠癌患者的意义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肠癌治疗患者,共计66例。根据化疗时输液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应用PICC置管。并对干预后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时应用PICC置管对肠癌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肠癌;化疗;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

肠癌在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对于该疾病,临床中常选择手术方式将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给予放化疗干预,效果较为理想[1]。然而,化疗药剂具有一定毒性,患者血管会受到加强刺激,容易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若出现药物渗出的情况,会引发皮下组织坏死等症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PICC导管维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方式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广泛。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该方式置管时间长、引发并发症较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故在备受青睐[2]。本次选择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ICC置管对其干预效果。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肠癌患者。将入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液方式)与观察组(PICC置管)。对照组33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4.18±6.27)岁。观察组3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4.21±6.24)岁。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静脉周方式对患者进行化疗药物注射,每周3次。注射前,消毒需使用安尔碘溶液,并在注射后使用无菌透明膜覆盖。

观察组使用PICC置管方式进行干预。(1)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讲解PICC置管目的、方式、优势等内容,通过提高患者认知程度,提高其依从性,消除其因未知产生的恐惧感。护理人员同样需要为患者讲解PICC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干预方式,减轻患者恐惧。(2)科室需安排专科护理人员进行PICC导管维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合理导管维护计划制定,应每周对患者进行3次药物化疗,需使安尔碘溶液进行注射前消毒,并在注射后使用无菌透明膜覆盖。导管维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征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各项护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护理人员能赢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可向患者发放PICC置管维护手册,告知患者置管手臂运动要平缓,不可以过度用力做搬运等动作;生活中,尤其时睡觉时不可以压迫、摩擦;日常穿着应以宽松、舒适为主,加强皮肤护理,保证敷料处清洁干燥;教会患者置管手臂正确活动技巧,一旦发现出现渗血等异常情况,护理人员需及时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包括每天定时对导管刻度、外露长度进行记录;导管稳定程度、是否存在移位、折叠等;穿刺点附近是否存在分泌物、药液外渗等情况;导管固定应选择透明度、透气性好的医用胶带,护理人员需关注胶带维护日期,以此保证密封性良好。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管静脉炎、血液感染、穿刺部位感染。

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问卷评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0-69分)。总满意度=1-不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情况更理想,详细如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血管静脉炎

血液感染

穿刺部位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3

0(0.00)

0(0.00)

1(3.03)

1(3.03)

对照组

33

2(6.06)

1(3.03)

4(12.12)

7(21.21)

-

-

-

-

5.121

P

-

-

-

-

0.024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79%,前者高于后者,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情况更佳,详细如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3

13(39.39)

19(57.58)

1(3.03)

32(96.97)

对照组

33

11(33.33)

15(45.45)

7(21.21)

26(78.79)

-

-

-

-

5.121

P

-

-

-

-

0.024

3 讨论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静脉穿刺置管办法。该方式属于微创血管介入术,具有方便、长久、安全的特点。该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频繁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而且也能够保证多种对静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正常使用,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临床中对于肠癌患者常采用PICC置管穿刺方式进行干预。其主要原因是肠癌患者需要进行长期、静脉高营养及化疗药物静脉注射,使用PICC置管方式,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药物干预更加便捷,且在减轻因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带给患者的并发症方面,效果较为理想,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3]。本次护理中,观察组使用PICC置管方式,并且对导管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保证治疗效果。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肠癌患者使用PICC置管方式进行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于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邢晓花,靳洁,郭建利.针对性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65-2466.

[2]欧婷婷,郭飞容,庄丽红.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0):101-103.

[3]程梦圆.优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