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预控措施

赵祖红

500237198602120375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推动了市政工程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控,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场的具体状况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结合现场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确保能够对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切实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只有加大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以及控制措施的研究力度,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总体性能,从根本上提高市政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预控措施

引言

混凝土作为一种原材料具有较高利用率,结合诸多研究实践可发现,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强、抗压强度较大,并且强度等级范围较广,此为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在建筑混凝土工程实际施工中仍有诸多问题,若无法第一时间解决,必定导致严重后果。

1混凝土工程

施工过程中将骨料、水、胶结料、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拌和最终形成的混合物就是混凝土,其硬化以后会形成人造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混凝土具备很多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混凝土材料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施工技术较为简单,而且能够获得较强的抗震和抗拉能力,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煤泥矿渣等,其性能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第二,在配置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原材料,其结构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第三,现代化的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施工流程越来越复杂,混凝土施工的难度也会逐步增加。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混凝土施工流程,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建设的质量。

2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2.1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混凝土之所以产生收缩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自身具有的水化性质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收缩程度伴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强。需指出的是,由水胶比的变动导致的各种程度的收缩,通常产生在初始阶段,伴随龄期的增长,变化速度会出现一定的改变。混凝土早期收缩最关键的因素是湿度与温度的变化。如果湿度不发生变化,若温度增高收缩程度会增强;如果温度不发生变化,在湿度增高的情况下收缩程度会变小。和基于河砂配制完成的混凝土比较而言,把山砂作为重要成分配制的混凝土会产生更严重的收缩反应,另外生产地区不一样,收缩的程度也不一样,且伴随砂中泥占比的增高而增强。

2.2混凝土表面的蜂窝现象

如果混凝土架构松散、砂浆数量不足、石子数量过多,通常会有窟窿产生,由于其形状是蜂窝形,为此人们也将其叫做蜂窝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大致有4个:(1)混凝土配制比不够合理,尤其是石子数量太多,砂浆占比过低;(2)混凝土拌和时长太短,没有充分搅拌,基于此致使混凝土和易性降低;(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石子不够分散,通常会导致砂浆离析问题的产生;(4)在混凝土下料时没有合理划分层次,导致振捣不充分等。

2.3混凝土表面“起粉”

若混凝土表层结构过于松散或者强度过小,容易导致其表面起粉。若起粉较少,其抗压强度与等级所受影响较小,若起粉较多,将大幅降低其耐磨性以及抗渗性。之所以出现“起粉”的情况,通常是因为混凝土表层结构过度松散、强度过小。即使该情况较轻时不会严重影响其抗压强度,但是情况严重时会对混凝土路面造成较大破坏,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引发“起粉现象”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其一,混凝土配比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二,与混凝土内部相比,其表层水灰更大,以此阻碍水化产物密切搭接,大大提高空隙率;其三,在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压光紧密度较低,未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水分在早期过快散失,进而导致表面水泥因为缺乏水分而不能进行水化。

2.4裂缝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而引发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收缩、温度、荷载、耐久性、施工等多种因素,其都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问题,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各种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导致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过关会引发裂缝问题。第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缝预留的位置不够准确,在二次浇筑时并没有对施工缝进行妥善处理,也会引发裂缝问题。第三,现场拆模时间相对较早,模板支撑体系不够合理,引起下沉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第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漏震过震的现象,导致浇筑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裂缝。第五,屋面等位置温差较大,并没有设置温度,钢筋在浇筑过程中施工,现场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裂缝措施。

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3.1做好混凝土的施工设计

建筑工程项目在其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做一个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并针对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年限、承载能力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进而寻找一个最适合整个建筑混凝土项目施工的规划和设计,按照这个规划设计的顺序开展其施工。钢筋混凝土应用于各种建筑物施工时,要根据各种环境实际条件和需求来确定自己所需要的混凝土强度和等级,不能大量使用强度等级低的钢筋混凝土。要依靠钢筋混凝土设计进行施工,以便避免发生裂缝等问题,从而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而科学的钢筋混凝土配合比能够实现良好的建筑耐久性,节约了原材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和易性。在对粗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对其中的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各个参数都进行了重点研究。而选择细料的时候,就应重点考虑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污染物含量等。因此,实验室中就需要设计出一个恰当的混凝土配合物比,在原材料满足要求前提下,按照最佳科学的比例来设计。此外,还应该更加注重不同类型原材料之间的重量价格对比,定期地对技术测试中原材料和计划中原材料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估。

3.3控制混凝土施工条件

在房屋建筑改造工程中,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变化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具体的房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应该对其施工环境变化条件、气温和工艺流程以及规划等各个方面因素进行质量控制。控制建筑混凝土的整体施工排水条件,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就是严格控制建筑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平均含水率,避免造成原材料的大量失水。控制具体建筑物基层施工期间温度,主要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针对整个高层房屋建筑改造工程的具体建筑施工工作环境,施工者必须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施工期间地点周围的空气光照、昼夜之间温度差以及当地风力等各种因素,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影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及其基层施工材料的温度含水率。控制制定程序的施工规划,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及时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编制确定具体施工管理期限和简化施工管理流程,避免出现高温下雨的施工,预防建筑物可能出现部分钢筋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异常现象。

结语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混凝土作为施工中最常用到的原材料之一,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混凝土施工的关注度,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要点加大对施工细节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完善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通过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其施工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此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总体水平,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赵修祥,高维,胡昌冬.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加固维护分析[J].居业,2020(9):112-113.

[2]何佩.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材与装饰,2020(16):165,168.

[3]胡亚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居舍,2020(7):29.